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北京在一位葡萄牙藝術家的筆下是這樣的

北京在一位葡萄牙藝術家的筆下是這樣的

GIF/165K

展覽:印記——亞歷山大·法圖作品展

時間:2017年6月30日至7月23日

地點:中央美院美術館

如何感受一段文化,如何認識一座城市,如何了解一群人?也許會從一本書、一部電影、一條街、一個人開始,於眾多紛亂的信息中提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瞬間,無論是圖像還是文字。我們可能讀到過「萬戶搗衣聲」的長安與《長恨歌》中的上海、記得《重慶森林》里的香港與《十七歲的單車》里的北京、在蒙德里安畫作與羅伯特·弗蘭克的攝影中發現不一樣的紐約、嚮往著落日大道與百老匯、從波德萊爾的詩出發想像十九世紀末有「遊盪者」的巴黎街頭……我們以來自不同地域、國家、文化的眼光審視、判斷著城市與生活在其中的人群的面貌、狀態。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近期的展覽《印記》中,來自葡萄牙的街畫藝術家亞歷山大·法圖(Alexandra Fatou)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與藝術思考記錄下他對北京的認識。

70幅雕刻浮雕作品屹立在展廳,凌亂的衚衕、在建的大樓、擁擠的馬路與各色人群、多種傳統圖案……錯落有致地組成了「城市叢林」,觀眾可在其中任意穿梭,沒有阻攔地近距離觀看,正如身在我們每日行走、生活著的城市。作品上一張張含蓄靜謐卻各異的表情,可能就是某個和我們擦肩而過的人;停在路邊的車、在建的大樓、洗車的廣告、傳統的圖形,也許我們永遠也不會認真得多看一眼它們的模樣……法圖發現了這些城市的圖像,並將它們以「紀念碑」式的形式雕刻在牆面,凸顯其獨一無二的城市「印記」。印記是一個城市的某個瞬間,北京的人與建築,中國的圖案,都是藝術家眼中北京的組成部分。他從城市景觀中提取瞬間的典型圖像,鑲嵌在單體結構的方塊中,以此彰顯城市特點與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群的某種共同狀態。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對人面部的刻畫。毫無疑問,人是城市的創造者、建設者,是組成城市空間的主體,但隨著城市化的加劇,城市聚集人口的激增,各色各樣的人同時也變成了都市景觀之一,個人面龐似乎被淹沒在人潮里。藝術家法圖通過大型的面部雕刻,強調在城市這個巨大的容器里看似渺小的個人的主體性,大幅的人像創作像是普通人的宣言,向觀眾宣告個體生命的存在。同樣,這種感受會隱射到觀眾自身,促使他們反思自我定位、自我價值,在紛亂的都市生活中,從對外在物質的關注回到內心真正的需求。

被雕刻在牆上的面容,似是某個人的面龐,但他們的表情又都會出現在千千萬萬都市人群的臉上,藝術家從大的人群基礎中觀察提取,結合當地社會背景、歷史背景精心挑選出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個人狀態。在或疏離、或冷漠、或靜謐、或迷茫、或溫暖的表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對於眼神的刻畫,甚至對眼部有專門放大的特寫。東晉顧愷之論畫人物,有云: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阿堵」即指眼睛,人的眼睛是五官中最能表達內心情感與精神狀態的部位。法圖將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的聚集在城市的一雙雙眼睛嵌入牆面與石膏板里,其中濃縮著當代城市空間規劃發展、社會環境與生存條件變化帶給人們的複雜感受,與城市的失真、高速運轉、記憶變遷和未來的可能性形成對比。

法圖出生於1987年的里斯本,在左翼浪潮興盛的年代,激進分子將對現實社會的改革與烏托邦的理想繪製在大大小小的街頭巷尾,法圖即在這種氛圍中長大。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商業廣告覆蓋了社會革命圖畫,13歲的法圖也拿起了畫筆,以Vhils的署名開始了自己的塗鴉創作(之後逐漸形成團隊)。具有冒險精神的街畫藝術使原服務於宏偉大型公共建築的壁畫走下神壇,繪製於現實生活的大眾空間。

