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洪災過後的湖南一定會比原來更好,這是歷史決定的。

洪災過後的湖南一定會比原來更好,這是歷史決定的。




本文轉自公眾號:星球研究所


ID

g

o

n

glulvxing


從殷商甲骨文算起



中國有確切文字記載的信史時代長達3000年


其中95%的時間裡


偏居內陸、

既無江浙經濟之利


又無京師王權之便的


湖南



一直都是籍籍無名、無

關緊要


(晚清湘籍學者

王闓運著《湘軍志·湖南防守篇》)



「湖南自郡縣以來,曾未嘗先天下」




既沒有發生可以影響全國的大事


更沒有出現過可以領袖和號召全國的人才


(語出自晚清湘籍學者皮錫

瑞著《師伏堂未刊日記》)



「湖南人物罕見史傳,三國時如蔣琬者,只一二人。唐開科三百年,長沙劉蛻始舉進士,時謂之破天荒」




真正屬於湖南的時間只有餘下的5%


然而就是憑藉這短短的150年

湖南一躍而起、成就非凡


一時間湘籍偉人輩出、叱吒風雲


甚至超越北京、江浙等傳統人才中心


成為影響中國命運的關鍵力量

其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是湖南,而非其他省份?


(湖南省位置示意圖,它位居內陸,鄰省廣東、湖北GDP都優於湖南;江西則在古代人才數量上遠超湖南;地圖源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湖南東南西

三面環山


北面則是河網密布的洞庭湖水系及長江


山與水共同圍合成了一個相對

封閉

的區域


(湖南省地形圖,地圖源自@地之圖網站,星球研究所標註)






幕連九山脈

羅霄山脈

立於東部


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500-2000米


其中位於瀏陽的

大圍山

海拔1607米


每年5月杜鵑花開遍山坡,

連綿數十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攝影師圖

蟲賬號@

波哥哥benson






從空中俯瞰


紅花朵朵漫山道


十分夢幻


(攝影師圖

蟲賬號@007TM)







位於羅霄山脈中段的

神農峰


又名

酃峰

(酃音líng)


峰頂海拔2115米,

為湖南最高峰


群山競黛、雲海茫茫、風光無限


(攝影師

@朱立)






西部則是

湖南山峰最密集、景色最雄奇的區域


著名的張家界、鳳凰皆位於此處


兩條巨大的山脈


武陵山脈

雪峰山脈


構成了整個湖南西半部的骨架


其中雪峰山脈是中國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


南段綏寧縣境內的

牛坡頭

海拔1913米


霧凇披掛山坡、一片晶瑩世界


(邵陽市綏寧縣牛坡頭,攝影師@楊芳斌






南部則是著名的

南嶺山脈


峰頂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呈東西向延伸


這裡接近北回歸線


是中國有冬季的最南端地區之一


(南嶺山脈北麓的莽山鬼子寨,攝影

@黃慶黨






三面大山阻隔交通,

難以逾越


如此畏途令古人印象深刻


當地俗語曾說


(南嶺山脈即位於郴州,郴音chēn)



「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擺子」





不僅是大山


北面的八百里

洞庭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同樣不容小覷


(夕陽下的岳陽樓與洞庭湖

,攝影師@

羅銘/公眾號極致光影







歷代往來湖湘的人士皆深受其苦


甚至命喪波濤


(語出自清代河道總督陳鵬年的奏摺,當時湖南士子需要去武昌參加科考,途經洞庭,常有人翻船喪命;有刪減



「洞庭之水蓋巨浸汪洋,綿亘數百里,狂風惡浪,發作不常,一舟覆溺則所損者多人,於是湖南士子畏怯不前,有終身未見場屋者」





更重要的是


湖南對古代中國的戰略價值嚴重下降


古人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打破它的封閉


也就沒有足夠的外部人才來改造

湖南




秦、漢、唐三朝定都長安


為了經略嶺南


取道湖南進入廣東為最短路線


始皇帝甚至開鑿靈渠


通過湘江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那時的湖南是國家的交通要道


只不過當時南方整體基礎太過薄弱


湖南並沒有多少展現實力的機會


唐代之後


中國的經濟重心、人才重心接連南移


各朝首都也不斷東移



開封、

南京、北京


首都到廣東外貿港口的最短路線


也從湖南變成了江西


(紅色虛線為長安到廣東的最短路線,途經湖南,黑色虛線為北京南京到廣東的最短路線,途經江西;

