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凈廬蘇州共修答疑(八)

凈廬蘇州共修答疑(八)

主辦:騰訊北京禪學會

主講:張順平老師 時間:2016年2月20日

01

問:就像工作的時候,一開始心裡不想做這些事情,但是你專註進去了以後,反而就不覺得累了,沒有投入進去的時候是很累的。

答:因為你要了解,最消耗你身體能量和心靈能量的東西,就是妄念!妄念是消耗你能量最厲害的東西,大家要清楚這個,尤其妄念特別多的人,他的想陰很重,臉上一定是發黑的,一定是很暗淡的,睡眠狀況也一定是很差的,所以專註就是動中修行最好的訓練,你動中修行專註,然後你靜中來觀心的話,那種力量會很強,所以專註是很重要的。

禪的方法很樸素、很簡單,你能長期訓練就很有效,比如練武功,有的人就練一招「馬步沖拳」,幾十年就練這一招,任何武林高手來,就這一招「馬步沖拳」,立馬把對方放倒。方法雖然簡單,要堅持做。有人說觀心枯燥,其實觀心很有滋味,非常有滋味,會有很好的受用,只要你堅持觀,你觀個幾年,一定會有滋味。

如果說觀不起來,那就用其他的方法做輔助,最好以念誦的方法做輔助,其實念《金剛經》、《心經》,念的時候本身就是觀心,你念得很清楚就是觀照得很清楚,包括念佛、持咒,兩個字:「單提」。我們一般人念佛,至少有三個念頭,一個是「我」,「我」在念,有這個意識;第二個「念」,是動作,你在念佛嘛,甚至還要掐珠子,有「念」的這個意識;第三個就是「阿彌陀佛」,有一個佛,最少有這三個念頭。如果真正要與佛相應,所謂單提的話,就是三歸一,把這三個變成一個,單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鋪天蓋地,這個就是念佛的要領,這個絕對是你證得念佛三昧的一個方便。同樣,把這個方法轉移到《金剛經》上來,那就是隨經入觀,這個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剛才說的,念得很專註,只是念經文而已,沒有「我」,也沒有「念」,三位合一,這就是專註,而且是專註的極致,這是一個要領;另一種解釋就是,你每念一個字、一句話,一個字一個字、一句話一句話前後際斷,沒有聯想,不要念了這一句,還停留在前一句,這個接近於用第一念,或者說是用本心去念,這樣去念比較容易入心,就是般若的光明直透你的心地,會比較容易相應,比較容易入定,而且這樣念光明比較容易出來。講話也是一樣,講這一句話,前一句話沒有,下一句話也沒有,這就是禪宗講的前後際斷,《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就接近於般若所說的「無住」。

02

問:做事情、跟別人交流也要這樣嗎?

答:一樣啊,當然做事情有時候需要回頭再想下,這個是正思維,對於修行功夫很深的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思維或者不思維都是前後際斷的,回憶或者不回憶都是無念的。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講,先訓練專註,然後把這種受用一點點往生活中轉移、延伸,然後再匯通,最後再會歸,會歸到你的心地,反覆這樣,你就會提升、增上。到後來,所有全新的境界都是你自己去開展的,禪的路怎麼走,到這個時候你會很明白。你方向不要搞錯,只管往前走,肯定是風光越來越好,受用越來越深,與般若的相應越來越深,你會越來越解脫自在,所以說這個無滋味處有無限滋味。

我們看小朋友,喜歡吃所有有滋味的東西,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小時候喜歡的滋味越濃越好,然後慢慢轉淡,現在滋味越淡越好,享受淡的無窮滋味,這就是人生的兩個階段啊,前面階段是享受濃的滋味,這是一個過程,後面階段一定要懂得享受淡的滋味,修道人一定要享受淡的滋味,所以《菜根譚》講「真味只是淡」。現在社會的導向有問題,社會導向把所有人都往那個濃滋味的地方導,這是有問題的,古代的社會不是這樣子的,有濃有淡,是綜合的,現在所有都濃就麻煩了,所以現在要特彆強調這個淡,因為每個人的存在決定了這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而禪的存在就是為這個社會帶來光明的。

(良民根據錄音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心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凈廬蘇州共修答疑(六)
張順平先生禪學講座答疑(七)
切莫等閑看

TAG:正心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