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敦煌壁畫中的並舟之舫

敦煌壁畫中的並舟之舫

敦煌莫高窟第98號五代洞窟腰壁屏風畫,北壁《賢愚經變相·善事太子入海品》、南壁《賢愚經變相·海神難問船人品》中,有一種形制奇特的航海帆船。

此航海帆船之圖像,以目視之,前部連為一體,甲板上有亭閣式建築,自中部起似魚尾分為兩叉,且漸趨尖細,一如《太平御覽》卷七六九對「扶南大船」的描述:「頭尾似魚」。

此「頭尾似魚」的航海帆船,正是中國古代的並舟之舫,其制類似近代雙體船。其前部「連為一體」的視覺印象,蓋因其上部建築橫跨兩舟所致。

並舟之舫的「舫」,原作「方」,又稱「杭」。

《楚辭·九章》有言:「魂中道而無杭。」朱熹《楚辭集注》說:「杭:方兩舟而並濟也。通作航。」 (另參劉熙《釋名》)《爾雅·釋水》說:「方舟,並兩船。」許慎《說文解字》也說:「方,並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段注〈說文解字〉》更明言:「下象兩舟並為一,上象兩船頭總為一處也。」

敦煌五代第98窟南北腰壁的特殊海船,正是「兩舟並為一」,且「兩船頭總為一處」的「大舫」。

中國古人早就受編竹木為泭(筏)的啟發,創造發明了穩定性能良好、載重承受較大的並舟之舫。

文物之中,先前曾見漢代「樓船紋鏡」中之樓船,即是「兩舟並為一」,「兩船頭總為一處」,甲板上設有船樓,「頭尾似魚」的並舟之舫

文物之中,還曾見過山東平度出土的隋代並舟之舫。此隋代遺物,「每個舟體用三段樹木刳制、銜接而成,約用二十根橫樑連接兩隻舟體,上鋪甲板,設有上層建築,舟長約二十三米,總寬約二點八米,可以載重二十三噸左右」(金秋鵬《中國古代的造船和航海》)。

文獻之中,筆者所見,除上述《楚辭·九章》、《爾雅》、《說文解字》、《釋名》以外,還有,《國語·齊語》:「方舟設泭,承桴濟河。」《詩經·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莊子·外篇·山木》:「方舟而濟於河。」《荀子·子道》、《孔子家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方)舟,不避風,則不可涉。」 《史記·酈其食傳》、《漢書·酈其食傳》:「蜀漢之粟,方船而下。」 《晉書·王濬傳》「大船連舫, …… 以木為城。」等等。

在所有有關「並舟之舫」的文獻記載中,當屬唐人歐陽詢所編之《藝文類聚·舟車部》所引王隱《晉書》相關記錄最為珍貴。文曰:「顧榮徵侍中,見王路塞絕,便乘舡(船)而還。過下邳,遂解舫為單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此說既稱:「解舫為單舸」,足可確證「舫」原為「並舟」。把原先的並舟之「舫」,解開成為「單舸」小船,會輕捷許多,所以才能「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

此外,見於《明史》之鄭和下西洋時所乘的「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的海船,恐怕也是並舟之舫。澳大利亞學者C.P.菲茨傑拉德在其《是中國人發現了澳洲嗎?》一文中說:「如果數字沒有弄錯的話,這是一種古怪的形狀。」其實,此船是因「兩舟並為一」,才顯得有些「長寬比例失調」。

據研究,對於輪船船體和飛機機體的理論設計而言,長寬比(D/L)為0.24左右時即可滿足儘可能減少由體積而至之阻力的要求。(參日本學者高木隆司《形的奧秘》)准此,《明史》所載「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的大舫,其「解舫」之後的「單舸」,長寬比為18÷2÷44=0.20,這已經很接近0.24的標準,並沒有什麼「古怪」。

「頭尾似魚」的並舟之舫,其前平後尖的船形,使其「在水中運動時於後部形成空洞,因此,由於水的作用可以防止方向失常」。這種流線型的船體,還由於「物體後半部流線曲率小,壓制著由離心力引起的流線剝離」,而使得船行更為穩定。(參《形的奧秘》)

並舟之舫,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創造。可惜的是,宋明以後,並舟之舫漸漸失傳。「舫」之本義,也隨之衍失。後世所謂的「石舫」、「畫舫」之「舫」,不過「船」的別名而已。

今日,我們得以在敦煌壁畫中目見五代用以航海的並舟之舫圖像;並對其整體船型、上層建築產生完整印象。其彌足珍貴,當不言而喻。

1986年12月 6日初稿

1993年 5月 8日二稿

1994年 7月22日三稿

2006年 9月 9日四稿

2012年 6月12日修訂

載2012年12月13日《光明日報》

第12版「雅趣」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隴菲獨彈 的精彩文章:

TAG:隴菲獨彈 |

您可能感興趣

美麗中國之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中的盛世大唐
敦煌壁畫里的慈母
敦煌壁畫里的琉璃光影
敦煌壁畫對於中國畫壇的十大影響!
敦煌飛天之美,壁畫絕妙驚艷
中國敦煌壁畫 太美了
天宮裡的精靈,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敦煌文化:圖說敦煌壁畫中那些精美的古樂器
被甘肅大地遺忘的英雄,敦煌壁畫中的唐名將張議潮
圖說敦煌壁畫中那些精美的古樂器
盛世和光——敦煌壁畫藝術
敦煌壁畫、沙漠綠洲,珠寶里的絲綢之路遠不止一種
敦煌?戈壁之美
荒原之上的文明中心,河西走廊之敦煌
北魏時期的敦煌壁畫,基本都在模仿,模仿的是印度的佛教繪畫
邂逅敦煌壁畫
盛世和光—敦煌壁畫藝術!
中國畫家——曾浩的敦煌油畫
他窮盡一生臨摹中國最牛的壁畫 堪與敦煌壁畫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