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清末新疆建省後第一部全省通志《新疆圖志》

中國清末新疆建省後第一部全省通志《新疆圖志》

新疆古稱西域。「西域」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範圍也多有變化。用西域指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核心的區域,從漢代以來一直延續到了清朝中期。乾隆年間經營西北,「西域」的概念過渡為「西域新疆」,並逐漸以「新疆」作為專有名詞指稱西域,故祁韻士在嘉慶年間撰著的《西陲要略》中,有「今之新疆即古西域」的定義。光緒年間,左宗棠收復天山南北失地,力主建省,於是從光緒十年(1884)起,「甘肅新疆省」及其簡稱「新疆」在行政稱謂中完全替代了西域的舊名。

在乾隆經營西北以來,「盛世修志」的觀念也體現在西域/新疆的文化建設中。有清一代新疆地區的通志纂修,前後凡三次四種。

清代前期,有乾隆年間的《欽定皇輿西域圖志》(簡稱《西域圖志》)五十二卷。這部志書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奉敕纂修,二十七年纂成初稿,四十七年增纂告成,由武英殿刊刻並寫入《四庫全書》。由於乾隆皇帝的親自過問、編纂人員傾全國之力、主纂人員又多參與西域平定的不同事務,《西域圖志》因此比較全面、真實、詳細地彙集了乾隆統一和經營西域的史料,成為清代邊疆通志纂修的典範。

清代中期,又有嘉慶年間的《西陲總統事略》和《欽定新疆識略》(簡稱《新疆識略》)接續前志,成為新疆地區新的地方通志。這兩部新的志書由伊犁將軍承辦,開創了新疆地方政府纂修通志的先河。以乾隆二十七年設置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簡稱「伊犁將軍」)為起點的西域經營步入正規之後,注重文化建設的伊犁將軍松筠為了總結統一以來幾十年中的發展面貌,編纂《伊犁總志》成為其文治理想。他召集流放伊犁的文人先後纂修,於嘉慶十二年(1807)由祁韻士纂成了《伊犁總統事略》十三卷,後來多以《西陲總統事略》的名稱刊行;嘉慶二十五年,又由徐松纂成新的《伊犁總統事略》十三卷,後出轉精,替代了祁韻士的纂修。徐松的纂修本在道光元年(1821)由松筠恭進清廷時,得到新即位的宣宗皇帝賞識,賜名《新疆識略》,並御制序文,道光二年由武英殿刊行。這是「新疆」作為一個省級行政區的專有地名,首次被政府在正式的文本中啟用。

清代後期,《新疆圖志》的編纂成為新疆地方通志在清代最後的總結。道光以來直到辛亥革命爆發之前,新疆的歷史又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滄桑,尤其是強鄰環伺、同治民變、光緒建省、新政革命等等一系列的內外因素,使新疆近代史的進程變化多端、歷經坎坷。以王樹枬為代表的清末新疆官員,承擔起了為建省後的新疆譜寫新志的重任。《新疆圖志》從光緒三十三年開始編纂(1907),宣統三年(1911)完成,由新疆通志局活字印刷行世。因此,這部纂修於新疆建省以後、完成於辛亥革命期間的通志,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有關新疆的最後一部通志。《新疆圖志》皇皇巨著,凡一百一十六卷、二百多萬字,不僅在數量上超越了以往的志書,其承載時空的悠長、完備,編纂觀念的守正、趨新,也都後來居上,成為新疆地方通志的殿軍。

所以,在掀開中國現代史的篇章前,《新疆圖志》堪稱是一部為古代新疆做了全面總結的集大成的百科全書。

本次整理以1923年東方學會重校鉛印本為底本,以宣統三年新疆通志局活字本為校勘本。此書引古詳今,內容豐富,在全國地方志中具有特色(如獨有國界一志),對新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另一特色,即補入了較為珍貴的新疆各式地圖,使得本書「圖志」名副其實。

新疆圖志(附索引)

(清)王樹枏等纂修

朱玉麒等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古籍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日藏漢籍善本書志的代表性著作:靜嘉堂秘籍志
錢伯城先生憶上海出版界往事

TAG:上海古籍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