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你知道它的危險性嗎?
妊娠晚期或臨產時或新產後,眩暈頭痛,突然昏不知人,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全身強直,少頃即醒,醒後複發,甚至昏迷不醒者,稱為「子癇」,又稱「妊娠癇證」。該病是由先兆子癇癥狀和體征加劇發展而來的。子癇可發生於妊娠期、分娩期或產後24小時內,被分別稱為產前子癇、產時子痛和產後子癇,是產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在發達國家,子癇發病率大約平均1/2000次分娩;子癇患者的死亡率約1%。
發病原因
可能涉及母體、胎盤和胎兒等多種因素,包括有滋養細胞侵襲異常、免疫調節功能異常、內皮細胞損傷、遺傳因素和營養因素。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單一因素能夠解釋所有子癇前期發病的病因和機制。
1.滋養細胞侵襲異常
可能是子癇前期發病的重要因素。患者滋養細胞侵入螺旋小動脈不全,子宮肌層螺旋小動脈未發生重鑄,異常狹窄的螺旋動脈使得胎盤灌注減少和缺氧,最終導致子癇前期的發生。
2.免疫調節功能異常
母體對於父親來源的胎盤和胎兒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調,是子癇前期病因的重要組成部分。
3.血管內皮損傷
氧化應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謝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質可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而引發子癇前期。
4.遺傳因素
子癇前期是一種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遺傳傾向:患子癇前期的母親其女兒子癇前期發病率為20-40%;患子癇前期的婦女其姐妹子癇前期發病率為11-37%;雙胞胎中患子癇前期的婦女其姐妹子癇前期發病率為22-47%。但至今為止,其遺傳模式尚不清楚。
5.營養因素
缺乏維生素C可增加子癇前期-子癇發病的危險性。
臨床表現
多發群體
孕婦年齡≥40歲,子癇前期病史,抗磷脂抗體陽性,高血壓病史,腎臟病史,糖尿病史,初次產檢時BMI≥28g/㎡,子癇前期家族史(母親或姐妹),多胎妊娠,該次妊娠為首次懷孕,妊娠間隔時間≥10年,孕早期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其他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人群還有:易栓症,孕前血甘油三酯升高,社會經濟地位低,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藥物濫用(可卡因/甲基苯丙胺),妊娠間隔時間7.4L/分,孕婦血尿酸升高等。
疾病癥狀
典型者表現為患者首先出現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頭向一側扭轉,牙關咬緊,繼而口角與面部肌肉顫動,全身及四肢肌肉強直性收縮(背側強於腹側),雙手緊握,雙臂伸直,迅速發生強烈抽動。抽搐時呼吸暫停,面色青紫,持續約1分鐘左右抽搐強度漸減,全身肌肉鬆弛,隨即深長吸氣,發出鼾聲而恢復呼吸。抽搐臨發作前及抽搐期間患者神智喪失,輕者抽搐後漸蘇醒,抽搐間隔期長,發作少;重者則抽搐發作頻繁且持續時間長,患者可陷入深昏迷狀態。患者可出現各種嚴重併發症:如胎盤早剝、吸入性肺炎、肺水腫、心肺功能停止、急性腎衰、腦出血、失明或視力下降,甚至孕產婦死亡;在抽搐過程中還容易發生各種創傷:如唇舌咬傷,摔傷,嘔吐誤吸等。
子癇的臨床表現可以非常不典型:可以發生存在嚴重高血壓者,也發生在輕度血壓升高者, 且有16%並未發現臨床上的高血壓存在;有48%的子癇存在著嚴重蛋白尿,還有14%並無蛋白尿。
儘管子癇臨床表現和化驗檢查的特異性不強,可以與其它多種能引起抽搐的疾病互相混淆,但子癇是在妊娠期及產後短時內、最常見的與高血壓有關的抽搐病因。
治療信息
子癇發作時的緊急處理包括一般急診處理,控制抽搐,控制血壓,預防子癇複發及適時終止妊娠等。需要與其它抽搐性疾病(如癔病、癲癇、顱腦病變等)進行鑒別。同時,應監測心、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功能、凝血功能和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一般急診處理
子癇發作時需保持氣道通暢,維持呼吸、循環功能穩定,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尿量(應留置導尿管監測)等。避免聲、光等刺激。預防墜地外傷、唇舌咬傷。
控制抽搐
硫酸鎂用法及注意事項,參見「子癇前期」條目中「硫酸鎂防治子癇」。
當患者存在硫酸鎂應用禁忌或硫酸鎂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應用地西泮、苯妥英鈉或冬眠合劑控制抽搐,
藥物有:
1.地西泮(安定):口服2.5~5.0mg,2~3次/天,或者睡前服用。地西泮10mg肌注或者靜脈注射(>2分鐘)可用於控制子癇發作和再次抽搐。
2.苯巴比妥:鎮靜時口服劑量為30mg/次,3次/天。控制子癇時肌肉注射0.1g。
