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下多家校園貸平台暗渡陳倉 有平台利潤超100%
7月9日,21歲的大學生李雲龍(化名)在申請拉卡拉易分期貸款被拒後,找到一名自稱可以為他「包裝」資料「包下款」的借貸中介。同樣的信息,經過這位中介的操辦,半小時後便獲得了拉卡拉易分期5萬元的貸款額度。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中介通過為學生偽造職業資料、尋找審核漏洞從互聯網金融平台騙貸、甚至「引誘」學生借周息高達30%網路小貸。
2016年校園貸迎來「監管時代」;2017年6月底,銀監會、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文暫停網貸機構新開校園貸業務,校園貸走入「最嚴」監管之下。
虛假信息能混過互金平台的風控審核,一定程度上源於高利潤吸引下,其內部風控出現問題。一些平台希望趕在政策落地之前,掙這最後一筆錢。在風險控制和市場之間傾向了後者。
在專業人士看來,這種借虛假信息獲得貸款的行為增加了互金平台的壞賬風險,高息的校園貸則破壞校園金融秩序,且與政策相違背。在目前監管趨緊的形勢下,這類現象必然不可持續。
中介偽造資料放出貸款
「專業網貸服務,專治黑戶、爛戶以及大學生網貸服務,無視被拒次數」 ;「全日制負債3萬下非專三本四,非偏遠地區,還款大於負債,開始來領錢了」……
這是7月10日一個名為「全國大學生分期借貸」QQ群里的聊天記錄。像這樣的聊天信息,一天要發成百上千次。
這個接近450名成員的群里,所有的記錄均是放貸信息。群內成員大部分是網貸中介,發布這些信息是他們的工作,目的是尋找借貸大學生。
「穩過」、「秒下」、「無視一切」、「黑戶爛戶都能擼出來」這種看似誇張、打雞血式的詞語已經成了群聊天的常態。
中介小趙說,這樣的詞就像興奮劑一樣,最能捕獲那些急需借錢的大學生,「欠著10多個平台的錢還不上,著急了就想通過野路子貸款。尤其現在正常途徑更不好借了,他們只能靠中介。」
一個QQ名為「拉卡拉金融」的「中介」稱,自己不僅是中介,還是拉卡拉內部員工,可一手操作貸款。他表示可以幫助學生在拉卡拉易分期平台貸款,並打包票稱「包下款」,即保證下款。
據了解,「拉卡拉易分期」是拉卡拉金融旗下信貸產品。主要針對拉卡拉金融旗下優質用戶,除個人信息外,還會參考用戶的考拉信用分。
作為一名沒有接觸過拉卡拉金融產品、無考拉徵信的在校大學生,能否申請到「易分期」的貸款?7月7日在校大學生李雲龍在拉卡拉旗下「易分期」申請了一筆貸款。兩天後簡訊提示,因綜合評分不足審核未通過。
上述名為「拉卡拉金融」的中介為他支招,以學生身份申請,不能從「易分期」獲得貸款,需要「包裝」。
所謂包裝,就是偽造職業資料,包括就職單位、單位地址、單位電話等信息。不僅如此,他還可以干預借款人資料審核,使其不走系統審核而由人工審核,「這邊人工審核自己人做」。能夠如此做的原因是,他就是一名「審核員」。
真能如此嗎?該「拉卡拉金融員工」拿李雲龍的個人資料進行演示。這些資料在數天前申請「易分期」未獲通過,而交到他手中不足半小時,李雲龍被包裝成一名有穩定工作的上班族,並在「易分期」批下5萬元的借款額度。
當然,他不會白做。他稱「易分期」借款的年化利息約為10%,具體因個人綜合評分而定。如果他幫助下款,要收取下款額的8%作為點位費,即提現1萬元要收取800元點位費。點位費通過轉賬方式直接交給這名「拉卡拉金融員工」,不走公司通道。
上述中介要求,借款人最少要提現1萬元,且由他後台操作提現,而非用戶自己提現。原因不言而喻,他收取的點位費與提現額掛鉤,提現越多點位費才越高。
平台否認簽約貸款中介
在「大學生分期借貸」群里,數量最多的是中介。他們宣稱自己有眾多借貸渠道,包括馬上貸、安逸花、任我花、愛又米、貝才、貸貸紅、小二金融等等。
其中,除馬上貸、安逸花為銀監會持牌機構馬上消費金融旗下產品外,其他產品所在公司均未在銀監會查到持牌信息。
以馬上消費金融旗下「馬上貸」為例,其針對年滿18-60歲的人群提供貸款,月利息為1.45%。
7月初,新京報記者以學生身份聯繫一名「馬上貸」平台的中介。他稱自己是「專業網貸」,同時也是「馬上貸」的推廣人員。
他表示,可以給學生包裝職業資料,通過專有渠道申請,以「內部通道」等名義幫助學生下款,比申請者自行在App申請通過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點位費,即8000元貸款最少收取1200元點位費,該費用甚至遠超借款本身的利息。
在多部門叫停校園貸的背景下,上述多家網貸平台中,對於貸款者申請條件的描述多為年滿18歲,也有平台直接打出「未畢業人員申請通道」、「學子貸」等校園學生貸款入口。
這些中介都有過借貸經歷,而且很多還是在校大學生。從其QQ展示的年齡看,絕大多數為19-24歲之間。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另一名中介透露,絕大部分借貸中介其實是根據自己的網貸經驗來給學生借貸。他們熟知哪些平台有什麼樣的審核條件,如何填寫能提高通過率,哪些平台適合學生借貸,已經成了看家技能。技能變現的方式,就是拉攏學生在各個網貸平台借貸,賺取高額點位費。
這些自稱是平台內部員工,可為學生「包裝」資料、走「內部渠道」放款的中介,是否與平台存在聯繫?
