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為什麼棄用烏紗改為頂戴花翎呢?

清朝為什麼棄用烏紗改為頂戴花翎呢?

在有關明清兩朝的古裝電視連續劇中,人們看到,明朝的官員和清朝的官員除了服裝不同,而且戴的帽子也不相同。明朝官員頭戴有兩個翅子的烏紗帽,而清朝官員的紅頂子的官帽上都要插上一束花翎。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迥然不同的的裝飾呢?其實,明清兩朝雖然都是坐鎮北京,手握乾坤,掌控天下,但是這兩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身為不同的民族,因此,各級官員的服飾也大不相同。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主流。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明朝的官員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

清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髮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清朝以前的官帽,就是我們常見的烏紗帽。烏紗帽是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原是民間常用的一種便帽。最早源自於東晉成帝時,凡在宮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叫烏紗帢的帽子。到了南朝宋,這種帽子開始普及,烏紗帽成為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烏紗帽正式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則始於隋朝,盛行於唐朝。宋太祖即位後,為免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令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個翅,只要有人腦袋一動,軟翅就會跟著顫動,皇帝居高臨下,一目了然。明朝時,烏紗帽始定為官帽,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

如《明史?輿服志三》上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烏紗帽於是成為官職的代稱。清朝時,由於民族性不同,清帝改冠服制,服飾以滿族服裝為主,官帽也與明朝截然不同,以禮帽代之,帽後都拖一束花翎,稱為「頂戴花翎」。清朝官帽,有上朝戴的朝冠與平時戴的吉服冠兩種,亦即有禮帽、便帽之分。這兩種帽子又各有冬、夏二式。清朝官員戴的禮帽,又稱為大帽,有冬季戴的「暖帽」和夏季戴的「涼帽」兩種款式。依據規定,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暖帽大多為圓形樣式,中間飾以紅纓,冠頂有頂珠,帽檐反折向上,檐面質料多為皮質,也有呢料、絨布、綢緞等。涼帽多為圓錐形的笠帽,用玉草、竹絲或藤絲編織而成,外罩綾羅,多為白色,亦有湖藍色、黃色,頂上綴有紅纓、頂珠。

頂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飾,也是區分官階大小的重要標幟。清朝官吏品級,依帽上頂珠的顏色和質地來區別,稱為「頂戴」,也可作頂帶、頂子、頂珠,就是指裝在官帽頂上正中的飾物。再說說清朝的頂戴花翎。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誌,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單原創 的精彩文章:

揭秘古代縣太爺一年的真實收入是多少
三國關羽和趙雲剛起來,誰更厲害呢?
水滸傳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價值有多少呢?
古代沒有電,人們的夜生活是怎樣的

TAG:簡單原創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頂戴花翎價值不菲,卻輸給了明朝的烏紗帽,其原因是什麼呢
烏紗帽源於何時?兩側的翅膀有啥用?清代為何換成了紅頂子?
趣談烏紗帽:從宋朝相互傷害的「長翅帽」到清朝捐銀子就可買到的「頂戴花翎」
價格低廉的明朝烏紗帽,為何會贏了清朝價值百萬的頂戴花翎?
州縣官有個說法叫「保住烏紗帽,不碰琉璃屏」,這話什麼意思?
古代的烏紗帽竟然有這麼多講究,明朝和清朝烏紗帽的區別在哪?
「烏紗帽」源於哪個朝代?最初是指什麼?
烏紗帽是如何從民間常戴的一種便帽成為「官帽」的?
爆笑校園:獃頭寫字「信手拈來」差點讓劉姥姥丟掉「烏紗帽」奇葩
國內版撒鹽哥,頭戴烏紗帽,不賣牛排賣燒烤,嬌羞指尖太牛掰!
超開心!博格巴試戴韓式「烏紗帽」 被曝是皇馬頭號目標
狄仁傑斬龍的傳說的背後,將烏紗帽扔向洪水,洪水退了!
宋江犧牲了幾乎所有梁山好漢的性命,才換來一頂烏紗帽,值得嗎?
明朝花心大臣,碰上最深情的皇帝,娶個小妾丟了烏紗帽
老農挖防空洞,挖出「史上最牛烏紗帽」!
為了防止大臣們交頭接耳,聰明的皇帝給烏紗帽加上了翅膀!
小貓帶上一頂烏紗帽,抬頭一瞧變鰲拜,網友:萌萌版的官!
宋朝官員的烏紗帽上,有一對「長翅膀」有何妙用?多數人都猜錯了
古力娜扎的腰到底多細,竟能將烏紗帽戴進去?好奇是怎麼套進去的
朴槿惠將是文在寅的「榜樣」,文在寅保不住「烏紗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