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秦始皇功過論,再怎麼黑,他還是千古第一帝
對於我國歷史上首位皇帝,關於其功過的評論,自古以來絕對不缺少學者文人甚至平民老百姓的研究爭論。今天小編也斗膽說說自己關於秦始皇這個人的看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會只認同一個觀點。所以歡迎理性討論,各抒己見,拒絕謾罵。
在開始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下他的個人簡介。先百度一下其資料,整理如下:秦始皇,姓嬴名政,出生於趙國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但在他二十一歲前(公元前239年),朝中大權由相父呂不韋把持,這期間他的生母曾經和呂和嫪毐私通。
嘖嘖,看到這裡,能供我們挖掘的東西就非常多了。我在想首先作為秦國一國之君的嬴政,居然不是在秦國出生的,而是在趙國,這是因為其父曾以人質的形式被送到了趙國。可以想像嬴政早年的經歷並非安樂,甚至可以說是很艱難的。唉,身在異國他鄉,少不了受到欺負。這些可能促使嬴政從小都很好強,因為較早地明白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
回到秦國後,其父早亡,13歲的嬴政繼承王位,被迫封呂不韋為相。之後近十年里,嬴政名義上為大王,實則步步受制於呂,他內心的權利慾望不得不進行自我壓抑。後得知呂及嫪毐與母私通的消息,嬴政很憤怒,於是剷除了二人。這些不愉快的事情可能讓嬴政意識到親人不可信(「帝王無常情」的苗子開始萌芽了),唯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才是真實的,加上秦國自秦孝公以來,秦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讓他也開始不滿足於秦國的現狀。
六國的明爭暗鬥讓嬴政看到了征服的希望(正如孫子所言,敵人往往不是被你打敗的,而是他把弱點主動暴露給了你)。嬴政重用各方面的人才,卻始終把國家的最高權利牢牢掌控在他的手裡,他是想更加清晰地感覺到秦國在逐漸變強,這是一種權利控制欲的表現。
強大的秦軍在秦王嬴政的引導下只花了十年便滅亡了六國,這也可以看出嬴政的求勝心切,他對權利的渴望太強烈了。嬴政為了實現掌握一切,驅使秦軍就像瘋子一樣地南征北戰。征服的道路上,國家的滅亡可能讓嬴政精神得到了巨大的滿足和安慰,讓嬴政開始崇尚起了武力,他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秦地之民普遍尚武的原因。從他統一六國後的一些施政手段也可以看出,他對武力的崇敬和忌憚相當厲害,聚天下之兵鑄金人十二便可窺視一二。統一天下的嬴政再不滿足王這個封號,於是將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和「帝」放到一塊,自稱始皇帝。
介紹完這些,現在我們就進入正題來說說小編心中秦始皇的功過。國人多是喜歡將功過分開概述,但我想:從來沒有單純的功,也沒有單純的過,所以功過是分不開的!
秦始皇的功過:
一、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夏商周的演替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分封制,分封土地稱王絕對能夠讓有野心的人自曝其短。諸侯之爭的根源在於他們只有一個主子,而沒有附屬。沒有人願意始終當奴才(如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或者皇子爭儲一樣),征服其他諸侯成了他們的樂趣,「霸主」一稱應運而生。秦始皇顯然和他們不同,他立志平定天下,結束這種地方諸侯割據的現狀。秦滅六國,設置郡縣,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的存在形態,更有利於國家的完整和統治。當然也有人會認為秦滅六國,太造殺孽了,因此認為秦始皇是暴君。對於這種婦人之仁者,大可不必理睬。戰爭有它的法則,不死人是不可能的。秦始皇以十年之時滅亡六國,已經是最大程度上地減小了傷亡和損失,如果非要這樣說,那麼三國歸晉,中間花了幾十年,死了多少人?還有「五胡亂華」怎麼來的?。
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文字和車行軌道尺寸,這對於六國的文化可能有一定的破壞,但無疑方便了六國人民的交流和出行(感覺學英語吃力的人想必更能理解其中的好處,想想要是全世界都用中文交流多好),也促進了六國民眾的大融合。這裡不得不提的是,「車同軌」其實也進一步增強了秦軍的機動力和戰鬥力,秦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他們應該出現的地方!有這麼一項改革也可以看得出秦始皇本人對軍隊建設非常上心(真是追求武力至上的人啊)。
三、南平百越,北驅匈奴。秦始皇因為是開國之君,所以他的功績應該大部分都屬於武功,這很正常,因為江山是打下來的。在征服百越時,秦始皇下令開挖靈渠,保證了軍需物資的運輸。事實上,靈渠對於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也有很大的好處。匈奴,這個困擾漢朝數百年的游牧民族,也在秦剛統一六國時南犯過。六國未亡時,趙燕兩國長期受到匈奴的侵襲。秦始皇脾氣不好,最討厭人家招惹他,加上他最喜歡征服有實力的對手,所以匈奴的挑釁讓已經統一了天下的他熱血沸騰。秦始皇命大將蒙恬率軍三十萬北上抗擊匈奴,遠驅匈奴六百里,收復河套地區。可以說秦國是我國歷史上真正用武力征服草原民族的國家,沖這一點,秦始皇也是兩千年來第一皇帝!
四、修長城。修長城死了不少人,這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確實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修建長城,累死了數以萬計的民眾。但是,這個代價是值得的,長城對草原游牧民族的防禦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北疆之寬廣,以人力去防守確實難以做到。提到這裡,我對康熙皇帝那句「清朝後繼之君不得修長城」的話非常不贊同,儘管他是出於體恤民情,但我還是比較理解他的,因為他本來就是個草原人,他自然不能深刻地意識領會到中原人修長城的真意。
五、焚書坑儒。其實這最後一點我是不想談的,但提及秦始皇,大夥都非常關注這個話題,我不提,總會有人問的。我只能說,焚書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書是寶貴的資源。至於坑儒,我也只能說他這樣做影響不好。但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認為秦始皇坑儒就是犯了多大多大罪的人是沒有雄心壯志可言的,成不了什麼大的氣候(氣候這個詞用在人身上意義可不太好)。這部分人必須了解的是,在帝王的眼裡,幾百條人命確實不算個啥,這在他們的戰功簿上只能勉強算個零頭。
可能到最後,肯定很多要說,我只不過在盛讚秦始皇。無可否認,自己心目中的秦始皇是偏向功甚於過的。秦始皇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封建皇朝,千古第一個皇帝,他在中國歷史上,開闢了新的國家紀元,將國家的形態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而後來的朝代也只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將這個國家形態一步步的加強和鞏固而至頂峰,而從來就沒有人再好像秦始皇一樣打破過去的模式。
※他雖貴為皇帝,卻被自己的老媽、老婆和女兒折磨了一輩子
※虎父無犬子,可惜猛不過三代,我眼中的江東孫氏三傑
※歷史上的精銳部隊,一支僱傭兵,卻成功抵禦90萬大軍的入侵
※聞名於抗日的國民黨七十四師,無奈最後潰於國民黨的腐敗
※自古紅顏多禍水,可有些紅顏是在好色男人的陪襯下才成了禍水
TAG:未語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