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全的小學作文狀況分析及家長輔導法大全!家有小學生必讀!

最全的小學作文狀況分析及家長輔導法大全!家有小學生必讀!

導讀: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寫作文?為什麼孩子作文總寫不好?如何讓孩子寫好作文,又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文?天啊!關於小學生寫作這事兒真的有談論不完的話題。今天為大家推送的這篇文章幾乎可以解決你所有的疑惑!

一、為什麼孩子們對作文一籌莫展?

首先,我們來探究一個問題——孩子為什麼要寫作?作文,究竟是什麼?

作文,其實就跟說話一樣,是一種表達方式。每個人都有自我表達的需要,孩子不愛寫作文,那是因為在應試教育之下,作文早已脫離了它的本質。對孩子來說,它只是一項任務。試問,你喜歡這樣的作文嗎?

說起小學生的作文,題目大致如下:「我最熟悉的一個人」、「觀察日記」、「記一件有趣的事」、「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趣的課餘生活」、「童話故事」、「未來的世界」……

這些題目都需要孩子從過往的經驗中搜索素材,這就要求孩子必須具備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低年級的孩子尚以形象思維為主,只有到了高年級,孩子的抽象思維才能達到強化鞏固的階段。

作文教學,本應當遵循孩子的思維發育特點。一、二年級的孩子,應從實物出發,大量訓練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然而,現實情況是,一二年級的教材並沒有強調作文教學,許多老師也根本不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孩子,一到三年級,一接觸作文,就遭受嚴重打擊。所以,這也就是大部分孩子談作文色變的原因。

二、作文引導應當遵循的正確規律

現在的作文教學,真的搞錯了順序。很多孩子還未來得及好好練習表達,練習把文字寫通寫順,就被要求把文章寫詳細,寫精彩。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啊。

當我們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我們就容易急躁。一旦看到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高要求,就開始催促、抱怨,甚至責罵。這就強化了孩子對作文的印象:作文真難,我不行。一旦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觀念,他就從此不寫作文了。你越教他,越逼他,他越不會。有的孩子,面對作文,直接三個字,我不會。

一個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前提是敢做、想做。所以對於作文教學,我們必須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只有激發起孩子的表達慾望,他才有動力寫作。

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讓孩子愛上寫作的正確步驟。

一、學齡前,練習口頭表達

在孩子學會寫字前,我們要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口頭表達的機會。其實,3、4歲孩子的大腦就已經儲存了大量的辭彙,足夠她完成簡單的自我表達。然而這些辭彙,最初就像一盤散落的珠子,雜亂無章地堆積在孩子的大腦中。只有經過不斷地練習,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自己的表現得到肯定,他才會主動想辦法擴大自己的辭彙量,以支持他不斷地對外輸出內容。因此,孩子表達越多,越會表達。

二、一、二年級 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過渡

有了前一階段的鋪墊,孩子們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表達能力。接下來,我們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從最初的口頭表達,逐步轉化為書面表達。

首先,我們要理解,這一階段的孩子,仍然處在形象思維階段。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孩子,需要藉助能夠直觀看到、聽到或者觸到的實質性物體,來進行寫作練習。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經常帶孩子到野外,親身體驗和觀察各種事物的變化,然後再將觀察到的東西寫成文字。所以,家長也可以帶領孩子進行相應的練習。

另外,家長還可以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孩子練習。比如,約定在某個時間段,只能用紙條交流,不能出聲音。再比如,讓孩子幫忙寫購物清單,寫物品使用說明書,寫注意事項和溫馨提示等等。這樣的遊戲,會讓孩子樂此不彼。寫著寫著,就能找到樂趣。

三、三、四年級開始搭建簡單的邏輯框

如果前面一、二步都能訓練到位的話,第三步做起來就簡單了。

三、四年級孩子的抽象思維開始萌芽,但還需要大量訓練,才能最終穩定下來。所以,這一階段的作文教學,應該是形象作文和抽象作文相結合。形象作文的訓練,主要是為孩子創設情境,讓孩子練習表達。而抽象作文的訓練,主要是讓孩子寫回憶或暢想性質的文章。

