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穴位按摩 常按身體這些地方可保肝護肝

穴位按摩 常按身體這些地方可保肝護肝

肝臟是十分重要的部位,肝臟不好會讓人出現面色發黃、肥胖等情況,很多朋友不知道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肝臟,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我們學會穴位按摩即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護肝的穴位有哪些,怎麼按摩穴位,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朋友哦。

護肝的穴位按摩

臉色發黃,按揉行間穴

「黃臉婆」,相信所有女人都害怕聽到這個稱呼吧。可是生活中,雖然只有二十幾歲,看起來卻像四十歲一樣面容憔悴,暗淡發黃。

「面子」問題對於女人來說絕對是個大問題。眼角的一道皺紋、臉頰的一個斑點、額頭的一顆痘痘都會讓女人緊張不已。可是,很多年輕女性卻面臨著臉色發黃的問題,尤其是為人妻、為人母之後,一邊要忙著工作,一邊還得帶孩子家裡、單位大大小小的事都會讓女人心力交瘁,臉色不再紅潤,並且失去光澤,成為「黃臉婆」。很多女人狠下心來,每個月花掉一半薪水買來美白護膚品,想要補救一下自己這張臉,卻往往收效甚微。

其實,人的「面子」問題和臟腑密切相關,被叫「黃臉婆」之後,女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了臉的問題,卻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在於身體內部的毛病。在中醫看來,臉色發黃一般跟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有關。而不管是氣血還是脾胃,都與肝臟有著密切的關係。肝主藏血,如果肝血不足的話,血液可能流不到臉部,從而引起臉色的變化。肝血不足或肝火過旺還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功能,使氣血化生不足,同樣會影響到臉。

肝經不順的人也會經常生悶氣,感覺心情鬱悶,當然也會有「面子」問題。肝經的路線從足至頭,行經面部,肝經不通,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暢,臉色也會慢慢變黃,最終變成「黃臉婆」。那麼,臉色發黃要怎麼調理呢?其實,有一個穴位能夠幫助我們解除這個煩惱,那就是行間穴。

行間穴是肝經上的一個穴位,位於足背側,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位置,是刺激肝經的穴位,能幫助打通肝經。按摩行間穴對於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很有幫助,比較適合肝鬱氣滯或肝火旺的人。臉色發黃的女性經常按摩這個穴位,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對於肝病患者來說,按摩行間穴雖然不能根治肝病,卻能疏通肝經,調暢氣血,改善肝功能,對於緩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的時候,用大拇指點按在行間穴的位置,輕輕按揉3 分鐘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覺壓痛為度。如果是懶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腳,用一隻腳的拇趾去踩另一隻腳的行間穴位置,這樣時不時踩一下,也能夠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經常抽煙喝酒或者患有肝病的人可以點燃艾柱來刺激行間穴,每天把點燃的艾柱掛在行間穴上方,停留10 分鐘左右,每天熱灸1 次。這種方法對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肝火旺,想發怒,趕緊按按太沖穴

在人體足厥陰肝經上,太沖穴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經的原穴。人生氣之時,肝也會受到影響,太沖這個肝經的原穴便會顯現出一些信號,表現為有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壓痛感,對外界更為敏感,甚至其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氣走肝經,而原穴太沖往往調控著該經的總體氣血,起到控制情緒的作用。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兩根骨頭相交的地方。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所以能反應肝經以及肝的一些狀況。像一般的成年人在按壓太沖穴時都會疼痛,這是因為現在的人面對較大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大都有情志鬱結的問題。情志鬱結則使肝血肝氣不是那麼順暢,從而在太沖穴上表現為疼痛的癥狀。疼痛程度與情志鬱結的程度相關。如果特別疼,大多表現為情志不暢。遇到這種情況,一來可以通過按壓太沖穴後達到調暢自己情志的目的;二來也為自己敲響了警鐘,需要調整心態和心情,因為整個機體已經因為不良情緒而出現瘀堵了。

太沖穴在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縫循著腳面往上兩根骨頭相交處,必須深按才能觸及,剛開始按摩略微有些疼,說明肝火已經很旺。

從個人保健角度來說,按壓太沖穴也要講究方法。如果按壓太沖穴時有壓痛感,那就說明肝臟肯定有問題; 但有時麻木、氣血不通等也可能導致沒有壓痛感,所以沒有疼痛感也可以經常按摩,以達到保健肝臟的效果。

