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報告:96%安卓應用「偷」隱私 教你4招防泄密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報告:96%安卓應用「偷」隱私 教你4招防泄密

【TechWeb報道】7月19日消息,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今日聯合發布了《網路隱私安全及網路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7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個人隱私保護依舊路途遙遠,手機APP越界獲取個人信息已經成為網路詐騙的主要源頭。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高達96.6%Android應用會獲取用戶手機隱私權!而iOS應用的這一數據也高達69.3%。用戶更需警惕的是,25.3%android應用存在越界獲取用戶手機隱私許可權的情況。

基於手機應用的隱私竊取,給用戶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比如詐騙案件、甚至生命財產安全等風險。網路詐騙也因此成為詐騙案的重災區。報告披露,今年一季度詐騙案件達25.3萬件,其中網路詐騙佔比達85.6%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報告:96%安卓應用「偷」隱私 教你4招防泄密

Androidios手機誰更安全?

報告調查發現,96.6%的Android應用獲取用戶手機隱私許可權。其中常用工具所佔比例最大,達24.7%,網路遊戲次之,佔比達22.0%。25.3%的Android應用存在越界獲取用戶手機隱私許可權的情況。越界獲取隱私許可權是指手機應用在自身功能不必需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的行為。

69.3%的iOS應用獲取用戶手機隱私許可權,但在iOS版本手機中,系統提供隱私許可權管理自助設置服務功能,應用越界獲取隱私許可權受到了極大制約。

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會帶給用戶哪些風險?

手機應用越界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會帶來巨大的安全風險隱患。報告提示,惡意軟體獲取相應許可權後,將帶來如下風險:

1、隱私信息被竊取。用戶存在手機里的隱私資料、照片就會被肆意查看、竊取,或會對用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用戶經濟損失。隨意訪問聯繫人、簡訊、記事本等應用,可以查看到用戶的銀行卡賬號密碼等信息,從而對用戶造成經濟損失;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戶手機話費被暗扣和銀行賬號支付賬號被盜。

3、用戶信息被用於網路詐騙。以用戶的名義參與到網路詐騙事件中,會造成用戶的名譽損失和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危及到用戶身邊的家人同事同學。

4、用戶被惡意營銷。獲知用戶的聯繫方式或地理位置等信息後,存在對用戶進行惡意營銷的可能,造成垃圾廣告的泛濫和對用戶不必要的騷擾。

5、手機卡頓現象嚴重。侵犯用戶財產、竊取用戶隱私的同時,也會讓手機運行緩慢,造成手機卡頓嚴重等現象。

6、手機套餐資源被消耗。濫發簡訊、彩信,消耗流量等資源,會造成用戶手機套餐資源被不必要佔用,形成手機資源浪費。

Android應用白名單和灰名單

經過測試,報告提供了Android應用隱私安全白名單。包括10大類共100款Android應用。通訊類有微信、QQ、微博、百度貼吧、飛信等,影音娛樂有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QQ音樂等。

報告還給出了一份包括 10個應用的隱私安全灰名單,分別是號簿助手、微桌面、Hola桌面、追書神器、4399遊戲盒、微鎖屏、粉粉日記、愛閱讀、雷霆戰機、KingRoot。這10個APP在測試過程中,發現其存在大量獲取隱私許可權情況,需謹慎使用。

如何防止手機應用竊取你的用戶隱私?

報告給出了一份移動應用隱私許可權用戶管理手冊:

1、提高用戶隱私許可權的安全認知意識。用戶應重視手機隱私許可權的安全風險和隱患,在APP的下載安裝和使用時提高警惕,有意識的甄別掉可疑APP。

2、從正規渠道下載手機應用。

3、積極管理手機隱私許可權。

4、常用安全軟體和隱私保險箱。在正規渠道下載類似騰訊手機管家的隱私許可權保護工具,可協助用戶甄別並關閉那些不必要不需要的許可權,使用戶管理起隱私許可權更方便快捷。

網路詐騙占詐騙案比例超8

騰訊安全管理部門副總監李鍵均以色情詐騙舉例介紹網路詐騙的操作手段和巨大黑色利益。這涉及到四個環節。第一個是色情APP的製作,對源代碼技術開發門檻非常低。第二個是完成支付對接。第三最重要讓人知道這個APP,網上推廣環節。第四就是變現,通過各種方式扣費充值。

正由於網路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用戶隱私被侵犯越來越頻繁,網路詐騙已成為詐騙案的重災區。全國專線報案數據顯示,2017年第1季度總詐騙案件數量達25.3萬件,其中來自網路的案件數量達216780件,佔比達85.6%;涉案總金額達33.4億元,其中來自網路的涉案金額達25.2億元,佔比達75.4%。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報告:96%安卓應用「偷」隱私 教你4招防泄密

在不同類型的網路詐騙案件中,網路購物詐騙和網路商業投資行為中的詐騙案件共佔據80%,其中網上購物詐騙佔比最高達59%。針對高發的網路詐騙,報告中的《網路詐騙用戶防護手冊》提出了六條具體防範建議:

1、遠離黃賭毒相關網站

2、勿使用來路不明安裝包

3、熟人生人不輕信,財產行為長點心

4、下載安裝安全軟體

5、購物選靠譜的官方網站

6、個人信息輕易不要泄露

除了用戶提高警惕,注意防範,與會專家一致建議,除了個人提高安全意識外,還要完善法律和制度設計來保護個人隱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小米5X官方渲染圖公布: 平行雙攝像頭
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大逆轉傳統電視
暴風集團:正籌劃重大事項 19日開市起停牌
中美企業家峰會馬雲再爆金句:未來屬於Made in Internet!

TAG:TechWeb |

您可能感興趣

《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8)》發布
富德生命人壽發布2017社會責任報告
通知公告 | 「美國工業化的社會反應(1820-1945)」研習營邀請公告
中國核電發布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浙商銀行發布《2017年社會責任報告》
《緊急救護120》呼籲合理利用社會資源
聯合利華響應「520社會責任日倡議」
文明社會原理(28)
文明社會原理(48)
文明社會原理(24)
文明社會原理(24)
文明社會原理(27)
文明社會原理(41)
文明社會原理(47)
文明社會原理(44)
文明社會原理(22)
文明社會原理(26)
文明社會原理(49)
文明社會原理(29)
文明社會原理(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