三年級是孩子寫長文的開端。這一階段的孩子,還無法觀察到事物的細節,因此,我們不能一開篇就要求孩子寫出條理清晰、細緻入微的文章,千萬不要在此時批評孩子寫文章像記流水賬。對他們來說,能夠記流水賬,就已經是很好的開端。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開端,他的表達才會自然流暢。倘若,你在此時不斷地打斷孩子,孩子的表達就會受阻。最後,他很可能連一句完整的話都寫不出來。因此,不要用你成人的經驗,去切斷孩子自主輸出的路徑。

四、五、六年級 真正開始關注文章細節與遣詞造句

當孩子能夠順暢寫作,不再糾結於組織語言時,我們就可以進行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完善細節,為文章添枝加葉。

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能夠對文字表達做到輕門熟路,他才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而在此之前,他需要的是扎紮實實的基礎訓練,完成前三步的積累。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忽視了一二三階段的積累,直接要求孩子跳到第四階段。這樣的跳躍,造就了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焦慮和不安。

三、孩子的寫作天賦是如何被你抹殺的?

1.總覺得自己寫得比孩子好

作為成年人,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經驗和習慣去要求孩子。

好好回想一下,當孩子初嘗文字表達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他寫得毫無邏輯,狗屁不通呢?你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是,來,媽媽教你。可是,你何曾想過,一句「媽媽教你」立馬澆滅了孩子欣喜的火花。孩子心想,原來我寫得不好,原來媽媽很厲害。

後來,孩子又勇敢地嘗試了第二次,他同樣滿懷期待地來到你的面前。結果,你開心地說:「嗯,比上次有進步了。這個地方可以改得更好。」這時,孩子生氣了,為什麼總是讓我修改?難道我又沒寫好嗎?

第三次,孩子開始氣餒,為什麼我總是寫不好呢?但是他還是不願意放棄,他還想再努力一把。第四次,算了吧,反正我寫不好,乾脆不寫了。就讓媽媽來寫吧。反正媽媽比我厲害,媽媽說的都是對的。反正我寫了,媽媽還要讓我修改。我乾脆不寫,直接讓媽媽教,按照媽媽的意思寫,這樣我就不用修改了。

不少家長對我說,孩子根本不願動筆寫,你讓他寫,他就只有三個字「我不會」。如果你家孩子存在這樣的情況,希望上述文字能給你一點啟發。

我們總自以為自己寫的比孩子好,真的如此嗎?現在給你一個標題,一件有趣的事,你能保證,你寫的一定比孩子好嗎?

孩子寫的東西真不如大人好嗎?其實不是,只是我們習慣了使用成人語言和成人的思維模式。因此,會看孩子的表達不順眼。

2.總替孩子焦慮

因為不懂得孩子學習的規律,不能站在孩子立場去體會孩子的感受。於是,每當孩子寫出的東西不如你意時,你便開始焦慮不安。天啦,這怎麼交差啊。天啦,怎麼寫成這樣。

孩子的感受能力比大人要強許多倍,他能感受到母親的每一絲焦慮和擔憂。當你為他焦慮時,孩子會有兩種不同的回應。要麼,他自己也變得焦慮無比,要麼,他迴避。既然,我寫不好作文,有媽媽替我著急,她會幫我想法辦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孩子,最後懶得動筆,媽媽說一句,他寫一句。長此以往,到後面,孩子根本就不願自己思考,因為,他早已放棄掙扎。

四、為什麼越教他,作文寫得越不好?

相信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體會,一二年級的時候,我不管她,她反倒還能寫點有意思的東西出來。到了三四年級,我一字一句的教,天天給他分析,他反倒什麼都不會了,越寫越差。問題出在哪裡?

我想說,過多的指導,只會讓孩子喪失主動的思考能力,喪失內在的寫作驅動力。

試想一下,你在一旁寫工作報告,你老公坐在旁邊,一下告訴你,這個字寫錯了,那句話語句不通順,某個地方表達有誤。想想,這樣的體驗會是種什麼樣的感覺?你是不是很想甩開手,你厲害,你來寫。是的,可能孩子的心中也無數次這樣吶喊過,但,你是強者,他是弱者,他不能。

教了這麼多年的作文,會遇到幾種家庭,幾種孩子。

一種是很獨立的,媽媽從來不教他,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最開始,這些孩子的基礎比別的孩子要弱,但是,他保留著對作文的興趣,對表達的內在動力。堅持著,堅持著,這種孩子在作文上慢慢地就上道了,完全不需家長操心了。

還有一種家長很操心,從小就希望孩子能在作文上有所突破。從孩子拿起筆,從孩子皺眉的第一刻開始,就守在孩子旁邊,指指點點,生怕孩子哪一點寫得不好。

這樣的孩子,在最初半年,會在語言上有一點點優勢。因為,他記住了很多媽媽教給他的語言,看清楚,是「記住」。家長們,切記,一個人的腦袋裡,裝的別人的東西越多,留給自己的創造的空間就越小。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他形成了背誦的思維模式,他就會依賴這種模式,以後,無論做什麼,他都只是去背誦,去記憶。因為,他懶得動腦去思考。漸漸地,他就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靈活組織語言的能力。

五、孩子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家長該注意些什麼?