針對此情況,新京報記者聯繫拉卡拉工作人員,對方稱「拉卡拉易分期」沒有借貸中介,其放貸是按照還款人信用、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評分審核。「易分期」放貸目前全部為系統審核,沒有純人工審核,自稱是公司員工的中介並非公司行為,是個別中介的違法行為。
李雲龍自行填寫貸款信息,兩天後才得到被拒絕的審核結果,為何通過中介操作,半小時即通過了審核?上述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同一時間申請的數量所致,平台最快可10分鐘放貸。
馬上貸也否認了中介是內部員工的說法。馬上消費金融客服人員介紹,儘管旗下「馬上貸」及「安逸花」為年滿18-60歲的人群提供貸款,學生能否下款以系統審核為準,但馬上消費金融沒有簽約的地推或中介,「馬上貸」的貸款渠道只有一個App。
此外,愛又米、貸貸紅等互金平台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並無任何簽約中介,所謂的中介是其個人欺騙行為,學生可自己在平台填寫個人資料、學信網信息等進行貸款。
業內人士:信審員考核依賴「放款率」
大學生李雲龍被中介包裝成白領後,半小時即通過平台系統審核,顯然,放款平台「拉卡拉易分期」的風控出現了漏洞。
該公司工作人員稱,平台除了系統按照還款人信用、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審核外,沒有人工審核,雖然有審核員一職,但其職責是人工隨機抽取貸款人信息電話回訪核實真實性。對於隨機抽查的比例,對方並未透露。
上海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I高級總監謝旻旗稱,以目前互金平台的風控水平,可以識別借款人的簡單虛假信息,「一般情況是,首先看借款人年齡,判斷是否可能為學生;然後查詢其學籍信息,就能確認其是否為學生了。」而互金平台審核不出虛假資料,很可能是其內部風控的問題。
謝旻旗透露,一方面風控需要省成本,有些互金平台放貸群體是年輕人,但是含有少部分學生群體。查詢一個人的學籍信息需到專門的網站調取,且要花錢,平台可能為了省去這部分費用而忽略查詢學籍信息;另一方面,有些互金平台對風控信審人員的考核依賴放款率,「正常情況的考核需要綜合考慮放款率和風險率,但是如果只考慮放款率,就會出現信審人員為提高業績而放鬆審批條件的情況。」
「信息審核和市場業務就像一個天平的兩端。信審嚴了,市場業務必然減少;而要擴大市場業務,信審就可能放鬆。所以互金平台就是找到維護兩端平衡的點。」謝旻旗表示,最壞的一種情況,也不排除有的互金平台在校園貸信審環節故意放水的情況。
從行業看,校園貸市場的頭部企業已經在向白領市場轉型。華興資本早期FA團隊華興Alpha項目總監張潤田稱,部分網貸平台還在「留戀」校園市場,一是因為他們平台自身還不具備轉型的能力,國內消費金融儼然已是巨頭的戰場,一旦進入這一領域就面臨著白熱化的競爭,小的網貸平台從獲客、風控與資金端都不具備與大玩家同台競技的能力;第二,政策落地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有些公司就趁著這個時間掙這最後一筆錢。
長遠看,這種違背監管政策的行為,終將會被清理。「高息校園貸會對校園金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借貸模式不具備傳染性,目前看不會影響到整個行業。」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
有小貸平台利潤超100%
校園貸的產生,正是由於學生一直存在消費需求。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達到了4524億元,同比增長4.7%;2017年這一規模達到4743億元;到2019年,這一數字預計突破5000億元。
網貸平台涉足校園消費一般分兩種方式:與電商服務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費或直接提供現金貸款。
