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于右任書法真偽鑒別淺析(一)

于右任書法真偽鑒別淺析(一)

于右任,原名伯循,曾用名劉學裕,字誘人,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因有美髯,人稱「髯翁」或「於鬍子」,筆名「神州舊主」、「騷心」,晚年自號「太平老人」等。祖籍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鬥口於村,1879年(清光緒五年)4月11日出生於三原縣東關河道巷。出生時家道衰落,困苦貧寒,未滿兩歲,母親趙氏(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人)貧病憂愁而去世,因父於寶文在外謀生未歸,即由二伯母房太夫人攜至涇陽縣雲陽鎮楊府村娘家撫養。7歲時在此接受啟蒙教育,受業於老儒第五先生,11歲時又由二伯母攜住三原東關,投奔依族三祖重臣公,被重臣公送入三原東關名塾師毛班香先生私塾「讀經史、學詩文、習書法」, 17歲(1895)在三原考中秀才且名列榜首。又過兩年,他離開了培養他9年的毛班香老師,先後就讀於三原宏道書院、涇陽味經書院、西安關中書院,期間曾受教於關學大儒劉古愚先生。25歲(1903)參加陝西鄉試,以高名次考中舉人,文名鵲起,稱譽三秦,被譽為「陝西三傑之一」。這一年,于右任將近年所寫的近百首詩,結集為《半哭半笑樓詩草》。因為這些詩作多抒發了作者的一腔憤懣和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並且矛頭直指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封建最高統治者,如《興平詠古九首之一》:「誤國誰哀窈窕身,唐懲禍首豈無因?女權濫用千秋戒,香粉不應再誤人。」故詩集一出,風行一時,洛陽紙貴。時三原縣令德銳向陝甘總督升允密報于右任為革命黨,併入奏朝廷。清廷於1904年初下諭革去于右任舉人,並密旨通緝,欲就地處死。當時于右任已赴開封禮部應試。幸得鄉親李雨田得知派人送信得以逃脫,亡命上海。28歲(1906),為開闢反清輿論陣地,籌辦《神州日報》,于右任赴日本考察報業並籌款時結識孫中山,同年9月27日加入同盟會,自此追隨孫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創立民國。民國時期曾任交通部次長、陝西靖國軍司令、審計院院長等職。53歲(1931)就任國民黨監察院院長至1964年11月10日在台灣去世長達33年之久,享年86歲。

于右任先生一生傳奇,文韜武略,淑世濟國。他是民國元勛,早年加入同盟會,長期在民國時期的國民政府擔任要職。他參與創辦了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院校,是中國現代教育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著名報人,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他是愛國詩人,他的詩詞雄偉豪放、愛國憂民,繼承了《詩經》《楚辭》和漢樂府的優良傳統,媲美蘇、黃,直追李、杜,存世詩詞有1100餘首;他是至今唯一一位將碑意成功融入草書的書法大師,因其卓越的書法藝術成就被譽為「當代草聖」、「20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之一」,更以其必生之功被海內外學者盛讚為「曠代草聖」,受到世人景仰。

要鑒別于右任先生書法真偽,首先要對於右任先生的生平和他早、中、晚不同時期的作品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要熟知他的學書脈絡及書風演變漸進實現「我法」的過程,牢牢掌握好於右任書寫時的用筆、結字習慣和特點。于右任先生寫字時善用中鋒,所書線條圓潤、遒勁、含蓄、柔中有剛有變化。同時,還要掌握好於右任先生不同時期署款、鈐印規律。于右任先生的書法作品中有時署 「于右任」,有時署 「右任」,不同書體的書作署名落款也有所不同,雖有早、中、晚的變化,但是有跡可循。目前書畫市場中也有摹得很好的作品,但也只是表面的形似,而無書家本人那種豪放、勁健、清奇、曠達的神韻之筆。于右任先生和篆刻名家吳昌碩、齊白石、金鐵芝、張直廠、楊千里等人交往頗深,眾多的篆刻名家為他治印多達六十餘方,但他時常使用的印章只有十餘方,掌握好於右任先生不同時期,不同書體的鈐印規律和習慣也是鑒定其書法作品的輔助依據,但在特定條件下,又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們還要牢記他一生不同時期、不同書體作品的鈐印習慣。再者,鑒定印章真偽的簡便之法是核對,即以真印作範本,與被鑒定作品中的印章比較,從印文、尺寸、篆法、刀法、筆法的曲折粗細,朱文或白文等方面逐一進行比較,完全相符的就是真,有較大出入就是假。從一般規律看,真印大都篆文清晰,刀法自然流暢,印色鮮艷而不火,藝術水平高。而偽作大都光滑呆板,刀法做作,印色火爆,缺乏古趣和金石味,或水平低下,更有作偽者臆造印章等,當然,鑒定印章方面也不能完全按圖索驥,要知現代高科技電腦技術之先進,完全可以複製出一模一樣的使人「打眼」的假印來。這一點就要對印泥、印色有所了解,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印泥、印色和印泥入紙、吃紙透背的顏色變化,其自然氧化之時代感是難以很自然的做舊出來的。

