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後主與三首《虞美人》的故事
南唐後主李煜,曾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傳說是李煜亡國後,在七月七日晚上讓自己過去的歌伎唱歌時所寫,此詞傳出後,宋太宗認為他懷戀故國,以此為由,也就把他殺了。
這首詞寫得情感真摯,悲痛欲絕,尤其是最後的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形容愁,更是深為後世詞人讚賞。而宋代時的詞人崔木,卻以此詞調填詞,譜寫了一曲愛情故事。
事情是,崔木有一個好朋友叫王勉仲,一天他邀請崔木去春遊,並且還邀請了漂亮多情的妓女張賽賽去唱歌助興。王勉仲一定要崔木寫一首詞讓張賽賽歌唱,崔木推辭不過,便寫了一首《最高樓》:
蹇驢緩跨,迢遞至京城。當此際,正芳春。芹泥融暖飛雛燕,柳條搖曳韻鸝庚。更那堪,遲日暖,曉風輕。
算費盡,主人歌與酒,更費盡,青樓□與箏。多少事,絆牽情。愧我品題無佳句,喜君歌詠有新聲。願從今,魚比目,鳳和鳴。
這片詞,上片寫游春景象,景中含情;下片則寫了主人王勉仲、歌妓賽賽和他自己。其中既感謝了主人的殷勤相召,又讚揚了賽賽的歌聲之美,最後以「魚比目,鳳和鳴」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崔木不愧是才子,詞寫得流暢直率,意思又曲盡其妙,而賽賽唱得也十分認真,王勉仲十分高興,大大獎勵了賽賽一番。
由於崔木詞中以「魚比目,鳳和鳴」傳達了自己的心愿,但賽賽卻知道,自己身為妓女,從良不易,於是,賽賽就從中作媒,把崔木推薦給黃太守的女兒舜英。舜英聽說崔木是個才子,一定要崔木寫一首詩或一首詞來。崔木馬上答應,立即以李煜所寫的《虞美人》為調填了一詞,而且開頭兩句只動了一二個字:
春來秋往何時了?心事知多少。深深庭院悄無人,獨自行來獨坐若為情。
雙旌聲勢雖雲貴,終是誰存濟?今宵已幸得人言,擬待勞煩神女下巫山。
這實際是一封以詞填寫的情書,而舜英接讀後,立即產生了情感的共鳴,於是以原韻和了一首:
一從骨肉相拋了,受了多多少?溪山風月屬何人?到此思量因甚不關情。
而今雖道王孫貴,有事憑誰濟?自從今夜得媒言,相見佳期無謂隔關山。
舜英也不愧是個才女,詞中也將自己的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至,而且最後一句「相見佳期無謂隔關山」,實際上是說自己同意了這門婚事。崔木讀詞後,馬上選定吉日良辰,同舜英結婚了。
以上李煜、崔木、黃舜英三人寫的三首《虞美人》,應該說以李煜寫的最好,李煜寫的是亡國之情,崔木、黃舜英二人卻是寫的相思相戀之情。李煜寫此詞,是初創,而崔木與黃舜英在某種程度上說卻是模仿,《虞美人》詞調的形式束縛了他們情感的表達。實際上,他們完全可以把這種相戀之情表達得更成功一些。
※一出唐玄宗親自導演的唐朝愛情故事
※孟郊的「得意」與失意
※誰都有江郎才盡的時候,白居易也不例外
※鄒平師範:難忘的青春歲月
※他為什麼稱老婆為「第一仙人」?
TAG:詩會 |
※李後主的「擔荷」 ——由王靜安先生《人間詞話》中的一句話說開來
※南唐李後主亡國—通史故事
※宋徽宗與南唐李後主有多處相似,傳聞是李後主為報仇而轉世
※品《南唐李後主詞》有感
※葉兆言 | 南京歷史,見證了李後主亡國的必然命運
※宋徽宗:李後主,作為皇帝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董元奔七絕‖傷李後主
※李後主與他的長相思
※南唐李後主,一把金錯刀
※人生的理想境界,就在李後主這短短二十七字中
※江南,如夢似幻的名字,卻成為李後主一生的悲劇
※南唐李後主:從天才段子手到詞帝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她是中國最著名的女詞人
※南京歷史,見證了李後主亡國的必然命運
※李後主充滿血淚的一首詞,也是一曲無奈的生命輓歌
※宋徽宗是李後主轉世?哪來的梗?
※宋徽宗的亡國之詞通,比起李後主誰更沉痛
※人生若只如初見:多情李後主和她的大周后的短暫情緣
※琦君小傳:比李後主、李清照境界更高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應該傳世
※李後主一生的嚮往,都在短短二十餘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