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讀的和珅:真實的他可能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北京青年報青睞第四十三期的活動,選在了古香古色的恭王府。7月9日的傍晚,我們集聚在這裡,伴隨著夏夜的蟬鳴與戲樓的涼爽,聽鄭鐵生先生講述恭王府、和珅以及《紅樓夢》的故事。恭王府作為和珅的住宅被大眾所熟知,在電視劇中,和珅肥頭大耳、阿諛奉承,但歷史上的和珅究竟是什麼形象?他是如何由一個窮苦學生變成乾隆眼中紅人的呢?而恭王府這個地方,和《紅樓夢》又有什麼關係?
和珅
英廉改變了和珅的思維方式是和珅能爬上上層的一個關鍵環節
其實,和珅並不姓和,這是滿語音譯,他姓鈕鈷祿,意思是狼,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滿族八旗的大姓和王族,所以和珅出身並不差,但是他十歲左右父母就去世了,所以他的青少年時代生活背景不好。和珅很清楚,要想出人頭地,必須靠科舉,有了功名,才能夠爬上去,所以他跟弟弟都非常刻苦讀書。
在和珅的人生中,可以佔據重要地位的大概就是他的學校——咸安宮,因為這是一個皇家的貴族學校。
和珅和他弟弟都非常聰明,讀書很用功,因此很快在這個學校里就小有成就。這個時候在和珅的人生道路上,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轉折,有貴人相助。初期有兩個貴人,一個是著名詩人袁枚,另一個是尚書英廉。袁枚到咸安宮訪問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說現在這個學校的貴族子弟都吃喝玩樂,不認真讀書,但是有兩個孩子,和珅和他弟弟,學習出類拔萃。袁枚見了和珅,發現這個孩子一表人才、談吐不凡,非常喜歡,就順便寫了一首詩。
那個時代,國內著名學者給一個普通學生寫一首詩,這必然引起很大的轟動,所以尚書英廉也想見見和珅,想試試和珅到底有多大才氣。他把和珅叫到府上,讓和珅給他寫一個匾額。通過和珅寫的匾額,英廉看出和珅無論毛筆字還是文思都十分不凡。英廉也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暗暗把他作為孫女婿的人選。這可以說是和珅能爬上上層的一個關鍵環節。
英廉還改變了和珅的思維方式。和珅18歲時考科舉落選,非常灰心喪氣,因為他認為只有「走科舉」才能出人頭地。可是英廉說了:讀書人,讀到五六十歲考一個舉人,這一輩子很難說有大的發展。之後英廉就把和珅介紹到皇宮做了乾隆的三等侍衛。
也正是由於距離皇上近了,才有了和珅後面出人頭地的機會。有一次,乾隆聽說犯人逃跑了,不自覺地吟誦了一段《論語》中的話: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下面的侍衛都不知道乾隆說的話,但是和珅《論語》倒背如流,於是他接茬了:爺謂典守者不能辭其責也?這讓乾隆大為吃驚,於是召他問在什麼地方讀書?他說在咸安宮讀書。這更是引起了乾隆的興趣,通過對話,乾隆對和珅的欣賞程度很高,於是破格把他提為一等侍衛。
和珅深得乾隆賞識的三點品質
包裝自己顯露才華一絲不苟地辦事
和珅坐上一等侍衛位子的同時,也通過幾件大事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使乾隆對他的恩寵日漸「豐盛。」
第一點,就是善於包裝自己。
和珅30歲出頭時就做了軍機處行走,引起朝廷內外的轟動和人們的羨慕。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科舉出身、地位低,因此在初期他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凡是找他辦事的,他都公事公辦,從來都不受賄,因此在官場初期和珅的口碑很好。傳到乾隆耳朵里,乾隆認為他選擇的這個苗子很對。所以和珅對自己的包裝對他仕途的飛騰是很重要的。