按揉太沖穴前,可以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先做幾次深呼吸,擴擴胸,然後再坐下來用拇指肚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應手即壓至太沖穴。緩緩用力,按住1 分鐘後再緩緩收力放開,如此反覆指壓太沖穴3 ~ 5 次即可。按摩時的用力應以適度微痛為宜,循序漸進。按摩位置可以在太沖穴附近,有時也可能在肝經的其他有結節、壓痛感的部位,比如說蠡溝穴。但不可用力過大,否則會導致皮下瘀血。按壓後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此外,還可以通過針刺療法來緩解肝火過旺的癥狀。

經常按揉足三里,疏肝理氣效果好

自古以來,足三里穴就被醫家認為是養生大穴,為強壯及保健的要穴。足三里穴之所以名為「三里」,是因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 的作用。當肚腹部位有不適時,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如果是胃部不適, 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勁,這就是所謂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適,則要往內按,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適則要向下使勁,就是「理下」。

雖然足三里穴是胃經的「合穴」,但常按對肝臟也有好處。因為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脾胃調理好,肝血才能夠充足,肝氣才能夠順暢。所以,經常按揉足三里穴不僅能補益脾胃,還能消除疲勞、恢復活力,對肝臟的養護也是有一定的效果。

肝是個很特別的器官,肝氣鬱結,氣血不暢通,「不通則痛」。肝氣不順暢的時候,不僅肝本身會功能失調,其他臟腑也會受到影響。因為中醫認為,肝為五臟之賊,欺強凌弱。很多人心裡有氣的時候,可能會感覺肚子脹脹的、鼓鼓的,什麼東西都吃不下,這其實就是肝對脾胃的影響。而六腑更是以通為用,肝的疏泄功能失調時,氣血運行受阻,六腑就會傳化失常。因此調理好肝氣,對於強身健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陰交穴,養肝護肝的大穴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就是足部的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是人體一個比較特殊的穴位。說它特殊是因為人體的陰經和陽經本來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布於人體的手足部位,但三條陰經即脾經、肝經、腎經卻在腳踝處有了一個交叉點,也就是三陰交穴。所以三陰交穴對於肝、腎、脾三條經脈的氣血調節,具有突出的作用。脾統血液,肝藏血行氣,而腎藏精,雖然三陰交穴是脾經上的穴位,但因其與其他兩條經脈的特殊關係,所以按揉三陰交穴不但能夠健脾胃,還可活肝血、益腎精。

熬夜、飲酒、節食的不良習慣,是傷肝、傷脾的。飲食不規律會讓脾胃化生無源,時間一長,身體就容易氣血不足,而肝藏血,當氣血不足時,肝就得不到很好的滋養。身體的濕氣、濁氣排泄不出去,皮膚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熬夜也是很消耗氣血的,晚上不睡覺,血無法歸藏於肝、濡養肝臟,容易造成肝火亢盛。而飲酒更是十分傷肝,如果飲酒過量,肝臟來不及及時解毒,人還可能出現酒精中毒。

如果現在對此不在意,將來就不僅僅是為皮膚過敏煩惱了, 年紀稍大,臉部的肌肉就容易下垂,皮膚也會變得鬆弛,還會皺紋叢生。表面看來皮膚長斑、長皺紋、起痘、過敏、發炎等問題都發生在體表,可是疾病的根源卻是在身體內部的臟腑上,所以切不可為了一時的痛快而置身體健康於不顧。為了更好地調理身體,可以用按摩三陰交穴的方式來配合中藥調理。

三陰交穴位於腿部內踝尖直上3 寸的位置,取穴時,取坐姿,屈膝使大小腿形成直角,在內踝尖上約4 指寬的位置,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在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就是該穴。

對於三陰交穴,不同時間的按摩,調理的經脈不同,起到的作用也各異。在每天中午11 點,脾經當令,按揉三陰交穴20 分鐘左右,能夠健脾祛濕、益胃養血,改善皮膚過敏的狀況;每天11 ~ 13點,心經當令,按揉三陰交穴20 分鐘,能夠調理血壓,保持血壓穩定;每天17 ~ 19 點,腎經當令,按揉三陰交穴15 分鐘左右,能夠保養子宮和卵巢,讓女人容顏美麗,還能夠改善性冷淡的情況;而在每天21 ~ 23點三焦經當令時,按揉三陰交穴15 分鐘,能夠暢通三焦,改善月經不調,祛斑養顏。

按摩時盤腿端坐,用一隻手的四個手指抓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陰交穴上,拇指有節奏地左旋15 次,再右旋15 次,另一側手法相同,以感覺有酸麻脹感為宜。

