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食療|大暑到,中醫幫你集齊5款湯水解暑清熱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明日(7月22日)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大暑。大暑時值三伏天中伏前後,此時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日晒、暑熱、水濕互結,達到一年中的高峰,且暑天人體陽氣浮散於表,腠理開泄,出汗較多,容易傷津耗氣,這個時期調養當以解暑祛濕,斂陽固表為重點。
避熱趨涼防暑傷
長時間暴露於烈日下的戶外工作者及高溫作業勞動者很容易被暑熱所傷,建議做好防暑措施,常備綠豆湯、五花茶、淡鹽水等飲品補充水分的同時解暑清熱。發生中暑,嚴重者可能出現休克、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必須儘快救治。酷熱高溫之下一旦身邊有人出現臉紅身熱、口渴大汗等中暑癥狀時,應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用濕毛巾全身擦拭降溫,適當飲水補充體液,有條件者可服十滴水、仁丹等藥物消暑清熱。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等中暑重症必須儘快撥打120送往醫院救治。
飲食有節防伏瀉
暑熱蒸騰之下,不少人為求快速降溫,常常一瓶冰鎮飲料大口大口地喝下,很容易損失脾胃陽氣;另一方面,暑熱天氣食物保存不當極易腐敗,飲食不節或不潔飲食都很容易導致各種胃腸疾病,尤其民間所說的「伏天瀉」則最為常見。
夏日飲食當以熟食、溫食為主,盡量少吃生冷、冰鎮食物。剩菜必須密封冷藏,隔餐食物必須徹底加熱食用,一旦腐壞及時丟棄,切勿食用。發生伏天瀉,可酌情服用藿香正氣丸、整腸丸等藥物,切忌濫用止瀉藥,腹瀉癥狀較重、病情複雜者應及時就醫。
少動多靜斂陽氣
大暑時期天氣酷熱,人體陽氣走於肌表,浮散於上,汗出過多容易損傷陽氣。《黃帝內經》雲「春夏養陽」,暑熱天氣應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注意勞逸結合,以顧護陽氣、保持體力。閑暇時間可練字作畫、品茶賞花以靜心寧神,斂陽降氣。暑天運動尤應把握好強度,雖各人的體質強弱不同,體能素質有別,但以和緩活動為主,避免劇烈運動泄汗太過。
大暑食療方
1、酸梅陳皮飲
材料:烏梅10克,山楂10克,甘草10克,陳皮3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烏梅、山楂、甘草、陳皮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小火續煮30分鐘,加入冰糖,再煮5分鐘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醒脾開胃。適合汗多口渴,食欲不振之人。
2、薄荷五豆湯
材料:綠豆、赤小豆、黃豆、黑豆、白扁豆各20克,薄荷5克。
製法:以上五豆清洗浸泡後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續煮30分鐘,加入薄荷及糖適量再煮5分鐘,放溫後代茶飲。
功效:解暑利濕,健脾益腎。適合平素身體偏虛,暑熱夾濕之人。
3、百合赤豆粥
材料:白米50克,小米30克,赤小豆20克,百合10克,蓮子20克,冰糖適量。
製法:赤小豆、蓮子、百合提前洗凈、浸泡1小時,然後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小火續煮1小時,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益胃健脾、利濕除煩。適合暑天汗出較多,脾胃虛弱或兼心煩多夢之人。
4、綠豆薏仁芡實粥
材料:綠豆30克,薏仁20克、芡實20克、小米30克,冰糖適量。
製法:綠豆、薏仁、芡實提前洗凈、浸泡1小時,與小米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1小時,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消暑利濕、健脾養胃。適合暑濕互結,脾胃虛弱之人。
5、淮蓮老鴨湯
材料:凈老鴨500克,山藥50克,蓮子30克,石斛20克,薏米30克,陳皮5克,生薑3片,蜜棗2粒。
製法:將材料洗凈後,老鴨和山藥切塊,全部材料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轉至小火,煮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養補虛,健脾滲濕安神。適合暑天脾虛濕困,夏夜睡眠欠佳之人。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 成傑輝 羅翠文 梁詠竹
【記者】嚴慧芳
【通訊員】宋莉萍
※大暑節氣,馬齒莧瘦肉湯清熱祛濕解暑
※「大暑」時節:多喝水常食粥,祛暑熱待秋來
※大暑節氣祛暑氣,4種花茶各顯神通!幫你排毒清肺緩痛經
※大暑將至,分享兩款解暑湯飲給您清涼一夏
※大暑節氣,吃「度暑粥」,飲三茶,食三瓜,趁暑化濕「解冬病」
※大暑節氣喝兩種茶水,有水果皮、還有蔬菜,清熱降暑、祛濕健脾
※大暑節氣,悶熱沒食慾?快試試這道菜!清涼解暑,超開胃!
※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
※「食療葯膳」大暑時節食療養生以「清熱解暑、健脾祛濕、養心安神"為基本原則,請煲仙草蓮茯荷瓜水鴨湯
※大暑別喝冷飲,喝此湯,清熱解暑,清心安神,涼爽安穩過完夏天
※大暑時節煮綠豆加它,香甜軟綿,清熱解暑,清心安神睡眠好
※大暑時節到來,幾道消暑小菜,開胃又解暑
※節氣養生,大暑到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該如何預防中暑和解暑呢
※大暑時節濕熱難耐,這些食材常吃,清熱解暑,不懂虧了
※大暑節氣到,用雪梨、銀耳和牛奶做甜品喝,補水降暑、補鈣美容
※中國節氣 大暑
※大暑節氣,多給家人吃這菜,香辣開胃,清熱解毒,好吃特下飯
※最熱的「大暑」登場!吃這些食物,助你祛濕、清火!
※颱風過後大暑節氣到,養生粥趕緊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