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談理想生活:四大境界成就不同人生
馮友蘭
理想生活是怎樣?《中庸》說:「極高明而道中庸」,正可借為理想生活之說明。儒家哲學所求之理想生活,是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又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是極高明之意;而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乃是中庸之道。所以這種理想生活,對於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不即不離」,用現代的話說,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現實的生活。
理想和現實本來是相對立的。超越日常生活,和即在一般人日常生活之中,也是對立的。在中國舊時哲學中,有動靜的對立,內外的對立,本末的對立,出世入世的對立,體用的對立。這些對立,簡言之,就是高明與中庸的對立。儒家所要求的理想生活,即在統一這種對立。極高明而道中庸,中間的「而」字,正是統一的表示。但如何使極高明和中庸統一起來,是中國哲學自古至今所要解決的問題。此問題得到解決,便是中國哲學的貢獻。
極高明而道中庸,所謂極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說,道中庸是就人的行為說。境界是什麼?這裡首先要提出一個問題:人和禽獸不同的地方何在?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不同者只一點點。照生物學講,人也是動物之一。人要飲食,禽獸也要飲食;人要睡覺,禽獸也要睡覺,並無不同之處。有人以為人是有社會組織的,禽獸沒有,這是人獸分別所在。可是仔細一想,並不盡然。人固有社會組織,而蜜蜂螞蟻也是有組織的,也許比人的組織還要嚴密。所以有無組織,也不是人獸不同之點。然而人與禽獸所異之幾希何在?照我的意思,是在有覺解與否。禽獸和人是同樣有活動,而禽獸並不了解其活動的作用,毫無自覺。人不然,人能了解其活動的作用,並有自覺。再明顯一點說:狗要吃飯,人也要吃飯,但是狗吃飯未必了解其作用,不知道這是什麼一回事,無非看見有東西去吃。人不同,能了解吃飯的作用,也能自覺其需要。又如螞蟻也能出兵打仗,可是螞蟻不明白打仗之所以然,它之所以出兵打仗者,不過出於本能罷了。而人不然,出兵打仗,能知道其作用,有了解也有自覺。這是人與禽獸不同之點。
自覺和了解,簡言可稱之為覺解。人有了覺解,就顯出與禽獸之不同。事物對於人才有了意義。覺解有高低之分,故意義亦有多少之別。意義生於覺解。舉例以明之:比如現在這裡演講,禽獸聽了,便不知所以,演講於它毫無意義。未受教育的人聽了,雖然他了解比禽獸為多,知道有人在演講,但也不知道所講的是什麼,演講於他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假使受過教育的人聽了,知道是演講哲學,就由了解生出了意義。又以各人所受教育有不同,其覺解也有分別,如兩人游山,學地質者,必鑒別此山是火成岩抑水成岩,學歷史者,必注意其有無古迹名勝,兩人同玩一山,因覺解不同,其所生意義也就兩樣了。
宇宙和人生,有不同的覺解者,其所覺解之宇宙則一也;因人的覺解不同,意義則各有異。這種不同的意義,構成了各人的境界。所以每人境界也是不相同的。這種說法,是介乎常識與佛法之間。佛家說:各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如眾燈明,各遍似一。」一室之中有很多的燈,各有其所發的光,不過因其各遍於室中,所以似乎只有一個光。但以常識言:此世界似無什麼分別,各個人都在一個世界內。各人的境界雖然不同,但也可以分為四類:
(一)自然境界
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順才或順習的,所謂:「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並不了解其意義與目的,無非憑他的天資,認為要這樣做,就這樣做了。如入經濟系的學生,他是因為對經濟有興趣,但並不知道讀了經濟有什麼好處,這是由於順才。再如入經濟系的學生,亦有因為入經濟系人多即加入的,原無興趣關係,更不明白益處所在,看見大家去也就去了,這是由於順習。《詩經》的詩是當時民間歌謠,作者未必知其價值如何,只憑其天才而為之,也是由於順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不知作息之所以,也是由於順習。他如天真爛漫的小孩,一無所知,亦屬自然境界。高度工業化的人,只知道到時上工退工,拿薪水,也可以說是自然境界的。自然境界的人,所做的事,價值也有高低。而他對於價值,並不了解,順其天資與習慣,渾渾噩噩為之而已。
(二)功利境界
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為利的。圖謀功利的人,對於行為和目的,非常清楚,他的行為、他的目的都是為利,利之所在,儘力為之,和自然境界的人決然不同,其行為如為增加自己的財產,或是提高個人的地位,皆是為利。為利的人都屬功利境界。
(三)道德境界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為義的。義利之辨,為中國哲學家重要之論。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說:「雞鳴而起,孜孜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孜孜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這個分際,也就是功利境界與道德境界的區別。有人對於義利的分別,每有誤解,以為行義者不能講利,講利的不能行義。如修鐵路、辦工廠都是為利,儒家必以為這種事都是不義的。有人以為孔孟之道,亦有矛盾之處,孔子既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則孔子就不應該講利。但是「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這不是講利么?孟子見了梁惠王,「王曰:臾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足見孟子是重仁義的,但是他貢獻梁惠王的經濟計劃卻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鰲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鰲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都是講利的,和仁義是否有矛盾呢?不過要知道,利有公私之別,如果為的是私利,自然於仁義有背,要是為的是公利,此利也就是義了。不但與義不相背,並且是相成的。程伊川亦說:義與利的分別,也就是公與私的不同。然則梁惠王所問何以利吾國,這似乎是公利,為什麼孟子對曰,何必曰利?殊不知梁惠王之視國,如一般人之視家然,利國即利他自己。這就不是公利了。總之,為己求利的行為,是功利境界。為人求利的行為,是道德境界。
