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作者:韓美群(系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新的歷史時期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核心和焦點問題是,如何正確處理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和現代化的關係,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具體來說,需要著力處理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

今天我們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並不意味著貶低或摒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樣,當我們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時,也不意味著放棄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二者之間並不是水火不容和非此即彼的關係。相反,它們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不存在衝突和對立。「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一個逐步中國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中國實踐、中國文化的具體結合。毫無疑問,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已不再只是西方內容、西方話語和西方風格,而是融入了中華文化基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

所以,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必然伴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實現。同樣,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也必然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它們二者之間不是簡單的決定與被決定、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也不是概念、範疇、話語等外在表現形式的一致與結合。從本質上看,它們之間是一種文化內容、文化精神的契合與融通。

    傳承民族精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之血脈,傳承中華文化,就是傳承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因,凝聚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傳承了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彰顯了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華人文精神。

過去人們有一種固有的觀念,認為民族精神古已有之,並世代相傳,誤以為民族精神是一個靜態的存在,不需要能動地提煉和概括。事實上,這是一種簡單化的想法。民族精神雖然存在於傳統文化的基因之中,但並不是不需提升發展的現實存在,相反,它需要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進行具體甄別,提煉出積極的、進步的精神元素,並在歷史和現實實踐中不斷弘揚和培育。

民族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是民族基因得以留存,民族生命得以延續的前提和先決條件。當然,這絕不意味著民族精神是一尊不動的石像和一種僵死的存在。中華民族精神之所以熠熠生輝,充滿生機活力,重要的原因是,它廣泛滲透於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實踐,不斷自我揚棄、自我更新和自我發展。因此,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如果缺乏這種歷史的辯證態度,勢必會滑到復古主義或歷史虛無主義錯誤道路上去。

    弘揚時代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之所以歷久彌新,中華民族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其根本原因是,把握了時代精神,並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時代精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時代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文化共識和價值追求,代表時代發展的潮流,反映時代進步的程度,並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推陳出新。黑格爾曾說:「每一個階段都和任何其他階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則。在歷史當中,這種原則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種特別的『民族精神』。」這即是說,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總體上是相輔相成和交融一體的,它們相互塑造,匯成洪流。在實踐中,當我們提倡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時,絕不是簡單復古,摒棄時代內涵;同樣,當我們提出要弘揚時代精神時,絕不意味著丟棄文化傳統,捨棄民族精神。

弘揚時代精神,最為重要的是對人們賴以生存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客觀外在實踐所反映的精神實質進行總結和反思,自覺地和有目的地內化為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理念,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特定的文化模式和價值認同,並逐漸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和習慣。在當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國精神凝心聚力的不竭源泉。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鑄就中華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精神動力和時代智慧。

    注重話語轉化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浩如煙海,歷經滄桑、厚重精深。在21世紀的今天,伴隨經濟全球化的加劇,中華文化與異質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不斷相遇交鋒、衝突碰撞,人們不得不反思,中華傳統文化究竟何去:式微,西化,或者實現現代轉化與復興?答案不言而喻。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基因和血脈,早已融入中華兒女的血管里,不能式微,不允許西化,必須不斷進行話語轉化,從而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傳統文化的話語轉化,簡單地說,就是傳統文化與現實相結合的內省和外化,是對傳統文化的觀點、內核、精神、理念、價值等進行甄別、清理、重釋和踐行。它要求找准傳統文化的精神根脈,發掘其當代價值,凝聚文化共識,並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華文化的話語轉化,不僅是形式問題,而且是內容問題。在實踐上,它不僅是「之乎者也」的話語轉變與更新,而且是傳統理念和精神的傳承與發展。我們必須認識到,現代化絕不等於西方化,相反,現代化是中華文化話語轉化和變革的催化劑。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積極建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特色話語體系,主動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和交流,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必將不斷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山網 的精彩文章:

托蒂正式宣布退役 將進入羅馬管理層
國防教育主題宣講走進烏什縣
若羌縣代表團參加中國·廣宗第二屆葡萄文化博覽會
廣開致富門路 扶貧首先扶志
焉耆縣小鄉村招商引資招來「金鳳凰」

TAG:天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的發展
發展是最好的傳承,從中國傳統藝術中感悟現代美學
中國文字的發展史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
中國傳統文化與營養學的發展
聞香識中國:漫談香文化的起源、發展與傳播
這是中華民族形成的極簡史,也是中華文化自信的發展史:《中華民族:積澱五千年的文化自信》
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書法發展的若干熱點問題
一篇文章了解中醫發展史
中國現代美學對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發展中國家的尷尬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程
中國近代新聞的發展
中國漢字發展史
中國古典詩歌近體詩化的發展歷程
在傳承中發展的彝族醫藥!
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前景堪憂
中國傳統服飾發展史之唐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