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突厥汗國到奧斯曼帝國

從突厥汗國到奧斯曼帝國

突厥是繼匈奴之後又一個盤踞於我國北部草原的強大游牧民族。突厥和現在的爾族有什麼關係呢?和土耳其又有什麼關係?「東突厥斯坦」是怎麼回事?古代突厥和現在的土耳其,是否存在某些歷史的淵源?本文試圖解答上述問題。

突厥並非一民族之統稱

「突厥」一詞因公元6世紀中葉至8世紀中葉的「突厥汗國」而出現在中國漢文史籍里。突厥汗國是以阿史那氏族為統治氏族的眾多游牧部落聯合體,組成該聯合體的各部落使用的是一種相同或大體相同的語言,這種語言因之被稱作突厥語。於是,漢文古籍上又把與他們出於同一族源,並且講古代突厥語和若干突厥語方言的各游牧部落通稱為突厥。這樣,漢文古書上的「突厥」就有了狹義和廣義的兩個概念。但無論狹義或廣義,「突厥」都不是某一個具體民族共同體的名稱。如同著名學者巴托爾德曾經指出過的那樣:突厥是隨著大的部落聯盟的形成而產生的,如果企圖把「突厥」這一術語同某個部落聯繫在一起,那是徒勞的,因為各部落都有其他完全固定的名稱。只有部落的聯合才用「突厥」這個名稱。

《周書》、《隋書》、《北史》的記載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突厥在其「史前」或早期歷史階段曾居天山或阿爾泰山南麓地區。這與它日後在西域設立汗庭,並積極經營西域不無關係。

「突厥」並不是一個民族的名字,而是一個部落聯盟的名字。但突厥汗國建立後,位於中國中原的政府習慣把突厥汗國的人統稱為「突厥人」。

突厥語民族發源地

突厥汗國的建立

在公元前6世紀,在黑海至阿姆河、錫爾河流域一帶(今俄羅斯南部、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地),生活著一個叫做「塞人」的游牧民族。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帝國崛起,面對亞歷山大大軍的逼近,塞人被迫東遷到漠北(蒙古高原、戈壁以北地區)。這一地區就處於中國中原的正北方,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大本營,以及對中原發動襲擊的基地,當時居統治地位的是匈奴,另外還有其他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一般以家族為單位群居,一些大的家族形成民族內不同的分支。塞人的一支阿史那部(即一群姓「阿史那」的塞人)與當地的鐵勒人(又稱敕勒、丁零)的一支混居、交融,阿史那部接受了鐵勒人的狼圖騰與黑色崇拜。

由於突厥民族的部落非常多,因而突厥人在歷史上建立了非常多的國家。突厥汗國是建立在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上的部落聯盟國家。

阿史那部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鐵勒人(確切地說是鐵勒人與原始塞人混合後的新種族)的帝國,這時離塞人遷到漠北已將近1000年。在這1000年里,鐵勒人始終生存在其他大帝國的夾縫中,隨著其他政權的消長而東奔西走,終於在552年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把它命名為「突厥」。

公元546年,高車國密謀攻擊柔然,阿史那土門率部族五萬餘眾擊敗高車。此后土門自恃有功於柔然,向柔然王求婚。柔然王「阿那環」怒言辱罵土門:「爾乃我鍛奴(打鐵匠),何敢發是言耶?」(《周書》50卷,突厥傳)。土門心懷不滿,便轉向西魏政權(鮮卑血統)求婚,當時的西魏皇帝(文帝拓跋元寶炬)把長樂公主嫁給了他。阿史那部族通過聯姻壯大了勢力,便開始對柔然進行報復性戰爭,於552年征服柔然汗國。土門自稱「伊利可汗」。至此,突厥汗國成立。

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

公元581年,隋統一中原。此時,突厥境內因爭奪大可汗之位而分化成五個割據勢力。他們之間相互猜忌,自相殘殺,削弱了實力。最終導致突厥汗國在公元583年分裂為東西二部。在東西突厥分裂前的三十餘年裡,是突厥最強盛的時期,這是突厥語系的現代人頗感自豪的一段歷史。分裂後,東西突厥雖然相繼歷經盛衰,也未強盛到昔日西到裏海,東至小興安嶺的廣闊疆域。此時,隋乘機出兵,專攻東突厥,東突厥屢戰屢敗,一度淪為隋的附庸國。爾後隋出兵大破西突厥。其餘部奉隋命遷往河套一帶,西突厥「突利可汗」被隋文帝冊封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西突厥另外幾個重要可汗降的降,逃的逃,最終因「處羅可汗」被迫降隋而肢解。

突厥汗國被大唐所滅

唐朝建立之初,中原局勢未定,無力顧及突厥,使其死灰復燃,東突厥再次成為北方大國。「始畢可汗」死後,其子什缽苾復稱「突利可汗」,其弟莫賀咄則稱「頡利可汗」。「頡利可汗」勇武過人,常有吞併中原之意。唐表面上對突厥以禮相待,答應與頡利和親,暗中卻積極準備抵禦。

