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破解美軍殺手鐧!志願軍用浴血奮戰換來真正的尊嚴

破解美軍殺手鐧!志願軍用浴血奮戰換來真正的尊嚴

六十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勇往直前,

用鮮血染紅獵獵軍旗

鴨綠江畔,一尊雕像巍峨聳立 ,默默注視著對岸的116高地。「這就是我們的先烈——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李家發!」6月18日,某旅副政委楊釗帶領官兵專程前來祭奠。

當年,在金城反擊戰中,李家發雙腿被炸斷、血肉模糊,可他咬緊牙關,以手摳地向敵地堡挪移,硬是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機槍孔,為戰友開闢通路,使部隊勝利攻佔116高地。

60多年後的今天,昔日血染戰旗的出征地,已成為安居樂業的繁華都市。只有一座座巍然矗立的烈士雕像,銘刻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的壯烈犧牲和豐功偉績,訴說著先輩的浴血榮光,也激勵著後來者在強軍征途中創造新的輝煌。

圖為慾火焚身仍英勇奮戰的邱少雲戰士

有勇於犧牲的官兵,才有無往不勝的軍隊

這是一支在冰與火中譜寫的英雄壯歌。391高地旁,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9師87團9連擔負潛伏任務。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戰士邱少雲任憑烈火焚身,紋絲不動,雙手深深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貼著地面,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死鷹嶺高地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9師177團2營6連125名官兵,因身著衣物單薄,潛伏時間長,壯烈犧牲在-40℃的陣地上——他們個個手握鋼槍、攥緊手榴彈,保持著隨時準備一躍而起的戰鬥姿態,彷彿一組冰雕群像。

60多年前的這些官兵,非常清楚自己擔負的任務註定九死一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慷慨赴死、視死如歸?

圖為宋阿毛戰士的絕筆詩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死鷹嶺上戰士宋阿毛的絕筆詩給出了答案。這是為了大局敢於犧牲的精神,是甘願為勝利做鋪路石的捨我其誰的氣概!

正是這些勇於犧牲的官兵,組成了一支無往不勝的軍隊;正是胸懷這種精神,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

英雄的身後,精神在傳承。2016年7月10日,南蘇丹首都朱巴市朱巴山腳下,維和步兵營戰士李磊、楊樹朋在哨位上壯烈犧牲。消息傳回,人們在悲痛之餘發現,他們的部隊有一個特殊的名字——「楊根思連」。

1950年11月29日,長津湖戰役中,連長楊根思和戰友連續打退敵人8次進攻後彈盡糧絕,毅然引爆炸藥包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完成了切斷敵退路的阻擊任務。

英魂無言勵後人。颱風「尼伯特」來襲,下士劉景泰用血性擔當書寫英雄壯舉,把對人民群眾的忠誠大愛,揮灑在八閩大地;南國雷場,年僅22歲的戰士程俊輝,不畏險難掃除雷障,將生命永遠定格在紅土地上……

英雄雖「無名」,壯舉光耀千秋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標誌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很多人並不知道,在距離板門店8公里的朝鮮開城松岳山腳下,安葬著15236名志願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有5152名。

這些被歷史銘記的戰鬥和匯入歷史洪流的無名英雄,給我們留下了無盡思念。

2014年3月,抗美援朝烈士遺骸歸國儀式上,新戰士宋浩作為437名護送禮兵中的一員,莊重恭敬地托舉著覆蓋國旗的無名英烈遺骸……那一刻,曾經一心想成為英雄的他,真正體會到做無名英雄的深刻內涵。

圖為抗美援朝志願軍遺骸歸國

無名英雄,奠定了民族的獨立和祖國的強盛,他們的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為了勝利甘做無名英雄的奉獻精神,永遠流淌在人民軍隊的血脈里。宋浩所在部隊曾組織官兵拜謁「兩彈一星」創業者精神的「宿營地」——馬蘭烈士陵園,那裡長眠著378位為中國核試驗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靈。

