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的用藥管理效果
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的用藥管理效果
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的用藥管理效果
陸陽 陳碧環 陳燕 黃飛鴻
中信惠州醫院,廣東惠州 516000
【摘要】目的探討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藥管理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6月中信惠州醫院診治的慢性疾病患者400例為研究對象,採用隨機抽籤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0例。研究組患者利用互聯網進行藥學服務干預,對照組患者採用傳統藥學服務干預,連續干預6個月後,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後用藥知識掌握度、用藥依從性及管理效果。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用藥知識掌握度及用藥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後,研究組患者的用藥知識掌握度及用藥依從性評分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管理總有效率為92.0%,顯著高於對照組的7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知識掌握度和用藥依從性,提高用藥管理和疾病管理效果。
【關鍵詞】慢性疾病;互聯網;用藥;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極大地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影響其生活質量[1]。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穩定,延緩病情發生及發展,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患者用藥知識掌握度及用藥依從性直接影響疾病的治療和管理效果。隨著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基層中得到推廣,藥學服務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為目的,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患者用藥輔導需要在醫療機構中進行,以往少數藥師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開展知識講座等方法進行輔導,但上述方法均為暫時性活動,較少對患者進行長期追蹤回訪[2-3]。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及家庭電腦得到普及,針對慢性疾病管理產品及軟體不斷得到研發和應用,利用互聯網對慢性疾病患者進行用藥管理,可以保障管理的持續性和有效性[4]。本研究利用互聯網,通過電腦系統收集患者的用藥信息,並將藥學服務送到慢性疾病患者家中,以探討其用藥管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6月於中信惠州醫院診治的慢性疾病患者400例為研究對象,採用隨機抽籤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0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17例,女83例,年齡45~79歲,平均(62±4)歲;疾病類型:高血壓64例,糖尿病52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4例,高中58例,大專及以上1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15例,女85例,年齡44~81歲,平均(62±4)歲;疾病類型:高血壓63例,糖尿病55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8例,高中53例,大專及以上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及家屬均自願參加本研究,並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我院專科門診診治,明確診斷為慢性疾病;②所有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治療;③患者與醫務人員溝通無障礙,患者無意識障礙、痴呆、精神異常等;④患者家中具備上網條件,能利用智能手機或電腦上網和視頻通話;⑤患者或家屬能配合進行網上管理。排除標準:①依從性差或易失訪的患者;②正在參與其他課題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採用傳統問卷調查、發放用藥知識資料、進入家庭長期隨訪、面對面藥學服務干預等,向患者講解用藥知識及病情需要按時服藥、長期服藥的必要性,解釋藥物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回復調查結果及用藥依從性情況。研究組患者利用互聯網進行藥學服務干預:①通過視頻通話進行隨訪,把用藥知識製作成小視頻發送給患者,或者請患者到網站進行學習,通過視頻解答患者用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種資料、調查均通過網路進行傳遞。②建立電子葯歷,全程記錄患者在不同醫院取葯或自購藥品情況,利用電腦系統記錄(或者患者登錄系統自己記錄)患者服藥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並及時進行分析匯總。每次更新電子葯歷後,都會傳遞給患者,根據每例患者服用的藥品和時間藥理學規律,制訂個體化用藥時間表,把用藥時間表發送給患者,在電腦系統中設定每例患者的用藥時間表,待到該服藥時間,通過電腦系統給予患者語音信息提示按時服藥。兩組患者均連續干預6個月。
1.4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後用藥知識掌握度、用藥依從性、管理效果。用藥知識掌握度:服藥方式、服藥劑量、按時服藥的重要性、藥物的不良反應、濫用藥物的危害性、變質藥物的辨別、藥物的配伍禁忌、藥物保管知識的認識程度。全部條目按其了解程度進行評分,「不了解」為1分,「稍為了解」為2分,「了解」為3分,「全部了解」為4分,總分8~32分[5]。用藥依從性包括遵守醫囑按次服藥、按量服藥、按時服藥、不擅自減少或增加藥物品種、服藥不間斷。全部條目按其依從程度進行評分,「完全做不到」為1分,「偶爾做得到」為2分,「基本做得到」為3分,「完全做得到」為4分,總分5~20分[6]。②管理效果[7]:從隨訪輔導、干預患者用藥所需的經濟成本、所需時間、患者配合度3個方面進行評估,總分100分,>80分為顯效,60~80分為有效,<60分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
採用SPSS19.0統計軟體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干預前後用藥知識評分比較
干預前後用藥知識掌握度及用藥依從性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用藥知識掌握度及用藥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後,研究組患者的用藥知識掌握度及用藥依從性評分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管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管理總有效率為92.0%,顯著高於對照組的7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疾病是臨床上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類型,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我國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8]。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病情,以預防或延緩疾病發生及發展,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生,促進患者的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慢性疾病患者長期接受規律、持續、正確用藥治療對改善疾病及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9]。