1. 了解孩子寫作的規律,解除自己的焦慮。

2. 別代替孩子焦慮和著急。你焦慮,你著急了,孩子就不著急了。你幫他把本應該由他來承擔的東西都自己承擔了,最後,他還是學不會寫作文。

3. 永遠不要對孩子寫的東西指指點點。你並不比孩子寫得更好。因為,孩子至少在寫作上真實。不會像大人,通篇都是技巧,都是假大空的話。

4. 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告知老師。很多家長會說,我也想讓孩子輕鬆點,但學校老師會給孩子壓力,給家長壓力。是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真誠地溝通。老師不是不近人情,但他不可能比你還了解孩子,你要把你孩子的真實情況告訴老師,這樣才能幫助孩子。

六、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

小學生寫好作文,首要的是培養寫作興趣,在此基礎上還要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助於寫作的方法,比如:積累生活素材、借鑒優秀範文、培養構思能力以及合理組織材料。與其簡單地灌輸孩子寫作技巧,不如巧妙開拓孩子的思路,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A、生活和詞句積累一個都不能少

教孩子善於觀察,帶著問題、充滿情感地觀察周圍一切人、事、物,這是生活積累;培養孩子多讀多背多寫的習慣,這是詞句積累。前者教會孩子在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的能力,後者幫助孩子更準確、流暢地表達出來。小學階段的大量積累對今後寫作相當關鍵。生活中做個有心人。

小學生普遍純真,你若是讓他描述一件沒有親身經歷的事情,結果只有一個———說假話。因此,孩子精彩紛呈的日常生活為寫好作文提供了最好素材。

小學生的生活經歷一般相差不大,每個人從其中所能捕捉到的素材卻有很大區別。要最大程度地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簡單一句話,教孩子做個有心人。以「闖紅燈」為例,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都可能遇到。不巧哪天自己闖了紅燈,孩子要有意識地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闖紅燈,再看看馬路上是什麼情況,周圍行人對自己闖紅燈有什麼反應,是不是還有其他人跟著闖紅燈,當時自己又怎麼想。尋常一幕,隨即就成為很好的寫作素材。

多讀多背好文章。一件再有趣的事情,用乾巴巴的語言表達出來也不夠吸引人。小學生普遍詞語積累少,或者以生活中聽來的口語化辭彙居多,不利於書面寫作,一旦遇到人物描寫、遊記,辭彙積累不夠豐富的結果就是根本不知如何下手。

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定時朗讀。有經驗的老師為孩子選定一批好文章,早晚各安排20分鐘的朗讀時間,而且要放開嗓子讀。放聲朗讀利於孩子體會文字的美感,也更容易進入文章所描繪的境地。堅持一段時間,孩子自然能明白一篇文章優秀與否的評價標準,平時寫作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B、充分調動孩子的日常積累

我們和孩子交流時,發現他能把每一天的經歷都講得鮮活生動,可是老師布置作文題目了,孩子卻不知道該寫些啥內容,或者寫得根本沒有他心中所想的那麼生動有趣。這就是老師的責任了,可能是題目出得不好,沒有調動起孩子的日常積累;也可能是沒有引導孩子恰當地組織材料。

1. 作文題目要讓孩子感到「有話要說」

作文題目出得不好,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寫作慾望和文章好壞。比如老師出個題目叫「釣魚」,事實是很多小學生根本沒有去釣過魚,就算老師肯留出一個周末,有些家長也不一定有空陪孩子去體驗釣魚。結果就是不少學生「無話可說」,又怎麼能寫出好作文。