1959年5月下旬,剛剛從抗美援朝戰場歸來的張蘊鈺將軍,率領新組建的5萬建設大軍,浩浩蕩蕩開進羅布泊。從硝煙戰火中走來的軍人,在茫茫戈壁上戰風斗沙悄然拉開鑄造核盾牌的序幕。

部隊選定烏什塔拉以南的一塊荒漠駐紮。定點那天,地上的馬蘭草星星點點,他們說,就叫馬蘭村吧。

「馬蘭」的一切從零開始,他們因地制宜搭帳篷、蓋營房,並在營房周圍壘起一排排麻黃草,扎出一棵棵人造樹。

「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光陰荏苒,英雄已逝,一代代馬蘭人用生命站成了頂天立地的無名軍陣。

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

「在這裡,已經無法用數字來詮釋部隊的戰鬥力。一人堅守陣地,一次戰鬥殲滅百餘敵人!」這裡,就是上甘嶺。

上甘嶺戰役,敵軍投入6萬多兵力,向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發射炮彈190餘萬發,投擲炸彈5000餘枚……陣地成了火海,空氣變得灼熱,山上的岩石被打得粉碎,山頭被敵軍的炮彈削低了2米。

面對敵人的火舌,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650多次擊退敵人衝擊,殲敵2.5萬餘人。第15軍27個連隊有16個連3次打光重建,連級幹部傷亡率達65%以上,但無一人退縮,哪怕只剩下一人仍繼續戰鬥。

圖為孫占元烈士雕像

排長孫占元,在戰鬥中兩腿被炸傷仍頑強指揮戰鬥,並用繳獲的2挺機槍輪流射擊,斃傷敵80餘人。當子彈打完,敵人再次湧上來時,他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志願軍將士敢打硬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今天已內化為一種基因、一種精神,融入官兵血脈,植入官兵骨髓。

那年盛夏,黃繼光生前所在連擔負新型飛機、新型降落傘、新裝備披掛整合空降實戰試訓任務。這是開創我軍空降兵訓練先河的險難任務。

「抗美援朝戰場上,黃繼光用生命換來戰鬥的勝利;今天,我們更要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連隊黨支部的動員讓官兵熱血沸騰。經過空中機動到達著陸場上空時,空中風速達11米/秒,官兵們毫不猶豫,縱身躍下。

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英雄的氣概猶如鮮活的血液,在一代代連隊官兵的生命里奔流不息。英雄的連隊,英雄的傳人,始終以衝鋒的姿態,續寫新的篇章。

(解放軍報記者劉建偉康子湛)

作為一名作家,十多年來他一直探尋、關注朝鮮戰爭,探尋、關注抗美援朝的歷史價值和當代意義,探尋、關注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令我刻骨銘心的感悟是——

那場戰爭,讓我們擁有和平與尊嚴

2015年,朝鮮半島抱川郡,一座名叫種子山的險峻山峰上,來了一批中國人。這裡,是韓國著名的攀岩勝地,而這些中國人並不是運動員,他們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來到這裡是為了拍攝一部叫做《鐵在燒》的抗美援朝紀錄片。

1951年5月底至6月初,入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189師在這裡和敵軍艱苦戰鬥一個星期,在彈儘力竭的情況下還打出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一舉奪回控制「鐵原-漣川戰略公路」的要點——467高地。這個467高地,便是種子山。

圖為板門店談判

1.戰爭史上的奇蹟

種子山戰鬥並不是一次戰略意義的作戰,但它的代表意義毋庸置疑。幾個星期之後,板門店的談判大門開啟了。

武,在漢字中的解釋是「止戈」。沒有比朝鮮半島這場慘烈的戰爭更能詮釋它的含義了。

記者們到達種子山採訪時,沒想到這裡竟是一個進行極限運動的地方。當年的志願軍官兵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仰攻而上,不藉助任何特殊工具,便拿下了對方重兵駐守的陣地,不能不說,這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這樣的奇蹟,在種子山的周圍,在上甘嶺上下,在長津湖兩岸,處處可見。裝備上無法和對手相比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所打的每一仗幾乎都可以記入「挑戰人類極限」的紀錄。