城市街畫發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紐約的布朗克斯區,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傳入中國。街畫藝術不論是技法還是表現形式都十分豐富,為藝術界帶來了一場革命,這種公共性使得作品永遠保持著開放與包容,參與到城市形態的改變中。作為一名年輕的街畫藝術家,法圖的創作方法在同行中顯得特立獨行,因為他不採用傳統意義上「街畫」(或「塗鴉」)的創作方法——在牆面直接用顏料塗畫,而是有其獨特的「浮雕雕刻法」。他先用鉛筆在石膏板或牆面勾勒出形,然後用雕刻、切割、蝕刻、爆炸等方法將多餘部分剝離牆面,再用顏料加以修飾。法圖的創作方法拓展了傳統概念上壁畫的定義,開闢出新的街畫創作模式。藝術家可以不再簡單地往牆面附加顏料,而是深入牆面,直接與牆體本身的物質性對話,進行層層的剝離。

這種如考古學家般對於物質材料的一段段深入,是將客體進行解構,並在製作圖像的同時,探究表現對象(如城市景觀、人的表情)與客體材料完美融合的可能性。水泥牆面與石膏板都是現代城市常見的材質,它們隨著城市的擴張而增多、隨著城市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在把城市與人的圖像雕刻在這些背景上時,藝術家希望將人類的狀態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以共存共生來探索兩者之間的對話關係。

法圖作品視覺語言的呈現方式有其自身的美學特色。從絲網繪畫到金屬蝕刻,從煙火爆破、影像到雕塑裝置,他強調作品的形式感、實現方式的震撼性。如展覽中的影像作品《爆炸》,他藉助慢鏡頭呈現爆炸過程中瀰漫的硝煙與飛濺的石塊,賦予其詩意。而在作為展覽主體的石膏板創作中,法圖故意留下毛糙感,不清理碎屑,以此突顯出製作的過程,甚至有些作品像仍未完成一樣。毛糙感與過程性也像是現實中,在時間洪流的推動下不斷擴張、改造的城市,永不停止的拆除與建設;而其圖像呈現出的強烈現實感、生活感,時時刻刻提醒著觀眾: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城市,看到的就是身邊的人與事。材料突顯出的粗糙,反而在圖像上形成光影斑駁的複雜質感,類似一種皮膚、時間、歷史的滄桑與厚重。這些場景、這些任務,何嘗不體現著人生的無常、單調、循環、平庸、乏味,而每個人又都上演著各自的故事,在70個單體雕刻浮雕作品中,法圖實現了都市景觀的擬人化,拓展了人們對於城市空間認知的橫向視野與縱向視野。

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把人類的歷史歸結為「上帝之城」與「塵世之城」之間的關係史。人類今天的確在面對城市日益擴張的兩張面孔:鋼筋水泥建造起來的「空間之城」,與歷史積澱的「時間之城」。法圖的創作試圖將「時間之城」與「空間之城」相融合,每一幅創作都是他為這個城市嵌入的「印記」,就像是一枚圖章、一個符號,在批判、反思、慰藉、期待中,它們既是對城市歷史的記錄,也是人類生命歷史、情感歷史的濃縮。

文| 王奕丹

本文刊載於20170718《北京青年報》B3版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靳東 陳道明,「前半生」的直男邏輯令人齒冷
《中國有嘻哈》靠freestyle還能火多久?
過度曝光會損害作家的藝術生涯
瑪利亞的婚後生活 從電影到戲劇的轉換魔法
愛比死更冷!電影戲劇兩大師所見略同

TAG:北青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一群天使一樣的藝術家
藝術家家裡的牆都是這樣的
每一個摸魚的人都是藝術家
一個藝術家的聖杯
如何像一個藝術家一樣洗碗
聲音藝術家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藝術家眼中的三亞是什麼樣?答案藏在這家酒店裡
媒體報道下的這些明星,每一位都是被演戲或唱歌耽擱了的藝術家啊
每一個字母 都是一個藝術家的代表作
這些樹都是藝術家
藝術家是這樣玩火柴的
藝術家的一天
藝術家做出來的獨特的藝術品有一種別樣的美
藝術家的每一杯咖啡里都有貓
藝術家為義大利一所學校設計了個操場,從天上看下去是這樣的
藝術家手中的貓咪,就像是從咖啡里長出來的一樣
這位趴著的藝術家,每天都在用自己的畫治癒路人
那些一往無前的白羊座藝術家
火影中四位藝術家,一位為藝術獻出了生命,一位猶如「神筆馬良」
這些世界頂尖級舞蹈藝術家,你最喜歡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