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對抗濕熱要提高腸道免疫力

對抗濕熱要提高腸道免疫力

對抗濕熱要提高腸道免疫力

進入盛夏季節,天氣由炎熱轉為濕熱,不少人出現了食欲不振、腸道疾病多發,以及濕疹、皮炎、傷風感冒等多種病症。專家提醒,腸道是人體的重要免疫器官,一旦為濕熱所傷,容易誘發多種病症。

記者近日採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王沖博士時了解到,腸道不僅是一種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於腸道表面的黏膜,除了吸收營養物質,還負責製造人體中超過 70%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 T細胞、NK細胞、 B 細胞等。而腸道又是人體防禦系統的第一道防線,盛夏時節的濕熱外邪,最易傷及脾胃、腸道,導致濕從內生,郁而化熱,出現脘悶腹滿、噁心厭食,甚至腹痛腹瀉、里急後重等症,繼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常見的如胃腸道炎症、皮膚炎症及呼吸系統炎症都與免疫力下降有著密切關係。另外,飲食偏嗜肥甘厚膩、過度貪涼或飲食不潔,也是損傷腸道黏膜的重要誘因,應盡量避免。

王博士提醒,對抗濕熱首先要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起居環境應保持涼爽乾燥,可以啟用空調的除濕功能,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尤其要注意戒除煙酒,可以多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陳皮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保養腸道,提升機體免疫力,從而預防各種病症的發生。

充足的睡眠 首先應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使腸道負擔加重。有研究表明,睡前使用智能手機是影響睡眠的元兇,一般情況下,人們在睡覺時,大腦的蘇醒時間為 10分鐘,但睡前玩手機者大腦的蘇醒時間為 20分鐘,從而無法快速進入睡眠狀態。所以,睡前 1小時不要玩手機也不要看電腦、電視等。另外,睡前還應避免洗涼水澡,最好使用溫水洗澡,睡前稍微做一些拉伸運動和按摩則有助於改善睡眠。

多吃瓜類菜 盛夏時節適當多吃一些瓜類蔬菜,如黃瓜、苦瓜、西葫蘆、冬瓜、佛手瓜、絲瓜等,此類蔬菜均含有大量的水分,比如冬瓜含水量高達 95%,非常利於給機體補水,而且有很好的利水解毒功效。水分多意味著體積大、熱量低,尤其適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患者食用。另外,瓜類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腸道均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殺菌作用的蔬菜,如大蒜、洋蔥、韭菜、馬齒莧等,可以殺滅腸道中的病菌。

補充益生菌 胃腸內的菌群達500多種,這其中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和中性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相互制約平衡的。補充有益菌,如乳桿菌類、雙歧桿菌類、革蘭陽性球菌等,有助於保護腸道,糾正菌群失調。補充益生菌可以通過飲食攝入,如酸奶、納豆、腐乳等。以酸奶為例,市場中常見的一類是普通酸奶,僅含有兩種法定的乳酸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這兩種菌很難到達腸道。可以選擇益生菌酸奶,除含有上述菌種外,還含有其他乳酸菌,如嗜酸乳桿菌和雙歧桿菌等。有必要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益生菌類藥物(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

慎用藥物 一些會損傷腸道的藥物要慎用,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消炎鎮痛葯,克林黴素、紅霉素、頭孢類等抗生素類藥物。另外,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長期服用的降壓藥、降糖葯或者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也會減弱胃黏膜的自身保護作用,甚至加重原有的胃腸道炎症,如果出現胃腸不適,應及時就醫調整藥物。有調查顯示,如果出現胃腸道不適,僅有15%的患者會選擇就醫,大部分患者會自行服用藥物,引起腸道的藥物性損傷,造成隱患。比如便秘患者自行選用緩瀉劑,其中含有的蒽醌成分會沉積在腸黏膜,使黏膜變黑受損。

調節情緒 腸道是一種情緒化的器官,不少胃腸病患者的癥狀並非來自於疾病本身,而是來自於心理因素。人在心情愉快時,神經系統活躍,會正確、有序地指揮支配胃腸道的分泌和運動,有利於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從而對胃腸道起到保護作用。如果長期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則容易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胃腸道黏膜缺血、分泌失常。調節情緒的方法包括培養興趣愛好、嘗試新事物、運動、冥想等。

糾正誤區 很多人有胃腸保護的一些誤區,有可能會加重腸道的損傷。比如蜂蜜對於胃食管反流、上腹痛、嘈雜感或有胃黏膜糜爛、潰瘍的患者反而不好,尤其是長期空腹食用會加劇胃腸損傷。另外,「少食多餐」對於健康人來說是不良飲食習慣,人體需要 4~6小時吃一頓飯,一旦打破進食規律,會導致胃腸和膽囊、膽道功能紊亂,膽汁無節律持續進入腸道刺激腸黏膜,激發腸壁運動產生腹脹、腹鳴、腹瀉,膽囊和膽道對膽汁的存儲和排放紊亂,易導致膽結石、膽囊炎。因此,要養成一日三餐規律飲食的習慣,食物種類多樣化,既營養均衡又不容易積聚不良成分,造成代謝負擔。

本報記者 / 姜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補血家常小食譜
怎麼用激素類軟膏
貧血需要輸血嗎
眼睛受外傷不容小覷
胃潰瘍的治療方法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納豆可以加熱吃嗎 提高腸道的消化能力有助於瘦身
一種滅活腸道菌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腸道細菌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種腸道細菌,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腸道細菌對鹽敏感,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高血壓都有關!
低熱量飲食能增強腸道損傷之後的再生能力
這種常見高血壓藥物可能增加嚴重腸道疾病,要引起注意
感冒了就打抗生素,恐殺光腸道益菌、降低免疫力
鈣拮抗劑會增加腸道疾病的風險
補充腸道細菌可降低患這兩種病風險?還需更大研究
最新研究:改善腸道菌群可以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腹瀉便秘交替?您可能得了腸易激綜合征!與腸道感染或壓力大有關
清腸刮油可以幫助我們的腸道更好的蠕動,提高減肥瘦身腸道健康
三種食物多吃一吃,可以保護腸道、增強免疫力,降低大腸癌的可能性!
你的腸道太髒了 腸道決定抗癌力 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
颱風過後要謹防腸道傳染病
闢謠|「高鹽飲食」導致血壓升高,可能是因為這些腸道菌群
為什麼腸道細菌對健康的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抗生素抗感冒效果不盡人意,腸道中的它們卻增強抵抗力?
腸道微生態對腫瘤免疫治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