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盱眙這道古堤,曾經感動中國!-《哭泣的汪公堤與氣派的城北財神廟》

盱眙這道古堤,曾經感動中國!-《哭泣的汪公堤與氣派的城北財神廟》

作者:金盾@泗州鴻雁攝影:金盾@泗州鴻雁時間:2017.6.28.地點:江蘇盱眙

清人汪雲任與「鐵心夫人」張瑤娘的愛情故事,感人肺腑 ,家喻戶曉,而由他們父子營建的汪公石堤,卻正在被現代的人們所淡忘……!

不該忘卻的歷史,記錄鄉愁,留住鄉音!

本篇獻給為民解難,為民分憂,為民辦實事的歷代清官!

汪公堤,位於城北新建財神廟沿淮,是古人智慧和毅力的代表作,更是一代清官父子,為盱眙人民捐建的民心工程,汪公堤不僅讓深受洪水襲擾的百姓,解除了洪水之憂,更是開創了封建社會,清官為民辦實事、善事之典範,汪雲任父子的義舉,曾經感動盱眙,感動中國!

清道光26年4月(公元1845年4月),時任陝西布政史的汪雲任,接連收到繼母病危的家書後,毅然請辭回鄉敬孝,在繼母病逝後,居家守孝,悲情中安葬了繼母。

汪雲任守孝期間,正是夏季梅雨汛期,淮水猛漲,呈勢不可擋之勢,洪水在沖跨泗州城牆的同時,又氣勢洶洶的湧向盱城,使盱城受災嚴重,災民紛紛逃向山上。汪雲任的家也住在淮河沿岸的前街汪巷,同樣也深受其害,居民舉家逃離家園的場景,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使盱城免受洪水的侵擾,他下定決心,用自己積攢多年的俸銀,以明代邵公堤為基礎,為家鄉修築一道防洪大堤。

道光27年,修堤工程呈報朝廷後正式展開,起初因對工程量估計不足,自仇集青平山採伐的大塊條石數量驚人,耗銀巨大,原本從老船塘向南和談家巷、胡家巷、對寶巷、夫子巷等巷道的延伸工程難以全部完成,餘下的南段一部,只好採用了亂石磊砌的方式營建,雖不美觀,卻同樣堅不可摧,就這樣築堤工程在汪雲任傾其所有後,南至奎宿門,北至翟家橋,(計建石堤七百餘丈,加上新增的學宮沿岸的延伸段,(長一百三十餘丈)順利完工,當年淮水暴漲,城內卻安然無恙,百姓為感謝汪雲任的恩德,便將這道石堤取名「汪公堤」,並立碑紀念這位心繫家鄉的父母官。

次年,盱眙遭受特大洪水的衝擊,城北石堤一段因土質鬆軟,致石堤決口,城內百姓再次擺舟逃難,損失慘重,汪雲任在和縣令商議再次修堤無果後,便動員遠在河南安陽擔任知州的長子汪根敬,也捐出一筆錢來,修建家鄉的防洪堤,汪根敬非常支持父親的義舉,同樣也捐出自己節攢多年的俸銀,採用後退百十丈,以避洪峰的方式,續修了碼頭街北前街至翟家橋段的防洪大堤,汪氏父子的善舉,讓盱城的居民十分感動,也紛紛的捐出碎銀支持他們,並將這道新建的石堤取名為「小汪公堤」。就這樣在汪氏父子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三年時間,二道飽含愛心的防洪大堤如期建成。

汪雲任站在用巨大條石磊建的石堤上,蜿蜒的石堤彷彿是一條長龍,雄踞在淮河沿岸,怒視著淮水……看著這道飽含父子深情的石堤,那一塊塊巨大而又冰冷的條石,彷彿是一隊隊列陣的士兵,正滿懷激情的接受他的檢閱……此刻的他,終於落淚了。

當汛期的洪水再次圍城時,高大的石堤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將洪水阻擋在了堤外,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人們為了感謝汪家父子的善舉和恩德,便在石堤前集資修建了一座火神廟,紀念汪家父子的義舉,以祈求百姓平安,淮水無憂。

汪氏父子築堤保民的善舉,因感動國民而載入史冊,消息傳至京城,道光皇帝傳旨,召汪雲任進京重用,可是積勞成疾的汪雲任在赴京的路上便逝去了……!朝廷授予他資政大夫等稱號,並歸葬盱眙汪家花園。

汪根敬在小汪公堤修成不久,也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彰德(河南安陽)任上!

