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利用貂蟬讓董卓呂布反目成仇,大功告成卻為何身首異處

他利用貂蟬讓董卓呂布反目成仇,大功告成卻為何身首異處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率兵進駐洛陽後,廢舊立新,毒殺太后,廣植黨羽,把持朝政,倒行逆施,弄得是民不聊生。

為了忠君愛國的穩定,王允等人決心除掉董卓,可手裡又沒有足夠的兵力與董卓對抗,於是決定表面上順從董卓,暗地裡尋找機會。

後來王允得知,董卓與他的貼身侍衛呂布之間,因為一個女人存在很深的矛盾,便秘密召見呂布。正好呂布也有反董卓之意。於是倆人一拍即合。

這年四月,漢獻帝在未央宮大朝會,董卓也來拜見皇帝,埋伏在門後的李肅等人突然殺出。董卓急呼呂布,呂布大呼:「奉旨殺賊!」然後一矛刺死了董卓。

董卓被誅,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司徒王允也因此贏得了世人的稱讚。好話聽多了,王允就有點飄飄然,接連出了幾個昏招,將東漢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其一、公報私仇殺了當時的名士蔡邕,也就是蔡文姬他爹。蔡邕是董卓的故吏,當聽到董卓被殺的消息,蔡邕感到很突然,不由自主地嘆了一口氣,這本是人之常情。

但王允卻以此為由,將蔡邕押至廷尉處問罪。因為十分同情蔡邕的遭遇,不少人都設法營救蔡邕,可最後蔡邕還是冤死獄中,此事讓不少讀書人為之寒心。

其二、王允誅殺董卓主要依靠大臣士孫瑞和董卓部將呂布等的幫助,但誅殺董卓後王允邀為己功,士孫瑞等不滿,辭官歸鄉,群臣也對他有意見。

其三、王允平日卻看不起呂布,認為他是一介武夫。呂布勸王允把財寶分給大臣、將領用來安撫人心,王允不許,呂布也漸漸與王允不和了。

其四、在如何安排和處理董卓舊部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反覆無常。王允本來是想全部赦免董卓舊部的,可王允又覺得,他們本來就沒罪,赦免無從談起,最終王允拒絕赦免。

其五、不赦免就不赦免吧,你倒是派心腹去掌握兵權啊,有人建議讓皇甫嵩領涼州軍,增強朝廷的實力,王允不許,認為那樣會使關東軍不安,準備遣散涼州軍。

當時百姓傳言,朝廷要全部誅殺涼州人,涼州軍眾將領害怕不已,在關中開始擁兵自守。他們覺得蔡邕只不過是嘆了口氣,就被王允給殺了,現在不赦免我們,還想解散軍隊,這是要把我們逼上死路啊!

董卓的謀士賈詡為了自保,開始勸說李傕、郭汜殺入長安,為董卓報仇。李傕等隨道收兵,等快到長安的時候,手下已有十餘萬人。

董卓的其它部將如樊稠、李蒙等人聞訊,也從不同方向殺來,將長安團團圍住。呂布出城迎戰,被殺敗。後因長安城裡有內應,李傕、郭汜的部隊很快攻入長安。

呂布逃走之前,招呼王允一起走,王允拒絕了,決定以死報效朝廷。後來,王允果然被李傕、郭汜當場處死,時年五十六歲,三個兒子和族人也全部遇害,只有兩個侄子逃脫了。

俗話說得好,「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王允本來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東漢王朝繼續下去,卻因為太過書生意氣,不懂得深謀遠慮而敗下陣來。

由此可見,王允的能力水平,處理一州一縣的政務還可以,處理一國要務確實有點難為他了,當職務超過自己的能力,實在不是一件好事,那些跑官要官的應該以此為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鵬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太監李蓮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靠什麼討得慈禧歡心
此人是漢末第二猛將,關羽、張飛、呂布在他面前都是戰五渣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里誰最慫,一槍沒放就舉了白旗
曹操當了大官後,老爹前來投奔卻為何被殺了,誰幹的
兄弟仨同場登科,大哥還是狀元,此前他經歷了一場不可描述的怪事

TAG:大鵬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呂布為何與董卓反目,與貂蟬無關,一成語揭示真正原因
王允成功離間呂布和董卓,真的是因為貂蟬嗎?
呂布是董卓心腹,為什麼董卓不願意把貂蟬賜給呂布?原因很簡單
貂蟬犧牲貞潔侍奉董卓,呂布知曉一切真相,為何卻從不嫌棄她?
貂蟬獻舞呂布卻成功淪為單身汪,情人節的梗你中了嗎?
世間原無貂蟬,那呂布緣何殺董卓?
董卓為何不將貂蟬拱手相讓給呂布呢?
連環計為何能如此成功?又為何說貂蟬是古代最成功的女間諜?
貂蟬究竟是何身份,原來最早並非王允歌伎,而是與呂布關係特殊
董卓為何捨不得將貂蟬送給呂布?原因一點也不複雜
呂布去世後,曹操為何沒有侵犯貂蟬?絕非不敢,因他發現貂蟬一秘
董卓對李儒言聽計從,為什麼不同意把貂蟬賞賜給呂布?原因很簡單
貂蟬為何能讓董卓呂布父子迷得神魂顛倒?
此女比貂蟬還要美,為爭奪她,關羽和曹操反目成仇
貂蟬容貌美麗,為何曹操殺死呂布後沒將她佔有?因貂蟬身上有一秘密
貂蟬最終何去何從,是追隨呂布,還是委身於曹操,還是隱居呢?
曹操風流成性,擒殺呂布後,為什麼不霸佔貂蟬?原因其實很簡單
貂蟬在歷史上並不存在,那呂布殺董卓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什麼,貂蟬最愛的人是他,而非呂布,也非董卓,更非關羽
呂布兵敗身亡之後貂蟬去了那裡?這三種說法最被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