朝鮮戰爭對中國軍隊而言,有著重大的學習意味——我們在這個戰場上,領會了什麼是現代化軍事技術對戰爭的影響;也是在這個戰場上,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綜合國力和國際政治對於一場戰爭的意義。在這場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我國一個個建立新式軍事教育機構的決定,一個個引進先進軍事技術的談判,已開始為這支軍隊注入新鮮血液,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因為這場戰爭而插上了翅膀。

我們以重大的代價交了「學費」,學到了現代戰爭的「真經」。然而,這場戰爭中的中國軍人絕不是學生。看看抗美援朝戰爭的起點和終點,便應該明白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有著怎樣的榮光。

2.一支有理想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

當時的美軍,是一支典型的近代職業軍隊,但絕不是一支有理想的軍隊,因為直到越南戰爭時期,美軍重視培養的都不是有理想的軍隊,而是具備「鐵一樣服從意識」的職業軍隊。

在這樣一支軍隊里,軍官教育士兵,第一句話通常是:「記住!雞蛋是長在樹上的……」其含義在於,長官的話是不容置疑的。

而志願軍能夠在朝鮮戰場不斷打出大規模的「穿插」、一次次「極為倚靠部隊單兵作戰能力和忠誠」的戰役,其原因就在於許多抗美援朝老兵總結的那句:「志願軍是一支有理想的軍隊!」

從軍事角度說,有理想的軍隊作戰能力和主動性必然出色。這一點很多軍事家都明白,馮玉祥在軍中設立教堂,唐生智號召部隊信佛,就是要培養一種理想,然而「成果」如何不言自明。

而志願軍的理想是不需要灌輸的,簡簡單單四個字:「保家衛國!」這讓成千上萬中國普通的耕讀子弟前仆後繼,視死如歸……他們,不是為一家一姓而戰,而是為保衛一個民族的和平與尊嚴而戰。

抗美援朝之前,中國軍隊在與外國人的交手中,從來沒有獲得過敬畏。中國軍隊的威名,東亞次大陸的和平,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這個半島打出來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能在朝鮮戰爭中將戰線從鴨綠江頂回「三八線」,指揮官的戰術固然重要,如果基層官兵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沒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沒有「我要打」的覺悟,便不可能頂住如此強大對手的進攻。

近代軍隊與現代軍隊的區別在於,近代軍隊的士兵是「服從命令的木偶」;而現代軍隊的士兵「需要很清楚自己為何而戰」,即便沒有人指揮,自己也知道怎樣去作戰……從這個意義上講,志願軍是一支地地道道的現代軍隊,一支有理想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

3.尊嚴是用流血犧牲換來的

在美國,對於朝鮮戰爭有一座獨特的紀念碑——「散兵線的步兵」雕塑,展示的是美軍最普通的步兵在朝鮮戰場上的寒冷、飢餓和恐懼,以及它的主題:自由不是無代價的。這裡,沒有對於英雄的歌頌,更多的是一種令人心酸的感觸。

而這場戰爭,對於中國人而言,最重要意義是兩個詞——和平與尊嚴。

在日本,我曾閱讀了大量關於甲午戰爭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戰爭爆發之前,日軍不但沒有打到山海關的思想準備,甚至沒有打過鴨綠江的作戰計劃!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幾百年前豐臣秀吉在大明的炮聲中憂病而死留下的恐懼,依然使日本邁不開侵略的步伐。

那麼是誰讓日本軍隊殺進了中國?日本人的記載有些出乎意料——因為在平壤繳獲了葉志超丟棄的大量裝備,日軍士氣大振。清軍的行營炮、連發槍比日軍的裝備還要先進,卻一觸即潰,這讓日軍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奉命在鴨綠江畔停了下來,不敢輕易渡江。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令日軍「士氣大振」。就在這時,對岸來了一支號稱「八旗鐵騎」的清軍騎兵,日軍只有30人的「先鋒部隊」立即隔江開槍射擊,並且準備就地掘壕防守。不料清軍幾百人的馬隊很快作鳥獸散,丟盔棄甲!於是日軍小隊長就自作主張渡江追擊,後續的日軍隨即跟上。