江西的地形幾乎與湖南一樣封閉,但是國家的交通命脈打破了它的封閉,人才得以進入,經濟得以繁榮;

地圖源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星球研究所標註








有了交通大動脈的江西


戰略地位陡然上升


大量外部精英移民進入江西


文教鼎盛、人才濟濟


甚至一度達到全國經濟、文化、人才之巔峰


唐宋八大家江西一省獨佔3人


包括歐陽修、曾鞏、王安石


湖南則只能眼看著鄰居迅速崛起


自己卻仍是蠻荒之地、人才凋零


點擊此處可參見星球研究所關於江西的文章

;下圖為

湘贛兩省歷史人物數量對比,星球研究所製作,數據源自著名地理學家丁文江所著《歷史人物與地理的關係》、郭輝東《湖南與江西比較研究》;可以看出,宋代朱熹在湖南嶽麓書院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未能真正實現)






只有那些貶官罪臣

和避難者



不斷在此留下長嗟短嘆


從最早的屈原到西漢的

賈誼


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劉禹錫、韓愈、柳宗元等


堪稱古代湖南的一大特色


(語出自唐代杜甫《祠南夕望》,杜甫在安史之亂後飄零湖南,面對湘江由感而發




「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外面的人才不易進入


省內之人也難以走出去和外省交流


封閉的湖南似乎被

孤立

於全國之外


它只有

立足內部

獨立發展



(1916年湘籍學者王闓運去世,民國前國務總理熊希齡以輓聯總結了湖南的特立獨行)



「楚學離中原而獨行」




湖南內部的地理環境相當特別


東南西三面環山的地勢形成了一個向北開口的U形


來自北方的冷空氣長驅直入


與境內的暖濕氣流交會


時常大霧瀰漫


(羅霄山脈茶陵縣雲陽山的大霧,

攝影師@

羅銘/公眾號極致光影







或雲海蒸騰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天門山的雲霧與梯田,攝影師@楊素琴







或重巒疊影,如夢如幻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崀山,攝影師@何旭龍







水汽冷凝形成大量降水


年降水量高達1200-1700毫米


是我國雨水最多的省區之一


雨水切割大地


使得全省超過64%的面積皆為流水地貌


例如西北部

武陵山脈

上的石英砂岩被降水不斷剝蝕


最終形成了由3000多座岩峰組成的龐大峰林


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直衝雲霄


這正是今天廣為人知的

張家界地貌


(張家界天子山雲海,攝影師@陳文升






南部的

南嶺

富含紅色砂礫岩層


同樣被流水切割,加之風化、重力

崩塌


露出壯觀的

丹霞地貌


山頂渾圓,四壁陡峭


(高椅嶺丹霞,攝影師@譚建民







從空中俯瞰


紅岩碧水、頗為奇特



(高椅嶺丹霞,攝影師@吳正傑







降水從群峰之間流出


發育出5000多條河流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下圖為湘江支流小東江,以晨霧瀰漫著稱,攝影師@羅銘/公眾號極致光影






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有四條


湘江

資水

沅江

澧水(

澧音lǐ



它們從東到西依次分布


在沿途接納大小溪流之後


殊途同歸、萬法歸宗


全部匯入洞庭湖


(湖南水系圖,湖南省地圖院製作,星球研究所標註)






匯聚的河流也匯聚了湖南人的文化向心力


被這些河流串聯起來的


人家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奉家古鎮下團村桃花源民居,攝影師@劉宗華






村莊


(永州上甘棠古村

,一個有著1200年歷史的漢族古村,河

流名為

謝沐河,古

橋名為步瀛橋,攝影師@羅銘/公眾號極致光影






古鎮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湘西著名的芙蓉鎮,高約60米的瀑布穿鎮而過,此時天空中還出現了火燒雲,攝影師圖蟲賬號@夢中的雪蓮花






古城


(懷化靖州古城,攝影師@羅銘/公眾號極致光影






它們皆以地緣為紐帶

團結

在一起


同村、同族、同鄉互相幫襯、互相扶持


如果一人成事


往往會帶動一片


(曾國藩的用人方略,語出自張集馨著《道咸宦海見聞錄》




「概用楚勇,遍用楚人」


「同縣之人,易

於合心」




而獨立發展的湖南人


也呈現出與古代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的價值觀


其中最重要的兩點為


(以清代為例,全國流行考據學,在故紙堆中尋找學術價值,但湖南學者對當下的實務更感興趣;另外,即便列強入侵之後,江西等文教氛圍深厚的省份仍以科舉為終極目標,湖南人卻成批成批地參軍




