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廣州有這樣一個組織,世界列強爭相巴結它,無數外商想和它合作
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又叫"洋行"或"洋貨行"。明清時期,廣州的對外貿易全屬官營,而以牙行經紀這些事情,所以開設牙行的多半都能獲厚利,賺大洋。
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在《廣州竹枝詞》中有雲:"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三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鴉片戰爭前廣州官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貨行、外洋行。相傳其名起於明代,這種說法,是從《粵海關志》抄襲篡改《澳門紀略》的杜撰之詞,屬訛傳。號為"十三行",卻非固定為13 家。清代嚴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規定對外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口,十三行業務十分發達。為了壟斷對外貿易,廣州16 家洋行於1720 年12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國商人反對。次年被兩廣總督廢止。
十三行
州十三行建立有同業商人行會組織,即所謂"洋行會館"(公行)。公行議定行規,表面是為約束不法行為,扶持對外貿易,實際上卻增加了不少禁約。它對貨物實施公行壟斷,以便按照行會的利益自行調整價格。英商為打破公行壟斷,通常用收買個別行商、賄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難以持久,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廣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
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復,並開始設立利用行佣積累起來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償行商的拖欠、罰款等,以維護公行的穩定。重建後的公行,延續了近六十年。 鴉片戰爭以後,《南京條約》規定,廢除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許英國商人在各口岸任意與華商交易。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廣州開放通商,一些十三行行商仍舊營業。他們曾經對新定的自由通商進行種種抵制,力圖保住昔日的獨佔地位,但未能如願。咸豐帝六年(1856),十三行毀於廣州西關大火。
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中的伍秉鑒,祖籍虔州南安府,自從經營怡和行後,憑著長袖善舞的經商天才,第二年怡和行便位居行商第三,五年後躍居第二,再過兩年雄踞總商地位,真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創造了一個驚世駭俗的金錢神話。
十三行
伍秉鑒擁資超過2800萬銀元,不但在國內擁有數量驚人的地產、房產、茶山、店鋪和千萬家財,還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同時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有一位美國商人欠了他7.2萬元銀票,滯留廣州無法回國。伍秉鑒聽說後,滿不在乎地把欠條撕碎,說賬已結清了,你高興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2001年,《華爾街日報》發行專輯,統計上個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伍秉鑒名列其中。
※宋朝時期的女子表演方式,不料傳到日本,竟成為現在日本的「國技」!
※清朝最著名的廣州十三行,你知道是哪些著名的商行,低調的老闆嗎?
※清朝有四大家族,富了好幾百年,皇族都要給幾分薄面,外國人都想與其合作
※日本對古中國起的綽號,一直以此為恥,現在提到這個依然憤怒不已!
※波斯帝國唯一一位留下畫像的帝王,卻是波斯帝國的末代帝王,一生悲慘
TAG:無韻古風 |
※歐洲有歐盟這樣的組織,為何在亞洲,就不能形成類似的一個組織呢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組織,他們殺人如麻,卻從不敢踏進中國領土半步
※對抗「馬歇爾計劃」,蘇聯成立一組織,但結構奇葩,成員各種不滿
※古代有種組織,成員武藝高強,如今有類似組織,懶人們因它而受益
※大清朝最恐怖的一個組織,凡是被他們盯上的人,基本上都無一倖免
※四大黑幫組織,曾經在中國有一個,一般人無人敢惹!
※改變世界思想家:他創立的組織受世界讚揚,卻沒有生在一個好時代
※前蘇聯這個黑幫無惡不作,組織賣淫、販毒都是小菜一碟,還有更甚的
※清朝有這樣一個神秘組織,見到外國列強從不手軟,外國人躲得很遠
※身體上,幾乎所有的組織變厚了,都是一種不健康的體現
※曉組織唯一一位無法評估實力的人,就連斑與他交流都是提心弔膽的
※這個麵包方子真的值得收藏,做出的吐司組織細密拉絲棒,一次成功
※世界唯一一個僱傭兵組織,中國特種兵能參加,原來是在這裡啊!
※美軍歷史上曾經最為隱秘的六個組織,他們一出動就有大事
※動漫里的組織都有七個人來組成,下面這七個組織,相信很多人都認識
※前恐怖組織成員:參與過斬首,這也是一種洗腦
※這種分娩方式比無痛分娩更理想,世界衛生組織也推薦它!
※暗部強還是根組織強,算上這幾個忍者,暗部遠非根組織的對手
※這是史上最尷尬的國際組織,制度缺陷影響甚微,解散時無一人惋惜
※這個國際組織,名字非常響亮,但成員只有五個,在世界存在感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