文革期間,一代清官汪雲任的墓被掘開,屍骨被毀,地面建築和隨葬物品均遭砸毀,同時被毀的還有他心愛的張瑤娘墓,令人心寒!

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民將火神像當著財神來供,漸漸的人們又稱他為財神廟,一直延用至今。五十年代後期,財神廟已在戰爭和自然災害中,破損嚴重,裡面供奉的神像也在十年動亂中被砸毀,從此再也看不到虔誠的香民前來燒香祈福。後經簡單修繕後,這裡成了老劇團的職工宿舍,又終因老廟木材腐朽,長年的滲水造成主體建築部分坍堒,居住的職工遷出後,廟宇處於廢棄狀態,又經多年的風雨,終成為破爛不堪的危房。

汪公堤作為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遺存,因長期的人為災害因素,目前二道石堤均殘損嚴重,其中小汪公堤在八十年代末還基本保存完好,仍可用來抯擋洪水,可惜的是九十代在建設淮明園小區時,財神廟北側段和城河段的小汪公堤條石,以及前街等歷史遺存大部被徹底拆除(含前街汪雲任老宅的四合院),並埋入小區下面。至此,小汪公堤大部被損。

大汪公堤也於2014年政府建設泗州書畫院時,又破壞了老船塘段的汪公古堤,這個半拉子的爛尾工程至今荒廢在那兒,挖出的古堤條石,被亂八遭的胡亂堆放著,船塘一側的古石堤也被現代的水泥,徹底的蒙上了他原來的面孔,看著讓人即心痛又氣憤。

財神廟的命運更是在殘破中,於2014年被拆除,並在原址上又重新建了座現代版的廟,雖煥然一新,卻少了點厚重與古樸,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這種避重就輕的做法,讓我們無法理解,汪公石堤的價值,遠遠大於一座財神廟,厚重的古堤不去保護維修,只把一座財神廟建了起來,古人建廟是來紀念汪氏父子的,而如今的新廟卻多了點銅錢的味道!

此次老北頭的拆遷,我們希望主管部門能夠在這次搬迀中,認真做好規劃工作,保護好這道曾經感動中國的古石堤,餘下的石堤,即是文化遺產,又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經典之作,已深深的融入到盱眙人的記憶中!

保護石堤,刻不容緩!即是對歷史的尊重,又是對汪氏父子的最好回憶!

這裡曾經是宋代連接泗州浮橋的盱眙介面,當年的場景已難以找尋,僅存的遺迹,也被汪公堤的巨大條石藏在下面!

這是一塊當年老財神廟留下的碑刻,上面刻著每位捐款修廟者的姓名和所捐金額,因年代久遠,碑面文字已經模糊!但他記錄的這段故事卻已深入人心!

此碑現鑲嵌在新財神廟的大殿牆壁中!

散落在碼頭街民屋周圍的汪公石堤大青條石,均采自於仇集青平山,當年為趕工期,採用車船並舉的方式運至盱城,實屬不易!

解放初期的城北財神廟,和現代新建的財神廟,有著些本質的不同,雖然殘破,卻不失端莊、古樸!

筆者2008年拍攝的殘破財神廟,已成危房,讓人傷感!

汪公堤遺址上發現的一塊雕刻精美的柱石,不知當年的他,在汪公堤的什麼位置,這次城北拆遷,這塊石雕也隨之消失,不知去向!

正在拆遷的碼頭街,民房的屋基石均為汪公堤大條石,希望施工中的挖掘機保護好這些排列有序的條石,為後人留下記憶!……畢竟當年,這也是一道民心工程!

財神廟又迎來了一個陽光的早晨,只是他再也回不到當年的模樣,屋瓦舊人煙的凄慘在這裡重演!

新建的財神廟,氣派而莊重,而缺少了文化底蘊的襯托,歷史的厚重難以體現!

供奉在新財神廟裡大廳里的財神像,面像慈善,卻再難尋汪公父子的身影!

尊重歷史,著眼末來,保護石堤,留存古邑!

再次希望主管部門,重視古堤的保護,不應今天的失誤,而愧對歷史的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盱眙 的精彩文章:

前街曾是繁華地-都梁女史汪藕裳
黃家牌與澗溝瀆-日寇屠城鐵證在
盱眙縣心理諮詢師協會榮獲AAAA社會組織稱號
盱眙龍蝦小鎮到底怎麼一回事?且看盱眙龍蝦節高峰論壇: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講訴金誠如何打造一流特色小鎮

TAG:老盱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