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雜議:李流芳的印論重點

篆刻雜議:李流芳的印論重點

李流芳放到明代的大篆刻家群里,是個不顯眼的人,因為明代篆刻界也還是有些開宗立派的大宗師的,文彭、何震這樣的鼻祖級先不論,開工整光潔印風的汪關,開切刀刀法的朱簡,隨便拎出來一個,都值得我們學上好久,如果說漢書可以下酒,這些大師的軼事,想必足可供我們藝余的談資,但李流芳說過一句話,卻對我整個學印生涯啟發蠻大,於是今天扯出他來,說說。

百度百科介紹李流芳是這樣寫的:

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南直隸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僑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詩人、書畫家。

除了他那一堆文人雅號外,是幾個關鍵詞,安徽歙縣人,僑居上海,明代,詩人,書畫家,但他的篆刻才能幾乎不被人提及,其實,這位大神是一位真正的篆印大師,又是個實實在在的性情中人。

我們看這一幅圖:

篆刻雜議:李流芳的印論重點

(道光年間的一幅畫的《吳郡名賢圖傳贊》局部)

畫中中間坐的是唐時升,前排立著的是李流芳,後面那個年輕人大家一聽名字就震驚了,他就是徽派的創始人程邃。顯然,程邃那個時候還算年輕,李流芳跟他們還是一塊玩的。另外一個人,可能是婁堅,這畫中的四位就是著名的「嘉定四先生」。程邃比李流芳大10歲,據李流芳老年回憶,說起篆刻:「余少年時遊戲此道,偕吾休友人競相摹仿,往往相對,酒闌茶罷,刀筆之聲扎扎不已,或得意叫嘯,互相標目前無古人,今漸老,追憶往事,已如隔世矣。」刻印刻到興奮之時,叫嘯之聲不絕,可見他也是沉浸其中且十分快樂的。

今天要說的是李流芳的一句話是這一句:

「印文不專以摩古為貴,難於變化合道耳。三橋、雪漁其佳處正不在規規秦漢,然而有秦漢之意矣。」

顯然,說這句話時,李流芳已經完成了他的篆刻理論,他認為,學習篆刻,不只僅僅「摩古為貴」,而最重要的「變化合道」,文彭、何震他們篆刻之所以水平高,是因為他們不完全照搬秦漢,而有秦漢印的意味。這最後一句很重要。「其佳處正不在規規秦漢,然而有秦漢之意矣。」

現在學印章,言必稱秦漢,甚至一提學印就捆到漢印的戰車上往前跑,這當然是不錯的,但如果困死於漢印的規矩,就不對了。

李流芳的作品現在見的不多,上述印論也是他實際踐行的。

篆刻雜議:李流芳的印論重點

(李流芳刻「李流芳印」)

印式上還是漢印風,其實用篆及筆墨意味,其實已經有書法意味,這遠比鄧石如要早一些,而且白文的以書入印,吳讓之怕也是這個路子。

篆刻雜議:李流芳的印論重點

(李流芳刻「每蒙天一笑」)

「每蒙天一笑」也取法漢印,只是印面上的五個字,天一二字正好簡單 ,合佔一個字的地位是合適的,這五個字語出杜甫《能畫》(原詩是能畫毛延壽,投壺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復似物皆春。政化平如水,皇恩斷若神。時時用抵戲,亦未雜風塵。)此印離開原詩的語境,可以理解為自謙之詞。意思是刻印、畫畫或寫的字,「小動作」也安排得比較巧妙,而每此巧妙的來由,只是「蒙天一笑」罷了。其實如果仔細看這方印,運刀以沖為主,帶有切刀痕迹,線條質樸(像蘇宣),沒有過多曲折(又像何震),剛柔互補,整個效果爽朗清麗,筆意舒展,全印有一種輕鬆、自然、貌淡神濃的秦漢風範。不完全合秦漢格式,但有秦漢意味,這才是根本。

篆刻雜議:李流芳的印論重點

(李流芳刻「山澤之臞」)

這方印,有的印譜釋作「山臞澤之」,其實是錯誤的,這句話的意思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古人常以「山澤之臞」來形容隱跡山林的高人隱士,刻此四字表達的是李流芳的自我心境。這方印在章法上採用了迴文法,以求得虛實對角呼應;在筆法刀法上,顯得有骨有肉,自然輕鬆,流溢著一種不經意的創作心態。也是在秦漢古人的味上達到精神上的傳達,而不是死捆在不刻詞語印,不用迴文等死格式。

當然,他的印大都是粗服亂頭,縱橫衝撞的,印中線條古拙樸茂而無故意修飾,每一方印都透著風格豪放瀟洒不羈,在粗糙中見元氣淋漓,他「不擇石、不利刃、不配字畫,信手勒成」的風度,正是一種才子型的創作,才華滿溢的李流芳從漢印里學到的是氣息。

所謂規規秦漢,對於初學者在於「學成規矩」比如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基本技巧,而若想有所成就,則必然是「不在規規秦漢,然而有秦漢之意矣。」入古而不泥古,這是學印者應當時時謹記的一個學習原則。

秦漢印當然是初學者必須鑽研和師法的寶藏,但要學成大家,要向李流芳這樣的大家學習,後世的名家走這條路的人很多,如吳讓之,吳昌碩,他們臨漢印年頭都夠久,但最終從秦漢印中學到的東西最主要的是氣息,而趙之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氣勢上的渾厚、安靜、章法上的「一聚一散」,對於漢印的很多死規矩,這些大神,並不照搬,因此,他們才真正成為大神啊。

(【老李刻堂】之170,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篆刻思考:向大神學習臨漢印吧,漢印是吳讓之、錢松、趙之謙的精神交匯點
篆刻學習:我該如何臨摹?
親眼看黃牧甫這樣的大師刻印是怎麼樣一種體驗?
學篆刻:學吳昌碩還是黃牧甫
讀印:大師們那些意象豐富的篆刻作品

TAG:談藝錄 |

您可能感興趣

古書畫欣賞:明 李流芳《唐宋詩意畫冊》
明 李流芳《唐宋詩意畫冊》欣賞
印人傳:明代篆刻「三橋派」的中堅,詩書畫印俱佳李流芳
翰墨流芳│趙之謙《積書岩圖》賞析
翰墨流芳│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 賞析
代不乏人的李流芳家族之李流芳篇
聽《端硯流芳》隨想
每天古書畫:明 李流芳 畫冊兩幀
賞畫|明 李流芳 山水詩卷
歷史上的「一帶一路」之五:常惠與馮嫽:鬚眉巾幗併流芳
代不乏人的李流芳家族之李汝節篇
宋朝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翰墨流芳│陳半丁《山水》賞析
翰墨流芳│飽飯讀書無個事——林紓《山水》賞析
明 李流芳《水墨山水圖冊》欣賞
南宋袁樞:抄書也抄成流芳百世的史學大家?
有畫說|流芳千古傲霜英——寫意花鳥畫菊
唐朝最忠義的名將 曾點醒封常清智激李嗣業 卻因一次行刺流芳於世
泱泱華夏五千年嚴謹治學的典範,個個是燦爛文化的代表,青史流芳
唐朝名將郭子儀為何能流芳千古?看他平定安史之亂帶的人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