和珅還擅長揣摩皇上的心思,他的一舉一動都深得乾隆歡心,這是站穩腳跟,能往上走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說和珅辦事老到。他第一次處理貪官,是封疆大吏李侍堯,曾任兩廣、湖廣、雲貴三任總督。李侍堯經常給乾隆進貢奇珍異寶,深得乾隆賞識。這樣一個人,乾隆讓和珅去處理他的貪污問題。
和珅去了以後,先安撫了雲貴總督下面的雲南巡撫和貴州巡撫,告訴他們這件事和你們沒有太大關係,你們只要揭發就行了。之後他就到處遊山玩水,使得李侍堯產生了一個錯覺,這個大人只是走走過程而已。但是和珅暗中搜集證據,並迅速逮捕了李侍堯的總管。嚴刑拷打之下,總管招供,之後和珅下令捉拿李侍堯,查沒贓款。
在查沒的過程中,和珅發現李侍堯的大部分贓款是給乾隆辦進貢送到宮裡去了,於是他猜測,乾隆雖然恨貪官,但是對這個人,卻並不希望他死。所以在滿朝文武都要殺李侍堯的時候,只有他上奏摺求緩辦。
第二年春天,李侍堯重被乾隆起用,直接派到甘肅當了總督。李侍堯認為自己能最終免罪,和和珅的幫忙有很大關係,所以在進貢時,給和珅的比給皇上的還要多。
乾隆像
第二點,關鍵時刻顯露自己的才華。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在承德避暑山莊收到了西藏發來的文書,是六世達賴喇嘛寫來的。但乾隆到承德時沒有帶翻譯官,這個文書沒人能讀得懂。這時乾隆首先想到了和珅,因為和珅讀書時就學過藏、蒙、漢多種語言。乾隆讓和珅迅速從北京趕往承德,和珅接到命令後,三天時間日夜兼程趕到承德,立刻翻譯。
乾隆非常高興,就決定在承德給六世達賴蓋一個喇嘛廟,把這個工作直接交給了和珅。和珅在承德親自設計和監工,乾隆曾去看過,看完非常滿意,還親筆寫了碑記。所以在滿朝文武沒有人「讀得懂」乾隆的時候,只有和珅能把事情做得圓滿,這是關鍵時刻顯露才華。
第三點就是一絲不苟辦事。
《四庫全書》是乾隆盛世修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乾隆三十八年,朝廷設立了《四庫全書》書館,開始這項空前浩大的文化工作。當時總編纂官是大名鼎鼎的學者紀曉嵐,從全國抽調了3600多位著名的學者投入編纂,抽調了3800多人進行抄寫。
當時一部重要著作——明朝的《永樂大典》在皇宮裡面找不到了。紀曉嵐帶著人到處尋找,就是找不見。於是乾隆又把和珅派了去,命為總裁。和珅當總裁,當然很多人看不起他,但是和珅非常聰明,他想,在歷史書上,從來沒記載過《永樂大典》被盜竊或者焚燒,這個東西經過改朝換代,不知道藏在哪個角落,只要地毯式搜羅,一定能找著,於是向乾隆建議,讓乾隆再下一道聖旨,尋找《永樂大典》。當時乾隆下了旨意以後,編纂《四庫全書》的很多人都不滿意,本來找這麼多年找不見,還找什麼?但是和珅親自帶人找,宮殿的犄角旮旯、空樓房、空屋子都不遺落,終於在「敬一亭」里找到了用黃絲綢包著的《永樂大典》。這使得編撰《四庫全書》的學者不得不佩服和珅。
上面所說這三點,就是和珅之所以能夠得到乾隆賞識的原因。像乾隆這麼精明的帝王,在他的身邊伺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過去人們總說和珅溜須拍馬,但是要知道,乾隆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一個只會溜須拍馬的人怎麼可能長久地在乾隆身邊,甚至得到乾隆經久不衰的寵愛呢?
◆互動環節◆
提問一:老師我想問一下,像和珅這種知識豐富、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沒有想過乾隆死了之後,自己肯定要被清算,有沒有在乾隆死前為自己做過打算或者補救措施之類的?