3.冬眠合劑:冬眠合劑由氯丙嗪(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和異丙嗪(50mg)組成,有助於解痙、降壓、控制子癇抽搐。通常以1/3~1/2量肌注,僅應用於硫酸鎂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子癇患者產後需繼續應用硫酸鎂24~48小時,至少住院密切觀察4天。
控制血壓
血壓≥160/110mmHg的重度高血壓孕婦應降壓治療;血壓≥140/90mmHg的非重度高血壓患者可使用降壓治療。血壓應平穩下降,且不應低於130/80mmHg,以保證子宮胎盤血流灌注。
常用口服降壓藥物有: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短效或緩釋片。如口服藥物血壓控制不理想,可使用靜脈用藥,常用有:拉貝洛爾、尼卡地平、酚妥拉明。孕期一般不使用利尿劑降壓,以防血液濃縮、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和高凝傾向,也不推薦使用阿替洛爾和哌唑嗪。禁止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硫酸鎂不可作為降壓藥使用。
適時終止妊娠
小於孕26周的重度子癇前期經治療病情不穩定者建議終止妊娠。
中醫上子癇重在預防,在子腫、子暈、先兆子癇階段應積極治療,防止發展。一旦發生子癇,危及母體及胎兒性命,最好是中西醫結合搶救。
先兆子癇、子癇的辨證論治
陰虛肝旺型
【證見】 妊娠中晚期,頭暈目眩,頭痛頭脹,耳鳴腰酸,口乾咽躁,煩躁不安,手指發麻,尿少便秘。舌紅,有裂紋,脈弦滑數。
【治法】 滋陰養血,平肝潛陽。
【方葯】
主方杞菊地黃丸合二至丸加味
處方:枸杞子15克,杭菊20克,山茱萸15克,牡丹皮15克,山藥30克,白芍20克,赤芍15克,生地黃20克,女貞子20克,旱蓮草20克,石決明30克,鉤藤15克。水煎服。
脾虛肝旺型
【證見】 妊娠中晚期,面目肢體浮腫,頭暈目眩或頭麻頭重,胸悶泛惡,納谷不香,神疲乏力,大便不實。舌淡胖,脈緩滑或弦滑。
【治法】 健脾行水,平肝潛陽。
【方葯】
主方 白朮散加味
處方:白朮30克,茯苓30克,大腹皮20克,陳皮6克,生薑皮15克,石決明30克,白芍20克,鉤藤15克,丹參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
說明:上述兩個證型為先兆子癇階段。
肝風內動型
【證見】 孕晚期或正值產時或產後1~2日,頭暈頭痛,視物不清,煩躁不安,顏面潮紅,突發全身抽搐,牙關緊閉,甚則昏不知人。舌紅或絳,苔薄黃,脈弦滑數。
【治法】 平肝熄風止痙。
【方葯】
主方羚羊鉤藤湯加減
處方:羚羊角粉3克,鉤藤30克(後下15分鐘),桑葉15克,杭菊花15克,川貝母6克,竹茹20克,生地黃20克,白芍20克,茯神20克,甘草6克,全蠍10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水煎服。
對昏迷不醒者,可鼻飼給葯。或救醒後再服。
痰火上擾型
【證見】 妊娠晚期或產時或新產後,頭暈頭痛,胸悶泛惡,忽然倒仆,全身抽搐,口噤,昏不知人,氣粗痰鳴。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 清熱豁痰,開竅止痙。
【方葯】
主方萬氏牛黃清心丸加減
處方:天然牛黃0.3克(沖服),黃連9克,黃芩15克,梔子15克,鬱金15克,礞石15克,天竹黃9克,全蠍9克,石菖蒲12克。水煎服。
說明:上述各證型,如出現面色黯滯,舌黯有瘀斑,則為挾瘀之徵,可在原方中選加當歸、川芎、丹參、桃仁、紅花、益母草、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微循環。如反覆抽搐,昏迷不醒者,需中西醫結合搶救,並注意血液、生化、心、肝、腎功能的檢測,防止酸中毒及臟腑功能衰竭。子癇常於抽搐後自然作產,且產程快,必須儘快做好分娩處理。若病情穩定,仍未作產,必要時可終止妊娠,產後仍需預防產後子癇的發生。
先兆子癇、子癇的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抽搐者,針刺曲池、合谷、人中、承山、太沖。昏迷者,針刺人中、百會、湧泉、風池。
2.預防與調護 本病以預防為主。定期做好產前檢查,及時治療子腫、子暈及出現先兆子癇的各種癥候,防止進一步發展為子癇。一旦發生子癇,危及母體及胎兒,應做好有關護理。
※懷孕期間的飲食控制很重要
※不要小瞧了這些癥狀!
※呢仔草是什麼的剋星,你知道嗎
※小兒不明原因發熱,不要急
※你也偏頭痛嗎?偏頭痛時怎麼破?
TAG:陽光健康學堂 |
※你的孩子背著你做這樣的事,你都知道嗎?
※糖尿病的危害,你知道嗎
※抑鬱症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體質酸性還是鹼性?你真的知道怎麼回事嗎?
※痔瘡?直腸癌?你不知道的危險就在身邊!
※這些失眠原因,你知道嗎?
※你的鞋子那麼貴,你爸媽知道嗎?
※野外的這幾種果子,關鍵的時候能救你命,你知道嗎?
※你有「癮」嗎,這些癮帶來的危害,你知道嗎
※攀岩?你知道這些的重要性嗎?
※卸妝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生活中的這些小方子,可以痔瘡癥狀,你知道嗎?
※知道嗎?這些都是因為人性的貪婪
※導致慢性病的五大原因!你知道嗎?
※金蟾茶寵這樣擺放很危險,你知道嗎?
※這樣的人真的不適合養魚,你知道嗎?
※我知道的,你知道的,你都知道嗎?
※高尿酸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嗎?
※但是你知道嗎?人是它的奴隸
※這就是你的「戀愛」現狀,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