三陰交穴是個比較敏感的穴位,一般用手按摩能夠很快感覺到。當身體有氣血不通的情況時,按揉三陰交穴往往會感覺到疼痛,這時一定不要放棄,按揉的力度可小一點,時間稍稍延長,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就一定能夠打通經絡,活躍氣血。

後溪穴,肝氣不正、頸椎不好的人可以試試

現在,頸椎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它已經「瞄上」年輕人了,有的小學生竟然也得了頸椎病。

社會的發展到如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顯著變化可以說是電腦的廣泛運用。而由於電腦的普及,「久坐一族」的頸椎就很容易出問題。因為工作或學習的時候,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伏案,人的上半身向前傾,頸椎緊張壓迫住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精、氣、神,調節陽經氣血,督脈不通,導致全身陽氣運行不順暢。於是,陽氣不足,造成脊柱變彎,人的精神也跟著變差。如果此時還不開始調理的話,頸椎病這個「不速之客」就會光顧。

為了防治頸椎病提前來臨,可以經常按一按後溪穴。後溪穴雖然只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位,但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奇經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按摩後溪穴可疏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那麼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豎放於桌面,與桌面接觸部位就是。長期伏案工作或者學習的朋友們,尤其是白領們,每工作1 小時,可以把雙手的後溪穴抵在桌子或椅子邊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5分鐘左右,就可以達到刺激後溪穴的目的。在滾動的時候,如果感覺有輕微的酸痛感,說明你找對穴位了。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地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既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所造成的全身酸痛,經常練習還可有效防治頸椎病、腰椎病,還可以減少電腦輻射。

另外,按摩後溪穴對保護視力也有非常好的療效。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小學生,如今的學生小小年紀就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學習壓力,從小學到高中,每天背著重重的書包,上課低頭做筆記,回到家還得趴在檯燈下面寫好像永遠都寫不完的作業。小小年紀成了小駝背、「四隻眼」。所以,家長不妨教孩子們多做一做這個動作。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堅持。如果我們養成了按摩後溪穴的習慣,就可以在空閑的時候隨時隨地按一按、揉一揉。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白領來做。忙了一天肯定已經筋疲力盡、腰酸背痛,開車回家遇上堵車或者紅燈的時候,可以把手放在方向盤上,就像放在桌子上一樣,來回滾揉後溪穴,不僅能疏通經絡、緩解頸椎壓力,還能安撫心情,釋放壓力,身體自然舒服不少。

總結:肝臟不好對於身體有著極大的損傷,但亂吃藥也是不行的,此時要麼去看醫生,要麼用穴位按摩的方法來保護肝臟,小編相信杜讀完上文的朋友都知道當肝臟不好時,按摩哪些穴位能夠幫助我們保護肝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肝 的精彩文章:

五個護肝小知識
老中醫建議的5個護肝常識,簡簡單單排出肝毒,身體恢復活力
肝臟好不好,看身體這3處就知道!5招護肝法,收藏留用
肝臟不好的人,每天白開水泡一杯「它」,養肝更護肝,肝病不來找
農村有一種大胖瓜,既能清熱解暑除口臭、又有保護肝臟之功效

TAG:護肝 |

您可能感興趣

肝臟對於身體來說非常重要!呵護肝臟保健,應該這樣做
身體4部位變色預示肝不好,養肝護肝就這樣做
身體4個部位變黑,說明你肝不好!護肝養肝這樣做
肝不好,人易老,每天來一杯「護肝水」,養肝護肝身體好
身體各器官是如何保護自己的
經常摸摸身體這個地方,可輕鬆把腎養好,不怕腎虛
頭部的這個穴位經常按摩對身體是一個不錯的保養!
身體4個部位變黑,說明你肝不好!護肝養肝這樣做~
三種蔬菜多吃,養肝護肝身體好
身體4個部位變黑,說明你肝不好!護肝養肝就要這樣做!
血糖不穩怎麼辦?吃一種食物護血管對身體好!
身體乳不洗澡可以用嗎 這些護膚誤區要避免
這4種食物是心血管的「守護神」,常吃的人身體都很健康
這菜是血管清道夫,清血管防血栓保護心臟,每周兩次為身體做大掃除,關鍵是好吃又便宜
皮膚緊緻彈滑光靠摸護膚品沒什麼用,抗老良方就在你身體里
多囊卵巢治療不能只依靠試管嬰兒,還有注意平時的身體保養
身體這個地方變黑請小心,腫瘤可能藏在你體內!
肝好不好,看身體2個地方有沒有發臭,3個方法保肝護肝
這幾種養肝的食物,有效護肝對身體好,別錯過了
經常失眠可能是你身體缺乏這種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