鄭鐵生:這個問題非常好,但是也很大。要知道在康熙晚年,就因為選儲君,皇子之間進行了殘酷的鬥爭,所以雍正上台以後為了維護政權,對他的兄弟進行了封殺和處死。雖然雍正在位時間很短,但是給乾隆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提供了一個康乾盛世的基礎。
但是到了後期,官員們對不送禮或自己看不上的人,開始使用殘酷手段,比如殺頭或者流放來處置,這個時候和珅已經控制不住局面了,因為他手下的黨羽全都跟著他這麼干,而且這些人只有靠著當貪官,才能維護統治。因此到了這個時候,這條政治的大船怎麼運轉,並不是個人的能力所能決定的。實際上在乾隆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財政空虛,到處都是貪官污吏。一個歷史學家講過,乾隆朝後期,人們從進貢到貪污腐化都不收手,你不維護就保不住自己,想維護的話,就依靠貪官,實際上這是一個政體結構演變到了這種程度。
但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性格是命運的決定,和珅作為皇家的親家,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他輕視小皇帝,所以他做夢都沒想到小皇上會殺了他。即使嘉慶皇帝讓他24小時不離地守靈,把內外封鎖了,只留下他和福長安,他們倆雖然感到有點蹊蹺,但也沒想到會殺了他。
提問二:我在野史中了解到,和珅給乾隆送禮都是送一份自己留一份,還有和珅的長相比較清秀,酷似乾隆的香妃,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另外,除了您剛才說的編撰《四庫全書》之外,和珅還有其他偉大的貢獻嗎?
鄭鐵生:你說的這個問題,就是乾隆皇帝雖然雄才大略,但是他到晚年,是有自我吹噓、自我標榜的心態的。而且越是身居高位,他的心裡越孤獨,孤獨到連他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敢相信,就是因為時刻怕他們來奪取他的權力。因此他這種孤獨的心理急需得到一種補償,而和珅的聰明、伶俐以及對乾隆一絲不苟的忠心,使得乾隆對他很放任。
至於送禮,你說的是野史記載和珅給乾隆送一份、他留一份。但當時是這樣,給乾隆送的東西也都經過和珅來挑選,因為乾隆有一個規矩,地方送的東西,過多的只留一部分,剩下的退回。但退回時留哪些?退回哪些?這個權力就給了和珅,和珅也許留下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退回去是最好的,順便就變成自己的。
但就你的問題,我想舉一個例子。《紅樓夢》中賈母年輕時的才幹比王熙鳳要強幾倍,到了整個家族都沒落、被抄家的時候,賈母先鎮定下來,把自己的貼己錢,從當姑娘時攢下來的,分給了眾人,頓時把家穩定下來。這說明老夫人當年的風格不減,所以賈母老了以後從王熙鳳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而乾隆是從和珅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才非常喜歡甚至溺愛和珅。
所以我覺得不只是乾隆,這就是人性的一個弱點,他孤獨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希望身邊人來奉迎他。到和珅晚年的時候,乾隆寫字都讓他代筆,所以現在故宮裡很多對聯你分不清是乾隆寫的還是和珅寫的。你提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好,但都是說不清、說不透的問題。
提問三:既然是和珅邀請高鶚續寫的《紅樓夢》後40回,嘉慶時期在八旗子弟中是不是就不是禁書了?
鄭鐵生:《紅樓夢》在八旗弟子中間,不僅乾隆時期是禁書,在雍正時期也是禁書,雍正的兄弟,也就是裕王,曾經流傳出《紅樓夢》版本,所以八旗子弟中間傳誦《紅樓夢》。但我們後來怎麼就知道曹雪芹這個人呢?因為雖然曹雪芹不當官,但正史中對他的父輩是有記載的,只是《紅樓夢》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寫的,曹雪芹怎麼寫的,這些現在沒有詳細資料,而你剛才說的八旗子弟讀了《紅樓夢》以後,寫的悼念曹雪芹的詩詞、對《紅樓夢》的評價,這些都成為我們今天研究《紅樓夢》的重要資料。
另外一點就是,《紅樓夢》80回本不光是手抄,手抄旁邊好多批語,這些批語批得最多的是脂硯齋。我們把這些批語叫脂評。比如壬午年,寫曹雪芹眼淚哭干而死,所以我們知道曹雪芹死在1728年;又根據八旗子弟寫的詩,說曹雪芹活了40多歲,往上推到他應該是康熙五十四年出生。
我們說曹雪芹出生在康熙五十四年,他家被抄的時候,他應該是十二三歲,所以作為曹家早熟的天才他對家裡發生的變故印象非常深刻。關於《紅樓夢》我們現在知道這麼多東西,都是通過八旗子弟寫的詩歌、詩詞記述下來,我們今天考證得出來的。
曹雪芹如果沒有這些經歷,又怎麼能寫出《紅樓夢》裡邊從宋代到清代的三百多件著名瓷器呢?那個數量龐大得都可以寫出一部中國瓷器史。所以,現在我們得到這麼多東西,都是那些王公貴族、八旗子弟留下的,否則的話根本不知道。曹雪芹一介平民,正史不記載他,其他野史裡頭記載得零零碎碎。之所以對曹雪芹的爭議這麼大,《紅樓夢》研究有這麼多說法,就是因為資料太少了。
提問四:鄭老師你好,我看過《紅樓夢》與恭王府的關係,他們在論證大觀園和恭王府關係的時候,提的是,雖然《石頭記》也是江寧織造,主要論證一個是語言像北京,還有一個列舉了恭王府周圍像火神廟、典當行這些東西,寫得非常多,這方面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介紹?
