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這所奇異研究所 專研究被認為無用的學問

美國這所奇異研究所 專研究被認為無用的學問

楊佩良(右三)研究哺乳類尿尿時間的研究在2015年得到搞笑諾貝爾獎,中間戴馬桶蓋的男子是她的指導授導胡立德(David Hu)。(東方IC)

美國有一所怪怪的實驗室,研究生和老師平常最愛看動物星球頻道,時常聚在電視前討論:「為什麼這隻動物跑這麼快?」、「為何這隻昆蟲可以抬起這麼重的東西?」這些日常的疑問就慢慢發展成了他們的研究主題,實驗室的主持人胡立德常有無聊的生活觀察。

例如,胡立德的兒子出生之後,他發現為何體積大兒子數10倍,兒子尿尿的時間卻跟他一樣。他把疑問帶到實驗室跟大家討論,研究員楊佩良覺得這個問題「太酷了」,就接手認真研究。又好比,胡立德抱著小孩在雨天的屋檐下乘涼,父子都遭蚊子叮咬,於是科學家發出了提問:蚊子是如何躲過雨滴?受到老師的影響,楊佩良看到路上噴泉也會自然想到尿的研究,並再視為理所當然:「會想一水是如何噴出來,力如何運作。」

總是被人們逼問,這些研究到底有什麼意義,當楊佩良解釋蚊子何以躲過雨滴這個研究時,這些怪研究似乎得到一個頗說服力響應:「蚊子遇雨時會順著雨滴落下往下滑,減緩雨滴落在身上的重量,有點類似太極的原理,所以能在雨中飛行,但若是大霧,水氣沾在翅上就飛不起來了…,像這些研究很適合未來發展微型機器人的運用。」不管是蛇的爬行、蚊子與雨滴研究,這些動物與物理結合的研究可能被未來運用在仿生機器人的領域。

這是一個講求實用的世俗世界,科學研究因為有未來實際的運用而不再顯得荒唐,但這真的是科學的本質嗎?「科學有自己的運作邏輯,研究一開始的目的通常跟後來的發展是不一致的,像是威而鋼本來是為了治癒心臟病。」而以「研究這個有什麼用?」這樣的問題問科學家,可能就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發現頂夸克(一種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的物理學家葉恭平曾經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我發現頂夸克時,我媽問我,你發現這個東西能幹嘛?我說,不能幹嘛,她笑我:『那你豈不是世界上最沒用的科學家了!』是啊,我們高能物理髮現的東西都是現世無用的。」一百年多前電子被發現時,當時的科學家認為這是沒用的發現,直到近數十年才被廣泛運用。那麼,頂夸克什麼時候會被實際應用?葉恭平說:「大概一千年後吧。」

這些看似無用的研究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楊佩良轉述胡立德響應美國議員,為何實驗室產出這類無用的研究:「所有科學尋找解答的過程都是迂迴的,不是直線達成,所以我們要保持回答問題的各種手段。」一樣是生物的排泄問題,生物學討論的方式和機械領域的方式就是不一樣,不同的觀看角度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式,這是這些無用研究最有用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鏡網 的精彩文章:

自稱想佔有林依晨 簡宏霖醉後撒嬌認女友
台灣網紅胖虎 2個月狂瘦60斤
小資女靠3關鍵 資產翻8倍
青峰胖了7公斤 蔡健雅「要負一半的責任」
竟有人喜歡又窮又餓?他重新創業拚5億業績

TAG:鏡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的研究與致用
研究人員利用VR研究聲學,探索別無二致的真實模擬
研究人員利用VR研究聲學,探索別無二致的真實模擬
看那些外國學者研究的中國文物學
國內做醫學圖像處理的研究室有哪些?
做夢並非意淫而是待研究的科學
文學人類學與國學研究現代轉型
心理學理論的科學研究及應用
我國歷史學研究的前景展望——由研究《易經》想到的
國外那些研究奇怪科學的科學家是怎麼養活自己的?
性的科學研究
科學家們使用無人機研究動物行為方式
Cell:我國學者在神經化學單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研究癲癇可以成為探秘腦科學的關鍵
你在研究科學,有人在研究你
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普通心理學》學習
探討我所中醫文化學科研究方向與研究路徑
研究國字臉 探討其適合什麼髮型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心理學和腦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
中國的非洲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