于右任先生少年時期就在毛班香私塾「讀經史、學詩文、習書法」,期間看到毛班香之父毛漢詩先生授課時臨寫王羲之《十七帖》的「鵝」字,字字不同,產生興趣。他初期習寫書法曾臨摹王羲之,後因科舉考試書寫工整的需要又臨寫趙孟頫,這個時期學書經歷為他以後的書法藝術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用筆結字基礎。他40歲之前的書法受「二王」、趙孟頫影響較大。

于右任先生對魏碑下過很深的功夫,他青年時期在上海辦學辦報後隨著事業的開闊與受時代風氣的影響,特別是1915年(37歲)因創辦民立圖書公司而接觸到了許多學者名流及碑帖典籍,使他開始接觸到名目繁多的「墓誌」、「廟碑」等魏晉南北朝的碑帖,被其峻拔遒勁、朴茂生動、天真率意的風格所吸引,逐漸關注並沉迷研究。于右任先生1918年(40歲)就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在主政陝西期間,曾於戰事間隙(1920年)數游耀縣東北藥王山,是年所作的《紀廣武將軍碑》詩文中寫到:「軍中偏有暇,稽古送黃昏。」次年,又作《訪碑》詩一首:「曳仗尋碑去,城南日往還。水沉千佛寺,雲掩五台山。洗滌摩崖上,徘徊造像間。愁來且乘興,得失兩開顏。」他從這個時期開始逐漸將前人的篆、隸、草多種書體揉入楷書之中,追求魏碑的「尚武」精神,這個時期國貧民弱,時局動蕩不盡人意,于右任先生無法排遣自己內心那種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在書體上自然就親近了雄強「尚武」的魏碑,這種親近不僅僅是喜好,而是在國難當頭的背景下他的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于右任先生除了天賦極高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勤奮。1930年所作《十九年一月一日夜不寐,讀詩集聯》:「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竟夜集詩聯,不知淚濕枕。」以及1932年作的《樗園夜坐有懷經頤淵》中的:「醉摹爨寶子,漫遊白馬湖。」等詩文可窺得他在臨習魏碑時的勤勉精神和極大的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于右任先生在魏體楷書的基礎上將行書的成分也逐漸融匯進來。這個時期,他滿帶「碑味」的行書可以說是風格獨具,中宮緊促而結構多變,在一種看上去十分隨便不經意的把握之中獲得一種奇絕、從容大氣的效果。此十多年間,他的魏體楷、行書創作進入了巔峰階段,數量大,精品多!並於1932年11月15日出版了《右任墨緣》一、二集。

于右任先生自上世紀20年代末便開始著手歷代草書的研究總結工作,並於1932年發起成立標準草書社,後又創辦《草書月刊》。提倡以實用為著眼點,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標準,全面系統整理歷代草書,從《急就章》《月儀帖》《出師頌》《十七帖》《書譜》《自敘帖》等浩繁的歷代書法名家作品中以及敦煌出土的經卷和《樓蘭殘紙》、武威等地出土的《流沙墜簡》等書跡中,甚至是王世鏜章草里,選出符合四項標準的字來,編成一冊《標準草書千字文》。該書自1936年第1版至1961年第9次修正本出版,于右任先生都親力親為,堅持修訂。于右任先生自身草書的發展,也是與他的研究提倡密不可分,他將厚實的魏體行書功夫從容帶入草書之中,他的草書,筆畫簡單,形態優美。在用筆方面,幾乎筆筆中鋒,精氣內蓄,墨酣力足,給人以飽滿渾厚的感覺。

