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誰的艱難時代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華爾街股市的突然暴跌,經濟危機由此開始,持續數年。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
圖為 黑色星期四的華爾街
大蕭條,誰的艱難時代
文 | 徐瑾
(青年學者)
1932年,歐美經濟一片哀鴻。據說有人寫信給經濟學大師凱恩斯,詢問歷史上有過類似大蕭條這樣的事情沒?凱恩斯勛爵用一貫的俏皮方式回復,「有的,那叫黑暗時代,前後一共400年。」
關於大蕭條如何改變歐美歷史甚至「二戰」等大事件走向,我們已經聽說太多,經濟學家也為大蕭條列舉了能夠想到的無數種原因——雖然迄今仍沒有完整共識,但這並不妨礙精英們認為大蕭條已成過去時。且慢,我們是否遺漏了什麼?經濟、政治、政府以及英雄之外,我們是否遺忘了大蕭條中的普通人?
大蕭條這一黑暗時代,較中世紀的數百年而言短暫,似乎不過是歷史中的短短几頁,卻是無數人一天天咬牙熬下來的苦日子。美國作家及廣播主持斯特茲·特克爾(Studs Terkel)的《艱難時代》(Hard Times: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因此值得一讀,此書以數百位人物的口述史為本,從個體觀察以及生命體驗出發,記錄了美國大蕭條不同橫截面。
失業的人們
閱讀這些記錄很容易發現,大蕭條往事並不過時,當失業、倒閉、財富蒸發等發生時,並不因文化與時代有太大差異。一方面,整個社會充滿恥感又毫無頭緒,「大蕭條讓人覺得尷尬。那是對國家體系的羞辱:美國模式看起來是那麼成功。突然之間,問題出現,一切都不靈了。」另一方面,衝擊帶來的後遺症是大家羞於談錢又分外重視金錢,「從三十年代開始,大蕭條就決定著我們的生活質量、習慣和氛圍:金錢萬能。你的立場是什麼?大部分人——包括年輕人在內——都會選擇美元」。
作者特克爾,也是大蕭條的經歷者。泰坦尼克出事那一年,1912年,他出生於紐約,後來隨家庭搬到芝加哥,讀了久負盛名的芝大法學院。如果不是大蕭條,特克爾的人生大概會有所不同,但大蕭條的到來,使他幾乎沒做過一天律師。從各種兼職開始起步,陰差陽錯進入廣播業,他以自身的特有風格,成為芝加哥媒體圈一代名人。
特克爾工作到90多歲才退休,一生出版了18本著作,以口述史形式展示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他的工作方式比較傳統,依賴磁帶錄音,畢生都沒學會開車。他逝世於2008年,生前得過普利策獎、國家人文科學獎章,加入了美國藝術文學院。他的著作,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重要記錄。
《艱難時代》
斯特茲·特克爾 著 王小娥 譯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2月
他採訪過不少名流,從音樂明星到民權人士,但他最為人記住的一點,是他自下而上的平民主義色彩。在他的節目及書中,普通人尤其是中下層人群的觀點永遠佔據重要位置,無論其收入、膚色、階層與性別如何。因此,他被認為以一己之力構建了美國平民史。
與《光榮與夢想》等經典相比,《艱難時代》敘事風格不同。二者都談到大蕭條,但前者以時代為主角,小人物即使出現,也不過是大人物不起眼的鋪墊,讀後也許大家只記住羅斯福如何英明神武地拯救了美國人民;《艱難時代》則以平民為主角,更關注普通人的磨難,或許稱之為「恥辱與失落」也不為過。
例如,可以對比看看二者對於退伍老兵的記錄。1932年夏天,兩萬多名絕望的「一戰」退伍軍人自稱「補償金遠征軍」,在華盛頓特區聚集。因普遍的生計困難,他們期待能夠提前領取原定1945年下發的補償金,折算下來大概每人500美元。不過國會不受理他們的請願,總統胡佛也沒空見他們,最終「補償金遠征軍」和陸軍發生了衝突,爆發了著名的「華盛頓慘案」。
這一記錄在《光榮與夢想》中作為序曲展開,立場中立,敘述平和,具體結果如何卻語焉不詳。而在《艱難時代》中,一位「補償金遠征軍」參與者吉姆·謝里登(Jim Sheridan)從他的視角回憶了發生的一切,「我永遠忘不了那幅畫面??麥克阿瑟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過來了。女士們,先生們,我絕對沒有瞎說,他騎在一匹白馬上。他後面跟著坦克,正規軍的部隊。」
政府將老兵行為被視為暴動,年輕的正規軍用刺刀、步槍槍托和催淚瓦斯來對付他們。「他們比征討大軍年輕,這就像是兒子在攻擊爸爸。」胡佛總統對此反應是,「謝天謝地,我們的政府還知道如何對付暴民。
征討大軍最終並沒有拿到補償金,至於吉姆·謝里登本人,在參加完在補償金征討事件之後,一路流浪到紐約,因為不是常住居民而沒法得到救濟,淪為職業乞丐。他打趣自己有好幾個穩定的主顧,其中一個經常無奈感嘆,「老天,難道在這個城市裡除了我你就不認識別人了嗎?」這種含著心酸的幽默,恰恰是普通美國人心靈的最寶貴閃光點,也是正規歷史書上難以讀到的一頁。
《光榮與夢想》在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之後,其寫作模式及文字風格甚為契合當時偏好宏大敘事的趣味,影響了幾代新聞業從業者。但是回頭來看,關於中國故事的講述,也許「光榮與夢想」式的華麗篇章已經太多了,而「艱難時代」這一路關注普通人的作品,則顯得太少。如果有心人願意去嘗試,當下變化不居的時代中,應該不缺乏有價值的中國故事。
《光榮與夢想》
威廉·曼徹斯特 (William Manchester) 著