從那一刻起,中國的尊嚴在日本人的心中已蕩然無存。

電影《海鷹》里有一個細節:美國兵用手電筒在國民黨軍官臉上照來照去……那是真實的。因為在蘭姆迦的軍營里,國民黨的將軍受到的就是這種「待遇」,連當時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蔣介石,美國將軍史迪威都可以毫無顧忌地稱他為「花生米」……蔣介石並非不愛國,他沒有辦法,誰叫國民黨軍隊的一個師讓日本軍隊一個營追著跑呢?

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尊嚴。

沒有人真正喜歡戰爭,特別是中國人,中國人從來不是一個窮兵黷武的民族。但抗美援朝中我們贏得的尊嚴,讓我們對這場戰爭永遠紀念。尊嚴是用流血犧牲換來的,抗美援朝用事實宣告:中國,真的不再那樣可以輕易征服了。

4.尊嚴不是無代價的

古人云:天與之財,不取不吉。這是歷史上不能改變的事實。抗戰前中國不是沒有軍隊,幾百萬呢;中國也不是沒有愛國者,毛澤東是巨人,孫中山也是,甚至袁世凱,在死去的時候也自負地哀嘆 「為日本去一大敵」。但是,侵略者還是來了,因為知道中國好欺負。

我們尊重為自由而犧牲的勇氣,而我們也知道,平等自由是有尊嚴的人、有尊嚴的國家之間的事情。所以,在朝鮮這塊土地上,我們所宣告的就是中國有這樣的權利。

這場戰爭,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從那時起,直至今日,對中國動武,就成了一件令人疑慮重重的事情。朝鮮戰爭之後,再沒有一個國家膽敢有「征服中國」的奢望,連這樣的念頭也不敢有!

正因為無法征服,我們才有了與那些曾被稱作「列強」的國家,坐在一張桌子旁平等說話的機會。而我們這些普通中國人從這場戰爭中得到的是,60多年來不再有大的戰事來破壞我們的家園。志願軍的犧牲,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贏得了和平的權利;志願軍的血,為每一位中國人而流。

人們常常忽視已經擁有的非常珍貴的東西,比如和平與尊嚴。那麼,為了不讓我們在得到之後忘記,也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修一座碑,不僅紀念朝鮮戰爭的死難者,也要紀念抗日戰爭和歷次衛國戰爭中的犧牲者,那碑文或許就應該是:「尊嚴不是無代價的。」

(薩蘇)

一場戰爭把「站起來」變成鐵定現實

不忘過去,才能開闢未來。延續抗美援朝戰爭的鐵血榮光,需要我們這一代軍人挑起重擔、接續奮鬥,不辱使命、不負重託

新中國誕生前夕,毛澤東在新政協會議上莊嚴地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對此,很多人、很多國家是不相信的。

1950年10月25日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讓中國人民把「站起來」變成了現實。

經過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一向狂妄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向美國總統的報告中驚呼:美國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我們打出了國威軍威,贏得輝煌勝利,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敢戰才能入局。一個「敢」字定乾坤。出兵朝鮮,是一次艱難而又高明的決策。毛澤東同志說,先解決「入局」問題。他還說,「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一軍(陸)打三軍(陸海空),小米加步槍打高度機械化部隊,手榴彈打擁有核導彈的國家,考驗的是我們的戰略思維和戰略能力。

能戰才有一切。一個「能」字驚敵膽。

戰場最能檢驗誰是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打出來的,是血與火礪煉出來的,雖然裝備不佔優,但有靈魂、有血性、有戰術。經過5次大的戰役以及後續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把打著「聯合國軍」旗號的「十六國聯軍」從中國邊境打回到三八線,打回到談判桌前。

