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僧人到太保,一個漢人敲定了元朝國號
元朝是中國古代疆域最為廣闊的朝代,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少數民族統治的時代,然而,卻有一個漢人,成為了元代的國之重臣,官至太保,後又追贈太傅、太師,可以說恩寵無以復加。
他叫劉秉忠,不過,最初的時候,他叫劉侃,字仲晦。劉秉忠小時候就十分聰明,十七歲時為了就近奉養父母,在節度使府做了個無名小吏,卻時常覺得鬱郁不歡,深感才智無處施展,最後乾脆棄官歸隱,跑到山中拜了當時有名的虛照禪師為師,成為了真正的佛家弟子,虛照禪師為他賜號「子聰」。不過,雖然身入空門,但一腔壯志未酬的劉秉忠並沒有真的四大皆空,他只是蟄居在寺廟,等待自己的時機。
海雲禪師在奉召覲見時,劉秉忠被師傅虛照禪師推薦,得以和海雲禪師同行。拜見了當時還未登基的忽必烈後,忽必烈十分欣賞他,於是,在海雲禪師離開後,劉秉忠卻留在了和林(當時蒙古帝國的都城),成為了忽必烈的私人幕僚,自此,開始了他長達三十餘年的伴君生涯。忽必烈出征雲南、大理、南宋時,均帶著劉秉忠。
忽必烈
在忽必烈即位後,劉秉忠仍居於忽必烈左右,不過,卻仍著僧衣,人們稱其為「聰書記」。直到四年後,劉秉忠才奉詔還俗,官拜光祿大夫,位至太保,並由忽必烈指配了婚事,賜予了府邸。
劉秉忠對於元代的影響是巨大的,除了參與決策當時的朝政時事外,他主持訂立了朝儀,百官的官制、服飾、俸祿以及覲見皇帝的禮節等。他還受命在原燕京都城東北處另建新城,也就是史上有名的元大都,今天北京城的前身。
至元八年時,劉秉忠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忽必烈採納了,這就是元朝的來歷。
劉秉忠五十九歲時,忽然無疾而終。
元世祖時,贈太傅,封趙國公,謚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謚文正;元仁宗時,進封常山王。
有元一代,漢人中無出劉秉忠之右者。
※元世祖忽必烈700多年後「穿越」草原 電視劇《忽必烈》開拍
※元朝時,忽必烈被日本打敗過?
※周龍旺哥-被帝王發現的石雕大師們
※元朝鐵騎橫掃歐亞,為什麼征伐日本失敗了?
※《神鵰》中效力忽必烈的蒙古三傑之一——瀟湘子
TAG:忽必烈 |
※中國一皇帝,不把漢人當人,本有族人數十萬現只剩千人,住在鄰國
※元朝和清朝的皇帝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當時漢人到底有沒有亡國?
※他是一個漢人,卻因一個女人而成了大遼的「太上皇」
※一鄰國給漢人起了個名字,漢人地位下降,此國卻一躍成世界老大
※清朝超過90歲的三個妃子,二個是漢人,生前不受寵卻熬死所有人
※他是大清朝的開國元勛,卻也是天下漢人最鄙視的人之一
※打敗宋朝的居然是這個漢人,遼國蕭太后身邊唯一的情人
※歷史上有個朝代,漢人到了六十歲就要被送到墓穴里等死
※此人乃清朝第一個狀元,被漢人罵變節,卻睡了清朝皇太后
※三個人建立三個國家,都說自己是漢人正統,結果有兩個人悲劇了
※清朝最牛的漢人,整個太廟只有他一個漢人,乾隆都要祭拜他!
※這個人下了一道政令,百年後漢人越來越富,滿人旗人卻沿街乞討
※清朝最強的5大名將,年羹堯墊底,第一名竟是一個漢人
※元朝時漢人的第一個孩子都會摔死嗎?來看看
※元朝和清朝統治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當時漢人到底有沒有亡國?
※清朝最著名的7大漢人名將,一人收復一寶島,一人公開反對李鴻章
※清朝時咋分別一個女的是漢人還是滿人?只需看一隱私部位,一般人不知道
※漢人皇帝給這個國家起了個國名,560年後此國宣布:我們要更名!
※元朝蒙人殘暴統治漢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漢人為元朝殉國?
※清朝滿人有一個人特殊的稱呼,漢人不配,後來變成一個罵人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