一個人為什麼要行義,照儒家說,並沒有為什麼,如有目的,那就是功利境界了。據儒家說,這種境界里的人,了解人之所以為人,認識人之上還有「全」——社會之全。人不過「全」之一部分,去實行對於「全」之義務,所以要行義。這事要附帶說明全體和部分的先後,二者究竟孰先孰後,論者不一。以常識言:自然部分在先,有部分,才有全體。像房子,當然要先有樑柱,架起來才能成為房子。樑柱是部分的,房子是全體的,部分在先,似乎很明顯。然而細細研究,並不盡然,假使沒有房子,梁也不成其為梁,柱也不成其為柱,只是一個大木材而已。梁之所以為梁,柱之所以為柱,是由於有了房子而顯出來的。這樣講來,可以說有全體才有部分,則全體在先,亦不為無理。孔孟亦說人不能離開人倫,意亦全體在先。亞里士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其意是:人必須在政治社會組織中,始能實現人之所以為人,否則不能成為人,無異一堆肉,俗諺所謂行屍走肉而已。正像桌子的腿,離了桌子,不能成為桌腿,不過一根棍子而已。所以個人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替社會服務。但也有人說:個人和社會是對立的,社會是壓迫個人自由的。可是在道德的觀點來看,便是錯誤。如果認為社會壓迫個人,主張要把人從社會中解放出來的話,無異說梁為房子所壓迫,應予解放;但是解放之後,梁即失了作用,不成其為梁了。
(四)天地境界
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事天的。天即宇宙,要知道,哲學所說的宇宙和科學所說的宇宙不同。科學的宇宙,是物質結構;哲學的宇宙,是「全」的意思。一切東西都包括在內,亦可稱之為大全。在這種「全」之外,再沒有別的東西了。所以我們不能說我要離開宇宙,也不能問宇宙以外有什麼東西,因為這個宇宙是無所不包的。天地境界的人,了解有大全,其一切行為,都是為天地服務;照中國舊時說:在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在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在功利自然境界的人,那就是我們這一群了。
境界的高低,即以覺解的多寡為標準。自然境界的人,其覺解比功利境界的人為少。道德境界的人的覺解,又比天地境界的人為少。功利境界的人,知道有個人,道德境界的人,知道有社會,天地境界的人,除知道有個人、社會外,還知道有大全。不過他的境界雖高,所做的事,還是和一般人一樣。在天地境界的人,都是為天地服務,像《中庸》所說:「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並非有呼風喚雨移山倒海之奇能。要知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天地之化育。如了解其是天地化育之化育,我們的行動就是贊天地之化育,否則,即為天地所化育了。像禽獸與草木,因為它不了解,所以為天地所化育了。人如沒有了解,也是要為天地所化育。聖人固可有特別才能,但也可以做普通人所做的事,因為他有了解,了解很高深,所以所做的事,意義不同,境界也不同。禪宗說:「擔水砍柴,無非妙道」,如今公務員如果去擔水砍柴,意義也就不同。因為他的擔水砍柴是為了抗戰,並不是為生活,妙道即在日常生活。如欲在日常生活之外另找妙道,那無異騎驢覓驢了。
總而言之,聖賢之所以境界高,並非有奇才異能,即有,亦系另一回事,於境界的高低無干。無非對於一般人的生活有充分的了解。聖人的生活,原也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過他比一般人對於日常生活的了解更為充分。了解有不同,意義也有了分別,因而他的生活超越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所謂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他的社會地位里所應該過的生活。照舊時說法:就是為臣要盡忠,為子要盡孝。照現代的說法:就是每個人要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他應該做的事。聖人也不過做到了這一點。有人這樣說:人人每天都做些平常的事,世界上就沒有創作發明了。也有人說:中國之所以創作發明少,進步比西洋差,是由於儒家提倡平常生活。其實這個批評是錯誤的。聖人做的事,就是一般人所做的事,但並沒有不准他有創作發明。每個人站在崗位上做其應做之事,此崗位如果應該有創作發明,他就應該去創作發明,我們並沒有說一個人在崗位上做事不應該創作發明。
以上所說的四種境界,不是於行為外,獨立存在的。在不同境界的人,可以有相同的行為,不過行為雖然相同,而行為對於他們的意義,那就大不相同了。境界不能離開行為的,這並不是逃避現實,因為現實裡邊應該做的,聖人一定去力行,聖人所以為聖人,不是離了行為光講境界。不然,不但是錯誤,而且是笑話。比如父母病了,我以為我有道德境界,不去找醫生,這不是笑話么?要知道德境界是跟行為來的。沒有行為,也就沒有境界了。人的境界即在行為之中,這個本來如此,極高明而道中庸者,就是對於本來如此有了充分了解,不是索隱行怪,離開了本來,做些奇怪的事。
END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陳寅恪的讀書方法:不惟書,敢懷疑
※《道德經》智慧:慢下來,才能保持生機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
※梁文道: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樂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思想一二三 星雲大師:人生境界大不同
※也說人生境界
※哲學大師馮友蘭晚年寫的這副對聯,道盡他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
※談人生三重境界
※紅塵人生三種不同的境界
※《二十四禮》值得品鑒、學習,你的人生境界大不同
※人生三境界!
※人生的真境界
※讀透莊子三個經典故事,人生境界大不同
※莊子:大境界,方能成就大人生!
※詩話人生|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種不變的精神追求
※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普通人想要達到第四真的好難!
※人生最好的境界
※如何擴張生命的境界,使平凡人生與眾不同?
※馮友蘭:看懂這4重境界,人生才會無所畏懼
※伴讀 | 馮友蘭 :人生的四重境界
※守拙,這才是人生大境界
※人生的境界決定你的生存模式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流於這副道家對聯,感悟人生真諦,定會大徹大悟
※霍金的人生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