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


文|潘小潘


來源|十點讀書(ID:

duhaoshu





01




上小學前的最後一個暑假開始,家裡的「搗蛋大王」開始了快樂的假期。但假期的時候,除了讓她盡情地玩樂之外也會讓她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數字。


 


「親愛的,我們先在家裡把今天要寫的作業寫好了媽媽再帶你出去玩怎麼樣?」


 


小傢伙滿口應承。微笑著說完我就轉身沒有看她了,自顧自的忙活自己手邊的活去了。

 


忙到一半我從廚房出來的時候,無意中瞥了一眼她寫好的作業,已經寫過很多次早就寫的很不錯的數字此刻在小作業本上卻是寫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為了趕工應付著寫的。


 


我沉下臉,批評她這是在敷衍了事,希望她重新寫。並且十分嚴肅地告訴她:「不認真寫的作業必須要重新寫!」


 

小傢伙一聽要重寫,好一頓沉默後,小臉憋得通紅,倔犟的看著我反覆大吼:「媽媽,你說了寫完就行了!」


 


並不依不饒地大喊大叫:「我已經寫完了,我現在就要出去玩!」小傢伙倔脾氣上來了,態度十分蠻橫。


 


寫了一早上稿子的我,腦子正是疼痛的時候,一下子,我的情緒也上來了,說話的聲音也開始不自覺地放大,並一把把她的作業本重重地扔到桌子上。

 


「你這孩子真是不聽話!」看著她哭鬧個不停,我氣極了!


 


然後我便開始扯著嗓子苦口婆心的和她講一系列的大道理,什麼「讀書學習是為了你好、認真學習才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的生活」之類的,但很明顯收效甚微。我氣得轉頭不理她。




02




我一直很努力地做著好媽媽,恨不能把世上最好的一切都捧到她的面前,轉身時不經意地看到牆上鏡中暴怒的自己猙獰的表情時,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情緒有很大的問題。


 

童話里說的,王子和公主結婚之後,便開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然而,結婚生子後的生活卻是在一地雞毛的瑣碎中進行著,一個七日接著又一個七日,而身為媽媽的我們,褪去漂亮的公主婚紗後,也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除了有媽媽這個角色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身份和角色,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喜怒悲歡。

 


但是道理再多再充分,媽媽如果都沒有控制和接納自己的情緒,又如何去面對孩子的情緒?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馬上站起來,走到她身邊,蹲下來,抱著她:「親愛的,我知道,你是想早點下樓去找你的好朋友玩對不對?」


 


她委屈地點點頭,「我是想快點寫完,這樣就能快點出去玩了。」她說完後抬頭怯怯地看著我,似乎在觀察著我有沒有再要發脾氣的苗頭。


 


在她確認我沒有發火的前奏的時候,她伸出小手也回抱了我,我心裡一顫,放柔自己的音調。





03




當我們從一天繁雜的工作和生活瑣事中抽身出來,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我們也會很難一如既往地溫和地對待這個我們最愛的孩子。


 


而當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上來的時候,怒吼和「暴力鎮壓」便是常用的解決與孩子矛盾的「好方法」。


 


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子,哪裡還想得到自己的愛的方式正不正確!更加不可能讓孩子感受得到我們對她的這「厚重的母愛」了。


 


接下來,我趕緊調整語氣和態度,溫和地對她說:


 


「我知道你想早點出去玩,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先把該做的事情好好做完,這樣玩的時候不會老是想著回家還要寫作業,玩的時候才能痛痛快快地去玩個夠,對不對?」


 


我告訴她,我心裡是認同她的感受的,也讓她知道,媽媽是理解她的想法和渴望的。


 


她輕輕地點點頭,情緒明顯收斂了,眼淚也止住了,還親昵的把頭枕在我的頸窩。





04




但最重要的是讓她也有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


 


那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想法時,我們可以說哪些話,哪些話最好別說?


 


我們可以適當替孩子表達想法,但一定要避免威脅性暗示,沒有孩子喜歡整天活在威脅里,比如:不要說「馬上開始收玩具……

,

否則……」可以說,「你能幫我一起收拾一下嗎?」不要說:「不許玩,趕緊去寫作業……,不然的話……」可以說:「我們先把作業寫完了,再去好好玩個痛快好嗎?」


 


我輕輕地拍著她的後背,一邊再輕聲地和她說: 「媽媽陪著你一起,咱們把寫的不好的地方重新再寫一遍好嗎?」


 


「嗯,媽媽,我會認真寫的。」她趴在我身上,嗡聲嗡氣地跟我說。




 


一場學習和玩耍時間的糾紛,一個擁抱、一些理解、幾句從她的角度出發的共情的話語就解決了半個小時的哭鬧,並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了我的安排。


 


抱著這個小傢伙,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哪是孩子不聽話啊,是我自己不會說話和表達!