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全部兵力大舉犯唐,唐高祖李淵令李世民、李元吉挂帥出征。世民設計離間突利、頡利二人。竟與突利結為兄弟,致使頡利孤掌難鳴,只好撤兵。

公元629年(貞觀三年),唐軍大舉進攻東突厥。頡利兵敗逃至小可汗蘇尼失的領地,蘇尼失率眾降唐,將頡利獻與唐軍。突利見大勢已去,也率部降唐。其它各部落有的依附薛延陀,有的投奔西突厥。東突厥名存實亡。頡利被俘後,其餘部推舉小可汗斛勃為主。在金山(阿爾泰山)之北趕走薛延陀,建立臨時政府,自稱「乙注車鼻可汗」。收突厥散兵約3萬,休養生息。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高宗李治)。「車鼻可汗」在金山被唐軍捉獲,其部眾被安置在於都斤山一帶(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抗愛山北),設置狼山都督府。唐在此地區設置單于都戶府和瀚海都護府,統領各都督府。東突厥汗國在歷史上消亡。同年唐繼續進攻西突厥,659 年唐軍斬西突厥大將真珠葉護於雙河(新疆博樂),西突厥被迫降唐。從此強大的突厥汗國不復存在。

突厥被大唐所滅

突厥殘餘西遷,由仆入主

爾後原屬突厥的各部落對唐時而反叛,時而投降,時而聯合,時而各自為戰,更有幾個領袖自稱「可汗」,妄圖回復到東西突厥分裂前最強盛的時期。然而終於回天乏力,於公元745年被唐朝冊封的回紇「古力非羅汗」徹底攻滅。突厥殘餘流亡大部分流亡西亞、歐洲一帶,少數留在中原的突厥人也漸漸被融入當地文化。

從公元552年至744年長達192年的時間裡,突厥汗國時而臣服,時而獨立,幾度興衰沉浮。但作為一個利益集團(國家)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其可汗領導下的各個部族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形成了突厥語系,創造了突厥文字。從此,凡講突厥語的人被稱為「突厥人」,這就是有些學者們所稱的廣義「突厥人」的概念。

公元8世紀大食(阿拉伯)人在怛羅斯打敗唐軍,一部分突厥人開始接受伊斯蘭教的影響,並參加大食的軍隊。由於他們具有游牧民族高超的騎射本領和長期戰爭鍛煉,很快表現出優良的軍事素質,在大食的軍隊中逐漸取代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隨著大食政權的日漸衰弱,突厥軍人由原先的僕人地位變成了主人。大約970年,突厥的一支「塞爾柱(突厥人同波斯人的混血)」人,順利越過邊境,進入穆斯林地區。在巴格達(大食都)幾度廢立統治者,控制數任哈里發(大食君主),不久便大權獨攬。

1071年,在小亞細亞東部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中,突厥人大獲全勝,俘虜了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從此,小亞細亞的大分部地區,由基督教地區變成了突厥和穆斯林地區,一直延續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瑪雅壁畫推翻末世論 震驚世界十大發現
毛澤東親自下令:務必全殲印軍「杰特」聯隊
宋高宗趙構是好皇帝嗎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趙構
中國古代十大陣法,看著簡單卻威力巨大

TAG:一眼流年 |

您可能感興趣

奧斯曼帝國自稱最大的突厥語國家 對中亞突厥人有什麼影響力?
此國自詡為突厥後裔,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如今卻成最逗比國家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此國盛產一寶物,國人都喜歡,曾被突厥滅國,乾隆年間才併入中國
突厥汗國與突厥語族
奧斯曼蘇丹擁有哈里發頭銜 對中亞眾突厥汗國有哪些影響?
突厥被大唐王朝打敗後去哪了?建立了奧斯曼帝國,橫掃亞非歐!
文史宴:突厥與波斯——中亞五國的直系祖先
烏魯木齊市長:維吾爾族是中國人不是突厥後裔
烏魯木齊市長:維吾爾族是中國人,不是突厥後裔!
阿爾泰三大族群:蒙古,突厥,通古斯,有兩個都在中國建立王朝
長孫晟與突厥可汗交好,回國向隋文帝獻上一策,使突厥汗國大分裂
世界各地的鎧甲從突厥繫到伊斯蘭繫到中國各朝代繫到日本系列1.1
西突厥時期的龜茲古國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金帳汗國的後人
西突厥汗國概述(下)
從蒙古自身的突厥裔成分來看蒙古和哈薩克兩族的關係
俄羅斯為克里米亞進攻拜占庭,突厥將大公頭骨做成酒杯
蘇聯驅散「大突厥斯坦」陰霾,中亞五國的雛形初現!
此國有突厥後裔建立,建國僅十年,曾打得蒙古大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