鄭鐵生:因為周汝昌先生在考證的時候,這個周圍很多地方,包括院子中間很多建築,跟大觀園有相似和相同。但這個問題怎麼來看,因為《紅樓夢》就是一部小說,小說就是虛構的意思。所以任何一部小說,它都有模特,這是不可否認的,也就說曹雪芹如果沒有經過這些,他不可能寫出《紅樓夢》來。但是也不能把小說和現實一一對應,為什麼?因為一旦進入小說中間,即使是完全真實的歷史資料,小說的藝術空間、藝術結構也會使得史料發生改變。
《紅樓夢》我不好舉,我舉《三國演義》的例子。《三國演義》中間有一個重要的細節是曹操殺楊修。《三國演義》寫了七個細節,1900多字,這些細節和這些資料,完全取自《三國志》、《後漢書》和《漢書》,還有一些其他史志的書。那麼應該說,都是真的,但是小說寫的都是散的,小說把它安排成楊修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曹操是為了鞏固曹丕的政權,而打擊曹植的勢力,不致在自己死後曹丕、曹植兄弟倆火拚。所以他在活著的時候,就把曹植身邊的大吏殺掉,這其中就包括楊修。
《三國演義》就納入了這樣一種歷史時空,我們看《三國演義》如果孤立地看每一個細節的話,連語言都不改變,全都是《三國志》拿來一個一個擱進去,但是總體上已經變了。我想說明什麼問題呢?我們現在讀書和欣賞文學作品時,把《紅樓夢》看作一部文學創作,一部小說,是虛構的,但是它在虛構過程中,有藍本或者模特為依據,甚至把很多人融為一個,這都可能,所以不能孤立地去看。比如說,恭王府旁邊,哪個地方、哪個名字和大觀園的名字相同,我就認為是它。甚至有的人說《紅樓夢》中間有很多江南語言,我就認為《紅樓夢》寫的江南,有的說是北京,這就太複雜了。
原標題:鄭鐵生:性格還是決定了和珅的命運
※李楠:傷病致紅隊用人緊張 周琦小丁將歸隊報到
※徐悲鴻水彩組 林風眠《雙美圖》西泠圓滿落槌
※重「公」還是偏「私」?儒家的公私觀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女孩的心思你別猜
※安東尼拒留隊談判只想赴火箭 開拓者單獨交易願望落空
TAG:鳳凰網 |
※《封神演義》中,妲己和紂王,被歷史誤讀了,真實的應該是這樣!
※「LOVE」的意思不僅僅是「愛」,還能被誤讀成你想像不到的內涵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兩種解釋,如果你還在誤讀,就太沒文化了
※每個討厭的父母,都在被你我誤讀
※被誤讀5句古言,大家一直將它們視為真理,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姜文,被看懂的都是誤讀
※十首被後人誤讀的經典詩詞,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二戰中被誤讀的義大利軍隊:不是不能打,只是不想打
※被誤讀了上千年的幾首詩詞,快看看自己是不是也錯了
※被誤讀的千古名句:「學而優則仕」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庸俗
※被誤讀的「學而優則仕」:並不是學習好了就可以入仕
※擒龍功這麼強大,為何蕭峰只用了一次?其實不然,只是我們誤讀了
※你是否也誤讀了順其自然真正含義?
※你非常可能誤讀了油畫的裝飾性!
※渣瀨灣,你是否誤讀了它美好的本義
※被誤讀的長城:其真實作用並非預警、防禦,而是這
※「三妻四妾」被誤讀千年,根本就是錯的,社會地位想像不到的低
※「被誤讀」的倉央嘉措,這些你都知道嗎?
※舶來消費方式的誤讀 崇洋媚外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懂裝懂
※自律就是壓抑自己的慾望,這是對自律最大的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