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之前先問種姓,南亞族群是天然的遺傳病實驗室
在印度南部的特定地區,麻醉師會問要做手術的病人是否屬於吠舍(Vysya)種姓。該地區這個種姓的人通常是商人。
醫務人員們知道,某些祖上是安得拉邦和泰倫迦納邦吠舍種姓的病人,對於普通肌肉弛緩葯會有致命的反應。因此醫生會給這些病人用其他葯。
周一發表在《自然遺傳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吠舍種姓的人也許還有更多的生理狀況有待發掘,橫跨南亞的數百個族群也有著同樣的情況。研究人員們懷疑,很多生理狀況和這些族群之間的基因隔離有關,哪怕他們有數千年比鄰而居的歷史。
研究的作者們寫道,南亞人不應被視為一個單一的群體,而應該是數千個推崇族內通婚文化的不同族群。雖然最近的文化變遷讓更多不同族群的人跨族結合在了一起,城市裡尤其常見,但不同族群之間的基因交換已經被阻隔了數千年之久。
論文作者之一、海德拉邦細胞分子生物學中心( Center fo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的資深科學家庫馬拉薩米·唐加拉吉(Kumarasamy Thangaraj)指出,在固定的族群內通婚(或稱為「內婚制」)已經讓數百萬人更易患上隱性遺傳疾病,這種疾病只有當小孩從父母雙方繼承了致病基因才會出現。
和哈佛醫學院的基因學家戴維·賴歇(David Reich)說,唐加拉吉博士領導團隊分析了根據種姓、地理位置、家族聯繫、語言、宗教及其他因素區分的 260 多個南亞族群、共 2800 多個個體的數據。在這些族群中,81 個族群基因多樣化的損失程度要比德系猶太人和芬蘭人更嚴重,後兩者都是因為遺傳隔離而更容易患上隱性遺傳疾病的族群。
圖片來自 紐約時報 Rekha Gill/Getty Images
在之前的研究里,賴歇博士、唐加拉吉博士以及同事們發現,南亞的族群在 4000 到 2000 年前發生過融合。之後,印度種姓制度的固化導致了內婚制的產生。「密集族群內通婚的影響清晰地反應在了基因的性狀上。」賴歇博士說道。
如今南亞大概存在著 5000 個人類學上有清晰定義的族群。賴歇博士說,在 15 年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們從這些族群的大量成員那裡採集了 DNA,獲得了豐富的基因數據,這一研究領域對南亞人的關注,現在已經超越了對祖先是歐洲人的個體的關注。
之後科學家們研究了被稱為「始祖效應」的現象。如果一個族群是由一小隊祖先互相通婚繁衍而來的,特定的基因表達就會被放大,某些特徵比起那些祖先人數更多、基因交換更頻繁的族群會更明顯。
大部分人都攜帶著會導致疾病的變異,但因為這些變異現在只位於父母一方的基因中,所以不會有影響。然而在內婚制的群體中,兩個個體帶有來自同一祖先的變異基因的可能性更高。如果他們結婚生子,他們的後代就有更高的幾率遺傳到這種疾病。
在始祖效應強勁的族群里,罕見病會不成比例地常見。比如在芬蘭人中間,相對罕見的先天性腎病綜合症(congenital nephrotic syndrome)就特別普遍。同樣,德系猶太人會經常篩查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和高歇氏病(Gaucher disease)等病症。
為了度量不同始祖效應的力量,賴歇博士和唐加拉吉博士的團隊研究了同一個亞群體里不同個體共有的大量 DNA 片段。同樣的基因序列越多,就暗示著更強的始祖效應。
擁有最強始祖效應的族群很可能源於一群 100 人左右或更少的祖先。現在,有這樣基因特徵的 14 個南亞族群在人口普查中的數量超過了 100 萬人,比如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古賈爾人(Gujjar)、北方邦的巴尼亞斯人(Baniyas),和安得拉邦的帕塔普卡普人(Pattapu Kapu)。自己就是德系猶太人的賴歇博士指出,這些族群的始祖效應估計要比芬蘭人和德系猶太人強十倍,意味著這些南亞的族群有「同樣、甚至更多的隱性遺傳疾病」。