四川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翻譯組 譯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艱難時代》由不同立場的敘述者講述,難免有集腋成裘之感,這是其特點,也可能是被人詬病的缺點。譬如不少讀者批評《艱難時代》信息太瑣碎,都是零章斷片,五六百頁的全書缺乏主線。這也難怪,人們閱讀書籍或閱讀歷史之際,往往帶著「獲得」的想法去讀,因此每每也需要一個結論,否則難免有茫然甚至寶山空回的惆悵——這在知識販賣時代尤其需要,潮流弄潮兒往往會悉心撫慰這種集體焦慮,畢竟不少知識經濟產品已經細化到「此處可作ppt」「此處可作為談資」之類的指導。
退一步審視,歷史或者記憶,其意義何在呢?恐怕不是一句美麗的口號可以簡單代替的。真相往往複雜而模糊,背後是由幾代人生命的努力、探索、失敗與成功的無序碰撞而成。大蕭條這樣戲劇化的歷史場景,更是如此。也正因此,這本書不是一本大蕭條的簡明須知手冊,沒有明確地告訴大家誰於此受損,誰於此得益,羅斯福新政有沒有用之類的大結論,而是通過獨立的人生故事,展示當時社會的諸多側面。
歷史之中的宏大敘事,往往會隨著時間變成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成為結論鮮明的邏輯主線。這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其主體無關升斗小民。對比之下,個體記憶更凌亂、更細微、更瑣碎,因此也更具有差異性,更具有真實的生命力,猶如時代的多重變奏。這是大歷史中最為寶貴但也最容易被遺忘的一部分。
現時代中,人們習慣於追逐觀點,但是惟有有穿透力的觀點才能形成觀念,流傳後世。一般而言,簡單直白的事實或者不加評價的記錄,在多數情況下對後代更具價值——這也是《艱難時代》價值所在。全書有著典型的特克爾風格,問題不帶評判,傾聽充滿同情,多數是原汁原味的採訪記錄,甚至可以說非常原始,也沒有明確的統一體系和最終結論,但卻可以由此衍生出不同結論。
在美國,有一句俗話打趣,「大蕭條還不壞,如果你有工作的話」。反過來說,大蕭條帶來什麼感覺,其答案更多不取決於誰在回答。幸好,特克爾拒絕簡單,給了我們足夠豐富也足夠複雜的答案。
一個曾經歷過鍍金時代與爵士時代的紙醉金迷的國家,可以淪落到什麼程度?有人感嘆,「在三十年代,每個人都是罪犯,真是該死!你總得活下去。從晾衣繩上偷衣服,從後門廊偷牛奶,偷麵包??你從別人那裡搶東西,你不得不這麼干。」
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有人大膽投機,甚至依賴內幕消息成為贏家。比如前記者阿瑟·羅伯遜(Arthur A Robertson)就專門買下那些因破產而被銀行接手的企業,24歲就成了百萬富翁;也有人看到股市下挫開始做空,「狠狠推它一把」,就此賺了很多錢,不得不向心理醫生傾訴負疚感,「我一直覺得自己好像在從那些孤兒寡母的手裡搶錢。」
大蕭條對於有形世界的塑造,大家已經討論了很多,但是大蕭條如何塑造人們的心靈,這一話題始終未引起同等重視。《艱難時代》指出,大蕭條使得人們擁抱金錢、害怕貧窮。比如有個公務員,只要手頭存夠了錢,就會去買一塊土地,理由是,「如果再來一次大蕭條,我還可以靠它們過活。」她始終忘記不了自己以香蕉充饑的味道。為此,有人感嘆大蕭條就是病,一種心理疾病。
問題在於,大蕭條真的結束了嗎?歐美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雖然避免了大蕭條式經濟崩潰,但普通民眾尤其中產階級收入增長面臨停滯甚至縮水,這是一種更為緩慢更為溫柔的大蕭條。其影響我們已經看到,例如特朗普式民粹主義的興起,也是一種新革命。
時代變遷,無論大蕭條還是革命,其形貌都有所轉變,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美國,到泡沫經濟破碎之後的日本,都沒有簡單重複大蕭條形態,但其實質或許沒有真正的不同。
刊於《財新周刊》2017年第27期。
※吳清友: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也不想活
※戲劇Live,魅力何在?
※韓浩月:四哥的故事
※繪文字:不僅僅是表情符號
※【小說】北方大道
TAG:財新文化 |
※大蕭條時代,如何不雞賊的活著?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卻是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
※經濟大蕭條,金融危機的時候,錢都到哪去了?
※發生經濟大蕭條時什麼最保值?看後大吃一驚!
※非洲獨立後戰火不斷,經濟大蕭條,到底過得有沒有殖民時期好?
※為什麼美國大蕭條時,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分發給窮人?背後真相令人深思
※失去一切金錢,只在一瞬間…… 美國大蕭條簡史
※如果大蕭條到來: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候老照片,找工作很困難,很多人住進收容所
※這些珍貴老照片記錄了美國歷史上最狼狽的時刻——十年大蕭條時期
※美國大蕭條時期,為什麼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低價賣給窮人?
※美國大蕭條時期,為什麼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低價賣給窮人?
※歷史上的美國大蕭條,農場和製造業還不是最慘,中產階級才最慘
※加拿大經濟如履薄冰,出現四大蕭條信號,或進入無人買單空心狀態
※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有多可怕?這幾張圖說明一切!
※警告特朗普:別再鬧了,看看美國大蕭條時期你們有多慘!
※美國中產是怎樣熬過大蕭條的?
※大蕭條時期,全球經濟遭到重創,為何這三個國家卻實現了逆勢上揚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靠什麼度過難關?窮人的美食,斯帕姆午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