引用大量論文,如何有效匹配引用?
挑選一些對促進科研進步有幫助的問題進行回答,歡迎關注和留言交流。
本期科研問題:
寫學術論文時需要引用大量論文,但最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匹配引用,有什麼好方法或經驗?
我的回答:
我提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學術討論就是要自由嘛 )(知乎上已有回答基本都是推薦文獻管理軟體)。
我不選擇和推薦用文獻管理軟體,而用人工方法,步驟和好處都列如下,供參考。
好處:
增加對同行的了解。每一個引用都是對作者研究成果的肯定。用人工去輸入和檢查,每輸入一次都極大增加對作者的了解程度,有利於了解國際同行;等下次再閱讀該作者其他文章時,就有印象了,可以加快我們初步判斷論文質量的過程。同時,開國際會議也可以相互聊起來論文的事情,增加學術人脈。
增加對期刊的了解。國際期刊太多了,但是真正在自己論文中引用的期刊並不多,手工輸入有利於了解這些期刊,甚至可以郵件訂閱它們,有新論文馬上可以通知到你,緊跟學術前沿。
準確。由於採取cross-check檢查,所以不會出錯。另外,文獻管理軟體至少在我研究起步使用時,遇到整段刪除時容易搞亂。特別是如果導師不用軟體,而又要修改論文時就很會由於不及時更新文獻而一塌糊塗。
步驟:
在寫論文中,將word分開成兩部分,view--split,這樣可以在文中引用某篇論文時,也可以同步在References中輸入論文引用信息(人工輸入或者去google scholar搜索這篇論文,並點擊cite,即可以看到各種style的引用形式,選一種匹配期刊要求複製過來即可)。
引用參考文獻用名字形式而不是用數字形式,比如引用我的某篇論文(Wu, 2017),這樣有利於和References中對應起來,並且最後匹配檢查時搜索名字就可以很方便定位到;
論文寫完並且都滿意內容和語言,進入格式排版後,開始用cross-check檢查參考文獻,即提問中匹配引用文獻的問題。兩頭檢查,根據正文中引用的作者名字去找reference中是否有匹配的文獻。再反過來,從references中的作者名字去找正文中是否有匹配的文獻。這樣交互匹配能確保所有文獻引用信息都是正確的;
最後,根據期刊的引用格式要求,比如APA, MLA等style,保持繼續用名字形式還是改成數字形式的引用格式。
隨著論文寫的越多,越發感覺到這種方法對自己了解同行有非常大的幫助。也發現隨著研究的深入,同行和期刊定位越來越精準,並逐步縮小範圍,才能進入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學術圈。
當然,需要你付出的代價就是辛苦勞動,學術研究就是要嚴謹,哪有不辛苦!
※10大問題解讀標點符號的使用
※讀完博士,我發現我未來的孩子依然有可能身處寒門,我該怎麼辦?
TAG:起點博士 |
※如何通過軟引用和弱引用提升JVM內存使用性能
※論文寫完了?等等,怎麼判斷你引用的那些文獻就是靠譜的?
※引用率過萬的論文出錯?從「詞類比」說起
※快手抖音真有毒,這些短視頻是如何吸引用戶的?
※這六種引用參考文獻的行為,屬於學術不端?
※論文親力親為,規範引用,何懼查重軟體?觀點
※論文親力親為,規範引用,何懼查重軟體? | 觀點
※精妙!引用古典文學配上經典進球,還有這種神操作?
※用性能開關吸引用戶升級iOS?用上之後都說坑
※重現高引用癌症論文項目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什麼在沒有實驗數據、資料引用、參考文獻等資料,卻可以發表呢?
※此人引用一成語,足以改變歷史,可惜曹操不聽,遺憾終生
※關於《不言語,但相思》一文棣棠花部分引用不當的致歉聲明
※英雄來燒腦採用顏值吸引用戶能贏過團戰模式的哈趣沖頂嗎?
※乾貨|看了就懂了,參考文獻怎麼引用才合理?
※知乎升級用戶權益保護,明確站外內容引用規範
※英語寫作進階篇——如何正確的引用並標註參考文獻!
※中國移動率先推出階梯套餐,越用越便宜的流量能吸引用戶嗎?
※引用量、影響因子,這些指標正在拖累學術研究
※大神支招:你發現別人沒有引用你的論文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