一個好作文題目,首先要適合所有的學生去寫,比如「一件……的事」,讓每個孩子感到「有話可說」甚至是「有話要說」;其次,老師不能布置完題目就走人,還要用一定時間啟發孩子的構思能力,鼓勵孩子從這個題目充分聯想起以往豐富的素材積累。比如「一件尷尬的事」,不同孩子就會想起以前說錯話、去別人家做客甚至是捉迷藏時誤捉老師所帶來的不同尷尬經歷;再比如「闖紅燈」,有的孩子是自己闖過,有的是看別人闖過,有的因此引發嚴重交通事故,有的給自己帶來深刻教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內容可發掘。

2. 「把事情說清楚」是基本要求

也有孩子的確有話要說,但不知從何說起。小編的建議是,小學生寫作文不提倡過多技巧,也不應制定過高的要求,「把事情說清楚」就行了。一般說來,要求寫明白時間、地點、詳細經過;重點是事件發生的過程,最好還要加一點個人心理活動,比如當時怎麼想的;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加一點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識。

一個好辦法就是鼓勵小學生寫日記,篇幅不要求大,一句兩句也沒關係,關鍵是鼓勵孩子養成流暢表達自己的習慣。此外,寫日記還能起到幫助孩子練習當天新學到的寫作手法,或者讓他有機會運用當天發現的某個優美句子或者辭彙,從而起到鞏固詞句積累的效果。

C、恰當借鑒優秀例文

現在家長都捨得在孩子身上投資,為了讓孩子寫好作文,書店的作文輔導書一捆捆地往家搬,優秀作文之類雜誌也不間斷訂閱,甚至看著孩子一篇篇地閱讀。這一舉動往往很容易走入兩個誤區:要麼全篇照抄;要麼看了也白看。正確的做法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恰當借鑒優秀例文,對孩子益處多多。

家長一股腦地給孩子塞作文書,豈不知最好的作文書就是語文課本。語文課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稱得上是小學生最好的例文。

此外,評價一篇例文優秀與否有兩個標準:一,老師和學生都覺得它好,而且小學生要能看懂;二,老師把關,確保這篇例文的寫作手法、遣詞造句或者表達意境有長處可借鑒。

小學生也許並不完全理解「借鑒」的意思,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套用例文中的句子,不能把作者身上發生的事強加到自己頭上。具體借鑒的過程還需要老師加以引導,重點放在注意文章結構要完整,包括什麼事情,經過如何,作者有什麼認識等;文筆上要關注作者哪些詞用得好,哪個比方形象生動;還有開頭結尾怎麼處理,段落之間的轉承等。

孩子的學習能力較強,只要老師在最初的借鑒過程中做好引導,例文的閃光點最終就都能變成孩子自己的智慧,並運用到今後的寫作中。加上平常充分的生活積累,小學生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並非難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書房 的精彩文章:

讀了這些,閱讀理解多考5分!考前閱讀全解析之開放性題解答技巧
小學語文語法大全

TAG:悅讀書房 |

您可能感興趣

漫威超級英雄的經濟狀況:黑豹最土豪,美隊最屌絲,他專業吃軟飯
作家吳文莉:《墨色》使我看到美術產業發展和美術教育真實的狀況
史無前例,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連發4篇文章,揭示腦卒中的預防,治療及長期發病狀況
白宮「科技戰」出新狀況,大批華裔科學家回到東方,5G將更強大
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影響了子女教育
寶寶囟門有這3個異常狀況,最好去醫院檢查,家長別不當回事
自己判斷胎寶寶的「小家」出狀況的方法
家庭養育狀況分析
天文學家是如何探測系外行星的天氣狀況和體積大小的呢?
你知道什麼是生長痛嗎?孩子有這些狀況家長要注意
專家揭秘:很多甲醛超標的家庭,都會有這三種狀況……
中國婦幼健康學術大會專刊 | 婦幼健康狀況,是衡量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大清滅亡後八旗的狀況:有人賣家當,有人忙改姓,還有人舉家自盡
「畫室」中的畫家崔小冬:淺議我所認識的中國當前油畫狀況
八字分析婚姻家庭和事業身體狀況和夫妻感情及兒女的未來!
女人愛家更要愛自己,了解子宮狀況,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小S做客汪小菲和大S家,汪小菲一句話無意間暴露小S婚姻狀況
美國一流大學財務收支狀況研究
長期大量食用堅果可能是老年人認知健康狀況改善的關鍵
科學家研發可穿戴技術,像一個能監測健康狀況的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