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研究:如何通過觀感區分新老瓷器的胎體
瓷器的鑒定方法目前社會上主要有兩種:一是運用科學儀器,二是依靠傳統經驗。傳統鑒定方法以實踐經驗為基礎,強調「五大要素」,即瓷器的胎(包括製作工藝)、釉、造型、紋飾、款識。這五個方面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器物上都具有不同的年代特徵以及不同的時代背景,對於從事瓷器收藏的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這是學習鑒定瓷器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每件瓷器斷定年代時,都要通過眼睛的觀察、用手撫摸的感覺,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紋飾、款識等方面的特點,才能做出判斷,這便是傳統的目測手試法。這種方法是幾代古瓷器研究者經過長期的不斷實踐總結出來的,有堅實的實踐基礎,也應是科學的總結,是現在國際上鑒定古陶瓷通用的方法。
上篇文章我們說了主要從手感、聲音、接底現象等方面來區分新老胎體,這篇主要來講一下觀感。觀感主要是通過觀察瓷器露胎部位的各種痕迹來區分新老。主要有以下幾種:
跳刀痕、螺旋紋
跳刀痕是以刀或其它工具在修制瓷器底足時形成的放射性條狀痕迹。瓷器拉好坯後在挖足、修足時如刀不銳利,或輪車的旋轉之力不均勻,易導致坯體上產生放射狀條紋,即是跳刀痕。跳刀痕在元、明、清民窯瓷器中多見,在官窯器中極為少見。目前有一些明清瓷器仿品,也故意在底足上仿做出跳刀痕,所以不能一看底足上有跳刀痕,就認為是老瓷器真品,對跳刀痕也需要認真辨偽。
明洪武釉里紅牡丹菊花紋盤殘片
明洪武釉里紅牡丹菊花紋盤底跳刀痕
明萬曆青花瓷片跳刀痕
老瓷器上的跳刀痕是從底足邊向中心呈現放射狀的細條紋,這种放射狀的條紋寬窄、長短不等,呈不規則狀,有的非常明顯,也有不太明顯、隱約可見的痕迹,有寬一些的,也有細密的,且大多數有跳刀痕的底部都是失釉的。老瓷器上的跳刀痕古樸自然,沒有人為故意造作現象。新仿瓷器上的跳刀痕因為是刻意而為,故放射狀的條紋較整齊,規規矩矩不夠自然,放射狀條紋或旋轉紋凸起,有的如搓板狀,與歷史上的工藝自然形成的跳刀痕有較大差別。收藏愛好者只要熟悉了老瓷器的跳刀痕特徵,就很容易辨別真偽。
仿元青花人物玉壺春瓶底跳刀痕
螺旋紋與跳刀痕一樣,是瓷工在修胎底時留下的,多出現於元、明時期露胎器底,俗稱為「臍狀」、「乳突」等名。在拉坯時,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了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迹,紋路一般順時針旋,也有少數逆時針旋,實為瓷工左、右手不同的操作習慣所至。老瓷器螺旋紋自然流暢,而新仿器螺旋紋生硬,鼓瑟膠柱之感十足。
元青花小杯、元卵白釉瓷片、元鈞瓷片三件器底臍狀足
仿元青花大盤底螺旋紋
泥鰍背
泥鰍背是指明、清官窯瓷器足背皆削得圓潤,俗稱泥鰍背。老瓷器底足刮釉自然,相對光潤,有質感。新仿器底足邊或器物的沙底表現則過於溜圓,能觀察出人為磨製出的痕迹。凡器物足邊或砂底過於光潤者都值得懷疑。
清雍正官窯黃地綠龍紋碗
清雍正官窯粉彩團蝶碗
仿明青花大盤底
明成化鬥彩高士杯
在中國古代瓷器特別是民窯瓷器的露胎處,往往有深淺不同的紅色燒成物出現,深者呈桔紅,淺者呈淡紅,由於其酷似火山岩石中的紅色,被稱作「火石紅」。這是古瓷在燒制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尤其在景德鎮生產的明清民窯或宋元龍泉窯、青白瓷等器物上往往會見到。但並不是所有器物都存在此現象,有的藏家誤認為有火石紅者就是真品,其實是誤解。陝西古瓷專家馬廣彥結合實物的表現,將火石紅分為胎紅、窯紅、刷紅、假紅等類型,還是很有見地的。
「胎紅」主要表現在器物足邊胎釉結合的地方會出現一條較淺的桔紅色圈線,這是器物胎體內所含鐵元素在燒成過程中,以鐵離子狀態向器物露胎處富集,在器物冷卻過程中未及逃逸而被二次氧化,並附著於露胎表面,多出現於盤、碗或瓶類的足邊(不是每件器物都有)。而現在仿製明清官窯的小杯或碗的足邊,往往呈一圈棕黃色的圈線,還泛有光澤。
※測測你適合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經典川菜——回鍋肉!肥而不膩,一上桌就被瘋搶!
※死神來了:都是急著去投胎,去見閻王的主,你開的是汽車不是飛機
※佛陀賜予眾生十二字真言,願你接收,快樂圓滿
※煤炭價格為什麼還會上漲+9月後渤海灣再無柴油車轉運煤
TAG:掌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