華興資本早期FA團隊華興Alpha項目總監張潤田告訴新京報記者,校園貸平台的盈利也主要來自電商平台的銷售分成和借貸利差。「實際上從涉足校園消費的主流網貸平台看,其盈利並不高,甚至有的前幾年還處在虧損狀態。畢竟普通學生正常的借款需求和償付能力是有上限的,但是有些小貸公司憑著高利息和少投入,可能短期實現了比較高的利潤。」
網貸平台與網路小貸平台的區別是,網貸平台屬中介性質,資金來源靠募集;而網路小貸平台則屬借貸公司,靠自有資金放貸。
一位曾從事校園市場的網路小貸平台工作人員稱,2015年有些做校園市場的網路小貸平台利潤甚至超過100%,這也引來更多的參與者。
一時間,高利貸、裸條借貸、暴力催收、個人信息被盜用等問題頻頻出現。彼時,年化利息50%以上的借貸也隨處可見,而到期不能償還的滯納金更是嚇人,日息甚至超過1%。這種現象使得後來許多企業也成立網路小貸平台,意欲從中分一杯羹。
校園貸進入「最嚴監管」
2016年,校園貸走入「監管時代」,形成對校園貸的整治之風。今年6月28日,銀監會、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扎住了網貸的校園貸業務口子;「堵偏門」的同時「開正門」,引導銀行進入校園金融市場。這幾乎是自校園貸出現以來最嚴的監管了。
一紙禁令效果如何?按照網貸之家的數據,除停業和問題平台,尚有1800多家網貸平台。而根據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6月23日,全國共有62家互聯網金融平台開展校園貸業務,已有59家校園貸平台選擇退出校園貸市場。其中37家平台選擇關閉業務,佔總數的63%;有22家平台選擇放棄校園貸業務轉戰其他業務,佔比為37%。
表面上看這一數字是令人興奮的,實際上直至今日,還有為數眾多的借貸平台仍暗渡陳倉,盤踞在校園貸市場。
其實在監管層發出禁令後還向學生放貸的平台,遠不止這些。冰山之下,猶有暗流。
新京報記者發現,相比這些從網站搜索便可以查到的網貸平台,另外一些借貸平台只是一個微信公眾平台,沒有App,有的甚至連公司網站也沒有,便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學生借貸市場。這些微信公眾平台包括優優仟袋、生生米、今速花等,僅記者所見便超過30個。
這種借貸平台多數是一些從小貸公司演變而成的網路小貸平台,其特點是:以自有資金放貸,貸款審核條件寬鬆,有些甚至宣稱「無視黑白、不查徵信,是個人就能通過」。貸款利率極高。
新京報記者發現,這些藉助微信平台進行借貸的校園貸,並不像正規註冊的網貸公司,如果不是通過精準搜索很難注意到他們的存在,因而他們也難以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在暗涌里繼續生存。
※警察執法遭男子拳打腳踢 還被問「敢告訴我住址嗎」
※考入名校雙胞胎:收到各界捐款 不希望被過多關注
※馬克龍魅力太大 法國躍居全球軟實力排行榜冠軍
※兩市民請操盤手代投資 對方虧掉近150萬後失聯
TAG:網易新聞 |
※強監管下 2000多家網貸平台徘徊「鬼門關」
※多多理財實控人李振軍跑路;上半年P2P平台消亡721家;「區塊鏈」相關傳銷平台超3000家
※29家消費金融類平台凈賺155億 這10家最暴利
※23家P2P「績差生」:虧損最多上億,60%平台管理費超1000萬
※29家消費金融類平台凈賺155億,這10家最暴利
※小米最新估值或超800億美元;7平台20多部網路大電影再遭下線
※143家網貸平台通過三級等保,僅佔在運營平台7.4%
※10天超30家P2P平台爆雷!老板不惜用10年徒刑换10个亿
※超40家P2P平台炸雷!
※118家平台信披,10家平台「雙零」造假!
※4月網貸平台總數減少6家,停業及問題平台43家
※違規「輸血」地方平台 年內5家金租公司被罰300多萬元
※政府融資平台40多億債務違約,20多家國有租賃機構踩雷
※網貸平台愛投資現3000萬逾期
※6月以來近90家P2P爆雷!1800家網貸平台有多少能活下來?
※18億平台清盤!中房系理財平台頻頻爆雷,5月份P2P問題平台暴增113家
※265億投之家爆雷!永利寶跑路?中金:90%的平台活不到3年
※2017年網路直播用戶達到4.22億 30家平台被查處
※100家P2P平台2017年盈利盤點:13家凈賺過億
※42天108家P2P平台爆雷,有人損失379萬,有人丟了養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