于右任先生的人生追求首先是為天下、為民族、為社會,公事之餘傾心書法藝術,他不僅臨習北碑書帖珍品,又由北碑旁及各家,真、草、隸、篆均學,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尤其是在草書藝術上獨闢蹊徑,創立了「標準草書」,自成一家,從「西北奇才」到「曠代草聖」,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于右任先生存世的書法作品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書法藝術造詣高,同時又身居高位,生平交遊廣闊,當年求字者甚眾。早年因生活窘迫曾於1916年3月23日在《申報》上刊登「于右任賣字」的消息,1917年(39歲)在《海上寄懷京友》的自作詩中亦有「天荒地變神州淚,閑煞江南賣字人」的感嘆。另外在1932年至1935年的《申報》所刊古今書畫展售廣告作品價目清單中,也有12次出現多件于右任先生的作品,由此可知他的書法作品百年來一直都受到收藏界的珍視。加上他後來幾乎不收潤筆,有求必應,得者視之珍寶,自然留下了數量可觀的真跡。

正是由於于右任先生有很高的聲望和書法藝術造詣,故在當時和後世在所難免地出現了仿本偽作,近多年他的書法作品更是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穩中有升,屢創新高,加之他在世時倡導「標準草書」長達30餘年,追隨、研習者眾多,自然就會出現數量可觀的不同版本的仿本偽作。要鑒別于右任先生書法作品的真偽,就要了解他各個時期書作的用筆、結字、點畫、線條結構或是行氣與章法結合用墨、用紙、署名落款、鈐印印泥、裝池裱工等特點來綜合分析。俗語講得好:「不怕不識貨,但怕貨比貨。」這方面,只有通過同時代的真跡和「老仿」、「新仿」、移花接木的「老套子」、學生代筆或假手的「門裡貨」及現代高科技高模擬的印刷品等仿本偽作地比較才會有鑒別。

于右任先生各個時期的書體結字、落款鈐印都具有鮮明的習慣性和規律性,筆者下面首先就于右任先生各個時期具有鮮明特徵的落款鈐印初步予以歸類。

1905年—1920年(早期書法作品)部分落款鈐印:

1921年—1932年(魏體楷書、行書書法作品)部分落款鈐印:

1932年—1950年(行書、早期草書書法作品)部分落款鈐印:

1951年—1964年(晚期草書書法作品)部分落款鈐印:

鑒於于右任先生書法作品晚年的仿本偽作比較多,筆者便有了從後向前從時間概念上倒過來分幾個章節進行鑒別分析的想法。筆者先將于右任1959年(80歲後)至1964年臨終數年間部分署有紀年的書作真跡整理出來,意在拋磚引玉。

真跡圖一

署有紀年四十八年二月(1959年2月)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一)

真跡圖二

署有紀年四十九年元旦(1960年元月)書作真跡(見真跡圖二)

真跡圖三

署有紀年四十九年四月(1960年4月)簽名照片真跡(見真跡圖三)

真跡圖四

署有紀年四十九年(1960年)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四)

真跡圖五

署有紀年五十年元旦(1961年元月)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五)

真跡圖六

署有紀年五十年七月(1961年7月)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六)

真跡圖七

署有紀年五十年十二月(1961年12月)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七)

真跡圖八

署有紀年五十一年元旦(1962年元月)書作真跡(見真跡圖八)

真跡圖九

署有紀年五十一年四月(1962年4月)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九)

真跡圖十

署有紀年五十年詩人節(1962年6月6日)書作真跡(見真跡圖十)

真跡圖十一

署有紀年五十一年七月(1962年7月)書作真跡

(見真跡圖十一)

真跡圖十二

署有紀年五十三年元月(1964年元月)書作真跡(見真跡圖十二)

通過以上十二幅署有紀年的書作中的署名落款可以窺得于右任先生在此六年間的署名落款時變化最大的是任字右旁「壬」的寫法,1959年至1960年兩年間一種寫法,1961年至1962年間又一種寫法,1962年4月至1964年臨終「任」字的寫法復又同1959年-1961年上半年的寫法,期間亦有交叉,掌握這個規律和特徵,對於研究鑒別「於書」真偽有非常實用的借鑒意義。

接下來,筆者整理部分符合1959年至1964年書作書體風格、署名落款、鈐印等特徵的真偽作品案例進行鑒別分析:

案例一

《心地無風濤,性天有化育》草書十二言龍門對聯真偽鑒別分析:

A:《心地無風濤,性天有化育》草書十二言龍門對聯真跡:

於體草書極重中鋒行筆,用中鋒來表現用筆的節奏感、韻律感,須得提、按、推、送等各種筆法,以此產生筆畫的強弱粗細變化。此副真跡行筆洒脫奔放,但迅疾處處處有留駐,線條內涵豐富,提按起伏節奏分明,輕重變化和諧,氣韻流暢自然。

B1:《心地無風濤,性天有化育》草書十二言龍門對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與真跡同一內容同一上款的仿本可以說是一副幾乎能以假亂真的高仿品,作偽者的「於體草書」之功非同一般,結字、運筆幾近於體草書風貌,署名落款也是非常到位,只是

鈐蓋印章的朱文「右任」、白文「於」兩方印章乃齊白石先生上世紀30年代初為于右任先生刻制,抗戰時期遺失,自上世紀40年代起至晚年于右任先生的書法作品中再未鈐蓋過,這便是一眼露出馬腳的地方。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心地無風濤,性天有化育》草書十二言龍門對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與真跡同一內容、同一上款的仿本線條僵死,結字怪異,氣息斷裂獃滯,「無」字行筆拖沓,明顯可以看出書者臨寫行筆時的不自信,運筆能力較差,提按不夠靈活自然。

真跡「無」字 仿本「無」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案例二

《海納壁立》草書八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海納壁立》草書八言聯真跡:

此副真跡行筆自然流暢,線條老辣樸拙,點畫垂厚深沉,顯得既沉著又奔放。

B1:《海納壁立》草書八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行筆滯緩不夠舒展,沒有節奏的變化和留駐的餘味,尤其是署名落款當中「於」字及「任」字書寫顫顫巍巍,一下子露出了破綻。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海納壁立》草書八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用筆單調缺乏「於體草書」的節奏感、韻律感,上款當中先生的「先」更是與真跡的自然流暢寫法相去甚遠,署名落款也如照葫蘆畫瓢,用筆極不肯定自然。

真跡「先」字 仿本「先」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案例三

《橫掃抗懷》草書八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橫掃抗懷》草書八言聯真跡:

此副真跡中鋒入紙,筆法多變,墨酣勁足,字字珠璣,形態優美,給觀賞者以飽滿滄桑渾厚的感覺,為于右任先生上世紀60年代初(85歲)前後所書,人書俱老由此可見一斑。

B1:《橫掃抗懷》草書八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線條單薄,沒有真跡那種綿里藏針的力度與質感,首字「橫」字寫得誇張變形,左、右分離,水平低下,尤其是署名落款的膽戰心驚,愈是緊張愈寫的一敗塗地。

真跡「橫」字 仿本「橫」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橫掃抗懷》草書八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多以偏鋒書之,結字大小一律且用筆單調,沒有提按變化,感覺很飄,署名落款中的「任」字行筆顯得古

怪,作偽者尤其對於右任先生的鈐印規律缺乏基本了解,殊不知于右任先生自刻的這方朱文「關中於氏」印章在抗戰期間丟失掉,實乃牛頭不對馬尾矣!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案例四

《徐步明珠》草書七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徐步明珠》草書七言聯真跡:

此副書作用筆自然流暢,點畫之間翻轉自如,行筆率意之中盡現曲折之意。

B1:《徐步明珠》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與真跡同一內容同一上款七言聯仿本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仔細比較甄別便會發現作偽者的手段儘管高超,也會發現破綻敗筆,上聯中「當」字,行筆遲緩無力,有形無神,毫無于右任先生本人那種率意求簡,拙樸中見巧力,率真從容之感,所鈐蓋的朱文

「右任」、「關中於氏」兩方印章的時間結點和書家本人實際當中所使用的真實時間相隔三十年之久,對「於書」鈐印規律稍有研究者便會一眼窺得真偽。

真跡「當」字 仿本「當」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徐步明珠》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與真跡同一內容同一上款七言聯仿本也算得上高仿品,作偽者特別選用有年份的蠟筆紙本來體現年代感,亦仿製簡琴齋為于右任刻制的白文「關中於氏」鈐蓋,殊不知這方印章在於右任先生上世紀40年代之後的作品中從未出現過,應該是從資料當中照圖索驥而一廂情願臆想使用的。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3:《徐步明珠》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三:

此副仿本可謂處心積慮,手段高明,但仔細琢磨,整體氣勢明顯不足,尤其是臆造的兩方印章令人瞠目結舌不敢恭維。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案例五

《袖中海上》草書七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袖中海上》草書七言聯真跡:

此副書作氣韻流暢,活筆,活字,有動感,可以看到書家在嫻熟的草書中流露出信手揮運的圓勁之美。

B1:《袖中海上》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用筆肥處質濁,瘦處形枯,既無體感,又無骨力,尤其是所署「于右任」三字款與于右任署名落款相去甚遠也,是此偽作露出破綻的致命傷。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袖中海上》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作偽者當知「於體草書」之意,亦有一定的練習功底,但勉強為之,終不得法,字形故作奇崛扭轉之勢,實為矯揉造作,尤其是「石」字寫的如同板刷書就的標語體,加之所鈐印章也不符此時期真跡的鈐印特徵,這也是跑風露氣的關鍵所在。

真跡石「字」仿本石「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案例六

《賢人君子》草書七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賢人君子》草書七言聯真跡:

此副真跡書作中鋒用筆,墨酣力足,沉著痛快,力透紙背,筆畫亦有迅疾行筆時的飛白痕迹。

B1:《賢人君子》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氣勢明顯不足如「處」字、

「能」字寫得牽絲連帶過於流滑、輕佻,與於先生圓厚的中鋒用筆書風有較大區別。所鈐齊白石先生上世紀30年代初為于右任先生所刻制的兩方印章也不符此時期書家本人的鈐印規律。

真跡「處」字 仿本「處」 字 真跡「能」 字 仿本「能」 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賢人君子》草書七言聯仿本二:

此副仿本行氣斷續,結字板滯、生硬,仿形造勢,純為「字匠」,尤其是上款中的「先生」及署名落款中的「於」字豎勾寫的極不肯定,破綻敗露。

真跡「於」字 仿本「於」字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B3:《賢人君子》草書七言聯仿本案例三:

此副仿本和案例仿本二的運筆、結字、落款極為相同,疑為同一作偽者假手所為。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案例七

《養天法古》草書五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養天法古》草書五言聯真跡:

此副書作氣貫神足,點畫轉折多取圓勁,尤其是「氣」字連綿中筋力內斂如枯藤盤樹,乃一氣呵成之作。

B1:《養天法古》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作偽者當知于右任先生草書中的魏碑之意,但勉強求之,終不得法。行氣平直,點畫或如板刷,或故作扭轉,實乃粗俗險怪。所 鈐兩方印章也與同時期真跡書作用印不符。

真跡「氣」字 仿本「氣」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養天法古》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行氣斷續,用筆獃滯,生硬之弊,既無體態,又無骨力。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3:《養天古法》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三:

此副仿本從用筆、結字的習慣性來分析,應與仿本二為同一作偽者所為。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案例八

《風雨江山》草書五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風雨江山》草書五言聯真跡:

此副書作內容出自孔子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他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衍聖公」。于右任先生晚年滯留台灣,時常書寫「風雨一杯酒,江山萬里心。」的聯語來饋贈求字者,此幅書作氣貫神足,墨酣力勁,中鋒入紙,力透紙背,正是他那短衣散發的豪情的外露。

B1:《風雨江山》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既無章法又無行氣,結字縮頭縮尾,前顧後盼,作偽者的不自信一目了然。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品署名落款

B2:《風雨江山》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寫的顫顫抖抖,用筆輕佻、纖弱,與于右任先生中鋒圓厚的書風相異很大,學得了「於書」的形體,但學不來「於書」的神韻。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 二字

真跡「風雨」二字 仿本「風雨」 二字

真跡「江山」二字 仿本「江山 二字

真跡「杯」字 仿本「杯」字

真跡「萬」字 仿本「萬」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B3:《風雨江山》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三:

此幅仿本系拙劣之偽作,作偽者用筆使轉生硬,古人云「力圓則潤」,此仿本筆墨獃滯,仿形造勢,純為「字」匠。

真跡「風雨」二字 仿本「風雨」二字

真跡「江山」二字 仿本「江山」二字 真跡「杯」字 仿本「杯」字

真跡「萬」字 仿本「萬」字 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案例九

《泉石文章》草書五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泉石文章》草書五言聯真跡:

此副書作氣貫神足,流暢自然,體勢開張,筆墨酣暢,手底生花,書家自身那種豁達率真的個性表露無遺。

B1:《泉石文章》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格調惡俗,氣息斷裂獃滯,線條僵死,尤其上聯的「泉」字、「從」字、「好」字末筆過渡誇張,明顯看出作偽者缺乏草書基本功,控筆能力較差,屬於低劣仿品一類。

真跡「泉」字 仿本「泉」字 真跡「從」字 仿本「從」字

真跡「好」字 仿本「好」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B2:《泉石文章》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行筆匆忙,提、按收筆拖沓,字形不夠舒展,沒有于右任先生那種雄豪古樸、凝練老健的書風,署名落款的任字右旁「壬」字綿軟無力。

真跡「所」字 仿本「所」字

真跡「如」字 仿本「如」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案例十

《心積手成》草書五言聯真偽鑒別分析:

A:《心積手成》草書五言聯真跡:

于右任先生傳世作品中五言聯最為常見,形式有碑體楷書、行書、草書,此副《心積手成》草書五言聯筆酣墨飽,意態雍容,拙樸中見巧力,尤其是「氣」使轉自如若枯藤纏樹,使整個作品顯得更加生動,富有情趣。

B1:《心積手成》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亦謂處心積慮,手段高明,臨習「於體草書」非一日之功,章法、結字、尚能使人「打眼」,仔細對比分析「天」字一撇一捺收放無度,署名落款中的「任」字也過牽強,尤其是鈐蓋齊白石30年代為于右任所鈐刻的三方印中的白文「於」、朱文「右任」印章說明作偽者

對書家本人晚年的鈐印規律不甚了解,一下子敗露了馬腳。對書家本人晚年的鈐印規律不甚了解,一下子敗露了馬腳。

真跡「天」字 仿本「天」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心積手成》草書五言聯仿本案例二:

此副書作儘管上款假借于右任先生學生劉延濤的名字來掩耳盜鈴,但整幅書法全為矯揉造作,所署上款中「先生」兩字及落款「于右任」三字與于右任先生的寫法不符,是此幅仿本偽作致命傷。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案例十一

《顧亭林·與薊門當事書》草書條幅真偽鑒別分析:

A:《顧亭林·與薊門當事書》真跡:

此幅書作為于右任先生1961年(83歲)所書,先生這一年腿病加重,身體每況愈下,再加上他的事物繁忙,時間精力自然有限,這種情況下即使他自己想把每一幅字都寫好,能夠達到五合交臻的狀態實屬不易,因此一些平淡之作在所難免,人書俱老通過此作可見一斑。

B:《顧亭林·與薊門當事書》仿本案例:

此幅仿本書寫時亦步亦趨,「之」字線條浮滑紊亂,缺乏真跡迅疾的力度,尤其鈐蓋的印章與書家本人同時期作品用印習慣不符。

真跡「之」字 偽作「之」字 真跡款印 偽作款印

案例十二

《基隆海灘小坐》草書條幅真偽鑒別分析:

A:《基隆海灘小坐》草書條幅真跡:

1957年新春,于右任先生與澄基、想想攜諸孫在基隆海灘海濱浴場小坐有感而作兩首詩文,此作內容便是其中一首,他此後也常書寫此詩文饋贈友人。此幅書作氣韻流暢、幾乎筆筆中鋒,精氣內蓄,墨酣力足,看似筆畫簡單卻能首尾呼應、渾然一體,血脈流於點畫之間,神氣凝乎中宮之內,整體交融和諧,給人以飽滿渾厚的感覺。

B:《基隆海灘小坐》草書條幅仿本案例:

此幅仿本行氣斷裂,筆畫過於緊收做作,起首「錦繡」兩字明顯力弱,給人以照貓畫虎之感,這也是此仿本一眼跑神露氣的地方,署名落款中的任字右邊「壬」,三筆一筆一畫臨寫,全無書家本人那種率真自然,一氣呵成的動感力度。

真跡「錦繡」二字 仿本「錦繡」二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案例十三

《張橫渠四為句》草書條幅真偽鑒別分析:

A:《張橫渠四為句》草書條幅真跡:

于右任先生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自己終生的追求,斯人已逝,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還一直在激勵著當代有志之士。

此幅書作中鋒用筆,墨酣力足,力透紙背,點畫使轉靈活圓潤,為于右任先生最喜寫的內容之一。

B1:《張橫渠四為句》草書條幅仿本案例一:

此幅仿本行平氣直、用筆使轉做作,與于右任先生用筆酣達淋漓全然不同,署名落款軟弱輕飄,所鈐吳昌碩為于右任先生刻制的兩方印章也與此時期書家本人鈐印習慣不符。

真跡「命」字 仿本「命」字 真跡「繼」字 仿本「繼」字

真跡「世」字 仿本「世」字 真跡款印 仿本款印

B2:《張橫渠四為句》草書條幅仿本案例二:

此幅書作矯揉造作,用筆輕薄軟弱,缺乏于右任先生那種信手揮運的圓勁之美,需特別提醒的是此作偽者的仿本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至晚年10年間的時間裡,其人仿本偽作濫竽充數不少,望喜好「於書」收藏者明察。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案例十四

「為萬世開太平」草書條幅真偽鑒別分析:

A:「為萬世開太平」草書條幅真跡:

此幅「為萬世開太平」書作是于右任先生1963年(85歲)應黃在中、黃武佩琴夫婦之請書寫由其兩位轉贈柯爾迺夫婦的。此幅書作首字較重並逐漸進入佳境,「萬」字、「開」字寫得開張有力,書家雖然年事已高,但署名落款依舊標準有力。

B1:「為萬世開太平」草書條幅仿本案例一:

此幅仿本結字粗俗險怪,既無體態,又無骨力,仿形造勢實在不堪入目。

真跡「先生」二字 仿本「先生」二字

真跡「萬」字 仿本「萬」字

真跡「開」字 仿本「開」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B2:「為萬世開太平」草書條幅仿本案例二:

此幅仿本偽作者筆控筆較差,「為」字一筆書就,牽絲連帶顯得過於流滑,字體收放無度,「平」字橫豎之勢過於放縱,全無「於體草書」那種中鋒渾厚線質,使得字裡行間鼓盪著的蒼勁鬱勃之氣。

真跡「為」字 仿本「為」字

真跡「平」字 仿本「平」字 真跡署名落款 仿本署名落款

本章節選用于右任先生1959年至1964年的部分書法作品實例進行了鑒別分析,于右任先生晚年視力減退,亦受牙疾困擾,健康狀況不復從前,儘管如此,他的書法作品依然是遒勁流暢,筆筆皆活,中鋒用筆沉穩拙樸、舒緩而穩健,結字圓潤含蓄,點畫跌宕有致,於流暢中求波磔變化。此時期署名落款中「任」字的寫法雖有變化,但有一定的習慣性、規律性,是有跡可循的,文中亦有十餘例署有紀年的作品展示。鈐印為吳昌碩先生刻治的朱文「右任」印章,由於使用時間久遠,印章有所磨損,印文略顯模糊,坊間亦有弟子偶爾代筆之傳聞,筆者認為書家本人所書之作才是真跡,代筆、假手皆為偽作,望識者明察。(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1. 鍾明善.《鍾明善藝術世界—于右任書法藝術管窺》.2007年10月第一版.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2. 楊新.《中國近現代書畫真偽鑒別·書法卷》.2015年1月1日第一版.河南:大象出版社,2015

3. 林進忠.《于右任書法作品的相關考察》

德風堂畫廊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鑒定字畫。

德風堂堂主——魯先生

地址:西安市南門裡與朱雀門之間的五嶽廟門78號(大車家巷南口海友酒店西10米路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安德風堂 的精彩文章:

于右任標準草書:為過去作總結,為將來開新路
于右任:近現代首席草書大家
于右任:照灼書壇,譽滿四海
于右任:曠世書傑,風範長存
書法家鍾明善的書藝人生

TAG:西安德風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于右任書法賞析
于右任書法作品賞析
于右任書法選粹
啟功談于右任書法
淺談于右任的書法該如何賞析,為何徐渭說「高書不如俗眼」?
于右任楷書立軸賞析
于右任書法的新解讀
書法大家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書法對聯二十幅
于右任行草《劉允丞墓誌》書法欣賞
于右任行草《劉允丞墓誌》書法欣賞
當代「草聖」楷書你見過嗎?于右任書《張清和墓誌》賞析
于右任的書法藝術成就
曠代草聖于右任詩詞書法
于右任談練習書法的方法和技巧
當真罕見!于右任楷書!
詩書合璧 翰墨生輝丨于右任書法作品鑒賞
于右任作品賞析
于右任:書法竅門就「四多」
于右任最動情的一組書法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