研究的作者們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研究不同族群中常見疾病的基因起源,並繪製基因圖譜。選擇研究方向的證據是,他們篩查了印度南部 12 個病人,尋找一種會導致名叫「進行性假性類風濕發育不良症」的基因變異。其中六個病人擁有這一基因,五例可以歸於始祖效應,一例則可以追溯到兩個近親的結合上。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杜克大學的醫學副教授斯瓦蒂·沙阿( Svati Shah)說,這個區別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力證明了近親通婚可能增加患上隱形遺傳疾病的風險。但很多南亞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更大的族群里通婚時也要留意基因的風險。
「人們慣於這樣想: 『這事兒永遠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因為我可沒有和堂兄堂妹結婚。』但數據顯示,在這一地區可不能這麼說。」沙阿博士指出。
在南亞還有很多相關病例需要系統研究。唐加拉吉博士說,一些醫務人員推測姓雷迪(Reddy)的人可能更容易換上一種影響脊椎的關節炎。其他人認為印度南部的拉朱(Raju)人更容易患上心肌病變。
論文作者之一,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普里亞·穆爾賈尼( Priya Moorjani)說,如果隱性遺傳疾病變異可以被歸類,他們就能夠用於產前或者婚前篩查,這將「非常有用」。
基因分組的成功案例是布魯克林區的Dor Yeshorim機構,該機構篩查了德系猶太人和西班牙系猶太人,在婚配時告知他們常見的致病基因。這個項目成功地從社區里消除了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黑蒙性家族痴呆症(Tay-Sachs disease)。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馬里蘭大學醫學教授、再生元製藥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的基因研究人員阿蘭·舒迪納(Alan Shuldiner)說,除了罕見病,有始祖效應的族群還面臨著普通疾病和基本生理學的問題。比如,通過對舊秩序阿米什人(Old Order Amish)的研究,他和合作者已經發現了心臟病和二型糖尿病的新情況。
科學家們經常操縱乃至打破老鼠或果蠅的基因,以便更好地理解人類疾病。但在南亞地區發現的族群,為研究基因變異如何在人體上自然表達提供了有利的機會。舒迪納博士說,這是「遍布地球的天然基因實驗」。
賴歇博士說,南亞不同族群和個體的絕對數量,意味著這是一個巨大而未開發的生物學和基因研究機會。
他認為,基因組裡被淘汰的幾乎每一個基因都能在印度找到。
「我敢說,任何地方(的基因多樣性)都不能和這裡相比。」
翻譯 熊貓譯社 Harry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如何一步步套路男朋友,我沒有,交給你們來實驗了
※實驗告訴你!金蟬是否有毒是真是假?
※2位胖美眉的燃脂飲料實驗全記錄
※泰爾實驗室成立安卓統一推送聯盟:為統一推送踏出重要一步
TAG:實驗 |
※生命的族群,就是這樣「雜花莊嚴」
※王衛光:我想用影像,呈現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況
※歐洲這支族群明明是突厥後裔,緣何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
※中東一支神秘族群,明明是白種人,為何自稱祖先來自中國?
※中國有一個特殊族群,雖然是漢族後裔,身份證上寫的卻不是漢族
※醉酒後在家族群里亂髮消息是一種什麼體驗?
※伏羲和女媧都是蛇,後代的華夏族群為何卻叫做「龍的傳人」?
※這個族群,歐洲很多民族的祖先都是她,中國也有兩個民族祖先是她
※母系族群的刀——尊嚴和領土由自己捍衛
※族群友好的貓鼬
※中國古代最神秘的族群,為皇家服務兩千餘年,如今不知去向
※中國最神秘的族群,躲進叢林被史料遺忘,如今卻以一絕技引人注目
※黃帝族群是農業族群而非游牧民族
※中國有個族群,美國學者說:他們是歐洲這個族群的後代,證據確鑿
※誰的家族群里還沒幾位這樣的長輩?
※過去老滿洲旗人與其他族群如何相處關係?
※當年紅軍三過老家時,毛主席頒布命令:尊重回族群眾的風俗習
※火影:最強忍村為何是木葉村,而不是別的村,是因為有這幾個族群
※飲食文化與族群邊界——關於飲食人類學的對話
※幽默笑話:前些天相親,相處了幾天後,他把我拉進了他們家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