然而,慢性疾病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由於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缺乏對疾病和用藥知識掌握,其用藥依從性較差。既往研究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僅為5.9%[10],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療率、控制率、用藥依從性均較低。對患者進行集中、個體化管理,加強社區對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藥管理,對提高患者的用藥知識掌握度和用藥依從性,延緩疾病發生及發展有重要意義[11]。在傳統社區用藥管理中,由於時間、空間關係,很少有藥師對患者進行長期跟蹤干預指導。我國台灣地區慢性疾病患者在社區門診取葯登記後,對於已確診或年齡較大、獨居且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社區藥師會到患者家中隨訪進行用藥輔導[12]。國外藥師在臨床上開展藥物服務比較廣泛,社區藥師不僅對社區藥學服務進行調查和評價,還到患者家中為其提供藥學服務,為濫用藥物和酒精者提供服務等,同時藥師深入各個科室、社區醫療、養老院、家庭病床進行指導[13]。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家庭電腦得到普及,加上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通過互聯網對患者進行藥學服務在國外廣泛開展,獲得較為顯著的成效[14]。本研究將我院診治為慢性疾病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採用互聯網進行藥學服務干預和傳統藥學服務干預,干預6個月後,結果發現研究組患者的用藥健康知識掌握度和用藥依從性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利用互聯網,通過智能手機、電腦軟體系統將藥學服務傳送到慢性疾病患者家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有利於長期、有效地指導患者用藥,並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藥學知識輔導,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用藥知識,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進一步提高了患者對疾病和用藥管理的效果。利用電腦管理系統對不同慢性疾病患者進行個體化管理方案,根據患者服用藥品和時間藥理學規律制訂用藥時間表,在患者需要服藥的時間點,通過軟體系統給予患者語音信息提示其按時服藥,可避免慢性疾病患者因用藥種類過多而發生用藥錯誤等,減輕患者因需要記憶用藥時間點所致煩惱等不良情緒,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提示,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進行用藥管理,可避免藥師對患者進行藥學服務時在工作地與患者家中往來奔跑,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患者的配合度高。研究組患者的用藥管理效果顯著高於對照組,進一步證實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管理可以提高其用藥管理效果,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治療和預防,延緩疾病的發生及發展,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利用互聯網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知識掌握度和用藥依從性,提高其用藥管理和疾病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聯合,劉秀山,時曉玲,等.藥學干預對農村慢性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1):91-93.
[2]岳鵬,陳向韻,王永利,等.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誌,2013,13(7):478-480.
[3]徐文蓉,欒晶,鮑勇,等.社區慢性病關愛家園管控高血壓效果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9):1361-1362.
[4]高文娟,陳碧華,趙立宇,等.社區「三色階梯」長處方管理模式的探索與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7):757-761.
[5]梁小華,李大興.慢性病及老年人社區健康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3,34(1):55-57.
[6]肖燕,李紅玉,張穎,等.慢性病老年人用藥安全現狀和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5,31(22):1648-1652.
[7]葉軍.社區常見慢性病門診治療的成本效果分析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34):56-57.
[8]孟醒,張會君.基於結構方程模型的遼寧省貧困地區慢性病老年人用藥安全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6,32(16):1210-1214.
[9]黃崢,婁小平,喬娟,等.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困惑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誌,2015,30(1):91-93.
[10]何江江,楊燕,吳文輝,等.上海市慢性病門診用藥現狀調查:以高血壓、糖尿病為例[J].中國衛生資源,2016,19(3):167-171.
[11]肖燕,李紅玉,張穎,等.社區慢性病空巢老人用藥安全現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誌,2015,30(17):83-86.
[12]王盼盼,張振香,劉曉虹,等.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參與用藥安全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5,31(20):1491-1495.
[13]趙慧楠,戴付敏,張希,等.社區居家和養老機構老年人用藥安全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4,30(1):4-6.
[14]王亞峰,馬金明.慢性病老年人不合理用藥分析及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4,34(1):267-269.
※阿爾茨海默病音樂治療研究進展
※妊娠期預防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問答
※案例討論:智能手機應用相關研究的倫理評審考量
※「視頻展演」周景師 ︱腹腔鏡胰腺遠端切除術在胰島素瘤治療中的應用
※「JACC」心血管疾病仍是人類第一殺手!
TAG:醫學空間 |
※慢性病飲食調理有用嗎?
※應用於慢性病檢測的微流控技術
※利用「生物導彈」——靶向治療把晚期癌症轉成慢性病
※慢性病患者如何與醫生高效溝通?
※如何食療治療慢性病
※慢性病患者用藥要注意什麼?
※謙和既濟智能中醫關於慢性病調理的看法
※慢性病調理,學會善用果蔬汁,全面高效補充營養又不傷身體陽氣
※慢性病患者要吃對食物
※艾滋病毒攜帶者更容易患什麼慢性病?
※伴隨慢性病的結直腸癌如何選擇手術和化療
※談談重症慢性病能不能用中藥
※圖文並茂揉腹法,各種慢性病都適合
※慢性病之呼吸系統: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病之呼吸系統:慢性肺炎
※修鍊洗髓功對常見慢性病的排病反應
※精準醫療—從癌症走向慢性病
※癲癇病屬慢性病,治療不可急於求成
※為什麼現代醫學無法治癒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呢?
※高血壓不用怕!慢性病的自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