05




有位德國人在書中寫過,一個5歲的女孩,她的媽媽經常給她念書、講故事。


 


有一次,電視上播放講故事節目,一個非常專業的阿姨在電視上講故事,在大人看來這是個非常好的節目。


 


那個5歲的女孩一開始很感興趣地看節目,可是,過了一會兒,她去找媽媽,讓媽媽給她講故事。


 


媽媽問:「電視上的阿姨不是講得挺好,挺有意思嗎

?

」於是孩子回答說:「可是,電視上的阿姨不能抱著我。」


 


這就是孩子的心情。


 


把孩子抱在膝上讀書給他們聽時,我們的心情能傳達給孩子,孩子的心情也能傳達給我們。


 


我曾在書中看到過19世紀義大利教育家的一句話,一句非常精彩的話,

他說:「光愛孩子是不夠的,還必須使他們感受到愛。」


 


愛孩子並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親密的朋友,教育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孩子也只有在自己真實感受到有人愛他的情況下,他的各種才能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06




那究竟要如何說孩子才愛聽呢?


 




  • 首先,家長對孩子要指令簡潔、句式簡單。


 


我有個朋友,在孩子寫作業問題上一直很頭疼,基本上喊十遍八遍、講道理,威脅利誘孩子都不會動。孩子還一個勁兒的指責媽媽太愛嘮叨。


 


很多媽媽被孩子貼上了嘮叨啰嗦的標籤,就是因為一個指令來回說,說多了反而失去了效力,還讓孩子更煩躁或者左耳進右耳出,所以想做與孩子溝通的高手,爸爸媽媽需要學會長話短說,挑關鍵的說。


 




  • 而後,注重身體語言,情感教育永遠比道理教育更有意義,擁抱永遠比吼叫更有力量。


 


孩子鬧彆扭的時候,最怕的是你的冷言冷語和暴力鎮壓。


 


先得讓他把情緒盡量發泄出來,然後,蹲下來,抱抱他,用行動和溫和的語言讓他感受到你的愛,讓他知道他有父母的接納和承載,那他那顆幼小而慌亂的心便會逐漸平靜下來,也才能夠開始認真地聽你說的話。


 


也可以把「擁抱」變成一個遊戲,制定一個規則,在大家情緒失控,對方感覺不好時,也可以要求「擁抱」,這會讓大人孩子都情緒平和下來,能夠充滿愛而理智地 溝通。


  


一個擁抱,幾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的話語,比你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說一萬句「媽媽這是為你好」對於孩子來說更有用。


 


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不聽話」,很尷尬的情況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並不怎麼會講話。


 


作者:潘小潘,婚戀情感專欄作者,自由撰稿人,我不做你靈魂的擺渡人,只想當你愛情的理療師。公號:婚姻擺渡人(ID:

sipushisan

)。





留言有獎互動


 


今日話題: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歡迎親們積極留言,留言點贊

超過20個且排名前3

的朋友(截止時間明天晚上9點),將會獲得每周微課送出的價值99元精品專欄一個(99元精品專欄任選),熱情的媽媽們,快來參加吧!小編等你來分享哦!




如果我們希望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那麼我們就需要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各種感受,並通過這些語言表達方式,來引導和幫助孩子的情商發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一幅漫畫告訴你,你和孩子說了多少「廢話」?
閱讀的能力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秘訣
用科學的方法管理孩子,讓孩子遠離不良習慣!
寫給女兒:自我保全是你的終生必修課!值得各位家長看看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要做到這一點!

TAG:每周微課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只有不會說話的人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理解父母的孩子
沒有做一個好妻子的話,那無論如何她是得不到幸福的
矮個子不是沒有時尚,只是你還不會穿
孩子不聽話,吼是沒有用的,聰明家長都這麼教育
孔子很牛,但他弟子中有一個更不得了,你肯定都沒有聽說過
夫妻責備父親沒有看好他們的兒子,孩子的一番話讓所有人感動
愛情不過是你沒有說話,但卻讓我知道了你一直都會在
一個人有沒有智慧,第一就看你會不會聽話
沒有不愛吃飯的寶,只有不會燒的媽!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別怨孩子不夠懂事,是我們沒有給予機會
這八句女人最愛聽的肉麻情話,你有沒有說給她聽?
孩子,你可以不那麼優秀,但你絕對不能沒有教養!
沒有男朋友,是因為你不夠婊
賈府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主子,沒有名字沒有故事,沒說過一句話
這個嬰兒房,不管有沒有孩子你都要看看!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們睡不到
如果父母窮,聽他們的話反而會更窮,這個想法有沒有道理?
男人用這四句話回你信息,是真的不愛你,心裡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