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與人為善」則「善莫大焉」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與人為善」則「善莫大焉」

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下)

聞過則喜

子路聽到有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很高興,大禹聽到好的言論,就給人行禮。子路和大禹的行為都可看其出勇於承認錯誤,不拒諫飾非的優秀品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像顏回這樣的修為,孔子還以「不貳過」稱之,可見顏回也曾犯過錯誤。

犯過錯誤並不損害其為君子,過而不改,才是最大的錯誤。

子路明白這個道理,聞過則喜,所以成聖賢之德,而名流萬古;唐太宗明乎此理,所以有貞觀盛世,萬載傳揚。

夏桀無道,龍逢諫而死,而夏朝滅亡;商紂無道,比干諫而死,而商亡;吳王不聽伍子胥之諫,而被越國所滅。前車之鑒,不可不知。

《論語》說「過則勿憚改」,鼓勵人們勇於改錯。

又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光明磊落,絕無隱匿,即使有過錯,眾人共見,未嘗掩飾,立即改正,不留纖毫,明德復明,完全無缺,如日食月食一般。

不似「小人之過也必文」,到處為自己找理由開脫,不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善與人同

能夠做到聞過則喜已不容易,但這還不是修為的最高境界。一則未能盡善盡美,一則未能推己及人。

像大舜這樣「善與人同」才是盡善盡美,他把善當作人所共享,捨棄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樂於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完善自己。

從他種田、做瓦器、打魚一直到做天子,沒有一個時候不是從別人那裡吸取優點。

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完善自己,這就是同別人一起行善。所以君子最了不起的就是同別人一起行善。

抱著「善與人同」的思想,舜只是見人之善,而不見人之不善。

王陽明對舜的這一品質是如此說的:

一友常易動氣責人。先生(王陽明)警之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舜能化得象(弟弟)的傲,其機括(關鍵)只是不見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惡,就見得象的不是了。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傳習錄》卷下)

大舜身上有兩種優秀品質,一是捨己從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能夠快速地檢查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二是善與人同,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並加以學習推廣,這就不限於一己的得失利害,而是推己及人,正是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聖賢未嘗無過,子路聞過則喜,所以為聖賢之徒;大舜善與人同,所以為百世之師。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捨己從人,福及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梁漱溟:樂天知命故不憂
王陽明:「悔」可正人心之非 亦可成人心之病
今日,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詩經》?
我們為什麼不能做那刻薄之人?
古人教子詩: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彼得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與人為善,渡善於己,善莫大焉
《無人深空》: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兄弟二人俱出家緣
翟天臨致歉信被質疑避重就輕,好友尹正反力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一隻誠實的貓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真懂事!
敘利亞叛軍終於認清形式,巴沙爾: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中年惜命,善莫大焉!
放生麻雀,善莫大焉,除「四害」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籠子絕不是它們的家園
中國婦女報回應俞敏洪:知錯即改 善莫大焉
張雲雷道歉之後,央媒評論員發表見解,網友: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聊聊無人深空開發商Hello Games的那些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盤點犯錯後屢教不改丟盡臉面10大明星
海底撈曾被曝光廚房出現重大衛生問題?網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范冰冰道歉微博獲138萬點贊,僅7條評論全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元初元末兩伯顏,一個維護統一善莫大焉,一個倒行逆施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