勝戰才能衛國。一個「勝」字贏榮光。

軍人生來為戰勝。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矢志不渝的追求。為了勝利,歷時2年9個月的苦戰,197653名中華兒女獻出生命。付出了代價,贏得了榮耀,這就是戰爭的法則和意義。對於這一偉大勝利,彭德懷元帥用詩一樣的語言宣示:「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在我軍輝煌的90年歷史中,抗美援朝戰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了中國軍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也成了人民軍隊敢戰能戰、善戰勝戰的智慧鏡鑒。

打仗打的是政治。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是軍事,更是政治。我們常講,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第二次戰役之後,毛澤東同志出於政治考慮,指出「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志願軍隨後在極大困難下,發動了第三次戰役,雖然取得勝利,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對我軍來說,從來都是堅決聽黨指揮,旗幟鮮明地講政治。

打仗打的是技術。朝鮮戰場上美軍一個軍擁有430輛坦克,我軍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歷次戰役中,我軍多次成功地分割包圍敵軍,卻總是難以啃下整師整團,就在於敵人的技術先進、火力強大。這提醒我們,要想贏得未來戰爭,一定要大力推進科技興軍,不斷提高部隊信息化水平,加大顛覆性技術研究和應用,真正使我軍具備科技優勢。

打仗打的是後勤。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最大短板就在後勤保障上。有的部隊官兵吃不上飯、用不上彈,只能靠血肉之軀支撐。後來發生的幾次挫折,也是因為美軍發現了我軍「肩上後勤」的薄弱,掌握了我軍「禮拜攻勢」的規律。可見,沒有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很難打贏現代戰爭。新體制下,只有實現後勤保障質的躍升,我軍備戰打仗才會有強大支撐。

(桑林峰)

本文刊於2017年7月19日解放軍報

建軍90周年特刊06版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士兵迷彩,掃碼顯示同一個主頁
2017國際火把節,你的安全我們來守護
不怕犧牲,戰勝強敵的精神利刃
一場戰爭讓我們擁有和平與尊嚴
中國藍盔組織「綠洲行動」實彈戰術演練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

您可能感興趣

朝鮮戰爭中,為何志願軍用燈光能擊落美軍戰機?真相原來是這樣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用這樣的武器,痛擊美軍坦克
抗美援朝里中美都不願提起的慘烈戰役,志願軍用行動詮釋何為軍人
德軍用木頭蓋機場,想以假亂真引誘敵軍,結果英軍一招讓德軍氣炸
美軍用此殺器讓日軍生死不如,怎料被志願軍完美克制
二戰日軍用最下流的病毒武器對付美軍,真是太殘忍
美國對敘軍攻擊,敘軍用老舊的防彈系統攔截導彈,老古董真厲害!
心驚肉跳!俄軍用實彈射擊戰友手上的撲克牌,不怕誤傷嗎?
戰場上,美軍佩戴的軍用手套我國士兵從來不使用!來了解一下原因
抗美援朝雲山戰役志願軍用出了這件武器,美軍出一身冷汗
東古塔巷戰激烈,百名敘軍官兵犧牲,俄軍用鑽地彈強攻,要徹底剿滅叛軍
東風猛士戰車,解放軍的最愛,性能碾壓美國軍用悍馬!
美軍不再找借口,直接開始圍攻敘利亞,不料俄軍用上了殺手鐧武器!
敘軍又與美駐軍直接交火了,剛投誠的自由軍用火箭彈猛轟美基地
戰場上的損招,華裔美軍用坑害志願軍獲得軍功
新兵注意!解放軍在部隊是可以喝酒的?這酒還是戰備軍用供品
馬來戰役英軍為何敗得如此快?「不堪一擊」的日軍用了什麼戰術
各國如何處理退役槍械?美軍用火燒,俄軍當廢品處理,我軍的呢?
藏山洞寧死不降的志願軍小戰士,為何後來被美軍用小推車拉走?
此槍外形怪異射程3千米,是二戰士兵噩夢,志願軍用它重創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