勇敢尚武、經世致用




沉寂了2000多年的湖南


到了清代


還迎來了人口大爆發


全省耕地開發達到空前高度


以至於


(移民主要來自當時富庶、人口充足的鄰省江西,至今許多湖南人的族譜還能追索到江

西;下面語出自同治年間的《安福縣誌》)



「野無曠土,邑無遊民」




至此


人口眾多、勇敢尚武、團結一致的

湖南


爆發已經是箭在弦上


只需要一個適當的機遇


而事實上


它的機遇將高達3次









第1次機遇




便是

太平天國


公元1852年


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南中國


亂世已至


長沙府人

曾國藩

受命組建團練


(曾國藩老照片,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湖南人第一次被系統地組織起來


第一次集體衝破

高山與大湖的包圍走向全國


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舞台


以武力掃滅那些「亂臣賊子」


戰爭結束之後


湘軍將領迅速躋身官場最高層


大清帝國七大總督,

湖南人據有其六


僅僅一個新寧縣就產生了

174位文官、167名武官


包括3名總督、1名巡撫、53名提督


58名總兵、56名副將參將、73名道府長官




湖南人

開始顯露出對新思想的吸納能力


繼曾國藩等人的湘軍集團之後


以譚嗣同為代表維新集團開始崛起


他們在湖南建學

堂、辦報刊


設學會、倡辦近代工礦企業


(譚嗣同老照片,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極為封閉的湖南由此

變成了


(語出自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



「全國最富朝氣的一省」




第2次機遇




便當仁不讓地被朝氣蓬勃的維新派抓住了


它便是

粵漢鐵路


公元1896年


洋務派大臣

開始構建從武昌到廣州的鐵路線


選擇途經湖南,還是選擇傳統「國道」所在的江西


成了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譚嗣同等人顯然看到了鐵路的巨大價值


在江西的守舊士紳還沒有反應過來時


反覆為鐵路鼓與吹的湖南人


已經和洋務派官員敲定了方案


(京廣線示意圖,粵漢鐵路即為今日京廣

線的前身,右側另一條南北向鐵路為後來途經江西的京九線,但其地位、價值遠遠無法與京廣線相提並論)






近現代史上


鐵路對一個地區的改變可謂天翻地覆


湖南從此又回歸國家的交通大動脈


全國的人才、各種新思想紛紛湧入湖南




第3次機遇




順理成章地到來了


它便是

新式教育


從湘軍崛起開始


湖南人便開始積極引入新式教育


各種新式學校應運而生


最著名則是

湖南第一師範


最終將改變中國命運的那些共產黨人


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


就在這裡完成了他們的思想革新


一個開放的湖南誕生了


(湖南第一師範






至此


湖南徹底完成了它的崛起之路


從1840年至1949年

各領域的精英人物


湖南籍佔比高達12%


1955年授銜時十大元帥中湖南佔3位


十位大將湖南佔6位


57名上將湖南佔19位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說


(語出自復旦大學

張偉然教授所著《湘江與湖南文化的N個側面》



「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




從封閉到開放


因孤立而團結



這就是湖南崛起的根本原因









當偉人的時代漸漸遠去


今天的湖南


依然水秀


(郴州東江湖與公路,攝影師@吳正傑






依然山清


(金

剛舍利塔與南嶽衡山,

攝影師@

羅銘/公眾號極致光影







依然雲蒸霞蔚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武陵源

攝影師@劉毅







即便一時苦難


也一定能迎來新的燦爛


我們在此祈福洪災過後的湖南一切平安


(長沙橘子洲的焰火,攝於嶽麓山,攝影師@孔令衛)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包括

耶魯大學中國史博士裴士鋒所著

《湖南人與現代中國》、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學教授張偉然所著《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註於探索極致的自然風光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宜昌丨其實,它應該比三峽大壩更有名。
在12000公里外的上海,找一口記憶中的紐約披薩。
洪水來襲,湖北700年古建築屹立不倒,中國古代抗洪設計有多強?
每年12噸的巨量排泄物是如何登上世界之巔的。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