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藝術的深意有多深?」一封繪畫N.0時代的觀眾來信
Maria Lassnig作品, Photo: Haydar Koyupinar
主編您好!
我是一個藝術愛好者,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轉發的貴刊徵稿,主題是:觀看。我覺得有意思,不瞞您說,我很愛看畫展!平時周末除了睡個懶覺,就愛去看展,也沒啥別的愛好。聽音樂會、舞蹈都猴貴的,聽不聽得懂先放一邊,咱一般人也消費不起。電影院我覺得太商業,沒啥意思,有時旁邊坐倆小情侶,跟那兒沒完沒了,也鬧心。反正我覺得看看畫展,我就挺知足的。
主編老師,您原諒我這人嘮叨哈,其實每天在公司我也不聊這些。他們聊妞、聊球、聊國際形勢我也不懂,這回不是看見您的文藝雜誌在徵稿嗎,我想試試。是這樣,我最近看了幾個畫展,人介紹上說了,可都是國際上的代表人物。展覽名字可大氣了,您看這個:「繪畫2.0: 信息時代的藝術表現」,這我得看啊!我其實特喜歡達芬奇、倫勃朗、透納、柯羅、莫奈,還有塞尚。後來我那考上美院的小侄子說,這些都不行,早該進歷史的垃圾堆了。我一開始還挺生氣,心想就你懂!還不許我喜歡達芬奇了?後來我一琢磨,這小子可能也有道理。您說手機、電腦都更新換代,藝術就不與時俱進了?不能啊,別看我不是黨員哈,這點覺悟我有。這社會它要是變化,這藝術它也得變化!
主編大人,您看我又激動了,不好意思啊,我這人就愛激動。但是對於這回徵稿的事,我可是非常嚴肅的,注意語法和措辭,只可惜沒好好學過藝術史,沒有理論上的道道。閑話少說,隨信附上我的投稿,望您千萬指點、把關!尤其是哪個知識點說的不準,您一定幫我改正。要是讓我侄子他們看笑話可就瞎了,你拼錯一個人名,他就覺得你沒文化,不配聊藝術!您給評評理!
正文如下,請您過目。
繪畫2.0_展覽現場, photo:stephanwyckoff_mmk_painting
《藝術的深意有多深,誰能摸到我的心? ——信息時代下景觀社會中當代繪畫的些微不成熟之我見》
最近一年四處走動,看了一些展覽。其中有比較鐘意的,比如「博斯百年回顧」(漢堡Bucerius Kunst Forum)、「西班牙黃金時代」(慕尼黑Kunsthalle)、「CY Twombly回顧」(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描繪機器」(巴黎工藝博物館)。也有滿懷期待去看,而後一肚子牢騷的,其中最以《繪畫2.0》讓我耿耿於懷。
展覽的完整標題叫Painting 2.0: Expressionin the Information Age(《繪畫2.0:信息時代的藝術表現》),主辦方是慕尼黑的Museum Brandhorst(布蘭德霍斯特博物館)和維也納的Momuk(路德維希基金會現代藝術博物館)。對於近50年的當代繪畫來說,這個展覽主題的時代性之強、大腕之眾多、作品之豐富,據說是很了不起的。
「彙集了107位藝術家的230件作品,『繪畫2.0』是近年來國際上關注當代繪畫的,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博物館級展覽之一。」策展人:Achim Hochd?rfer, David Joselit和Manuela Ammer,助理策展人:Tonio Kr?ner。藝術家則包括了Georg Baselitz/巴塞利茨,Jean-Michel Basquiat/巴斯奎特,Joseph Beuys/博伊斯,Keith Haring/凱斯·哈林,J?rg Immendorff/伊門多夫,Jasper Johns/賈斯伯·瓊斯,Mike Kelley/麥克·凱利,Yves Klein/伊夫·克萊因,Sigmar Polke西格瑪·波爾克,Robert Rauschenberg/勞申伯格,Gerhard Richter/格哈德·里希特,Niki de Saint Phalle妮基·桑法勒,Cy Twombly賽·托姆佈雷,Andy Warhol安迪·沃霍爾等等。
沒別的,先上照片,然後摘上幾段專家的展覽介紹,再附一點感想。翻譯如果寒磣,實屬我正常發揮,您多照顧著!
繪畫2.0_展覽現場,photo:stephanwyckoff_mmk_painting
「近年來,藝術界對當代繪畫的興趣又回來了。與此同時發生的,是新數碼媒體與技術的激增,這兩者之間難道是巧合?1960年代以來,最前沿的繪畫探索,離不開與同時期大眾傳媒、文化形式的有效摩擦。從電視和電腦的興起到互聯網革命,繪畫敏銳地吸收了這些文化和技術的變革。一定意義上,正是因為這些變革才有了後來『繪畫之死』的假說。在信息時代中,繪畫早已不是『布面油畫』所能涵蓋。儘管在被科技和消費滲透的當今世界,面對新的挑戰,繪畫仍舊提供了一個不尋常的所在。」
繪畫2.0_展覽現場, photo:HaydarKoyupinar
Isa Genzken作品,Wind II, 2009,? Galerie Buchholz, Berlin/Cologne/NewYork
像咱外行人就不懂了,畫畫呢是一碼事,數碼媒體是另外一碼事,還能放在一起聊嗎?容我繞個彎子說。我小的時候,傳統花鳥畫、寫實人物勞動畫,是我去參觀畫展時印象最深的。二十年過去,什麼都變了,街上的房子、車,人們吃的穿的聊的都變了,可是那種畫還不時地出沒:近在公交廣告燈箱或是旅遊紀念品小店,高大上到國家博物館。這裡一隻水墨大公雞,那裡一位油畫持扇的民國美人,是不是很神奇?現在人去看一隻大公雞和齊白石那時候看一隻大公雞,難道沒有區別嗎?我們的畫家要是一味地模仿前人,反而對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視而不見,難免太可惜了。
Yves Klein作品, 1960,? YvesKlein, ADAGP, Paris / VG-Bildkunst, Bonn
我們眼下的「信息時代」當然和我們有關係,我們耳濡目染的不再是草木山林,也不再限於街巷中事,我們面對的更多是數碼化的虛擬屏幕。世上的珍奇、醜惡、繁華、古怪每天喋喋不休地被「推送」到我們眼前。作為用視覺和外界交流的畫家們,又怎能不受這些影像的影響呢?所以展覽為今天的繪畫劃定一個信息時代的背景,不僅不唐突,反而是很自然的角度,並由此展開現當代繪畫史的景深。
繪畫2.0_展覽現場,波普藝術,photo:stephanwyckoff_mmk_painting
「『繪畫2.0: 信息時代的表現』展現了自1960年代以來,在西歐和美國,繪畫對信息技術適應、吸收和轉換的過程。它的歷史起點先於數碼化和互聯網的出現,比如波普藝術(Pop Art)和新現實主義(Nouveau Réalisme),它們第一次成規模地對新的商業圖像語言進行挪用和重建。與繪畫的正統地位被流行文化形式所挑戰同時,繪畫吸收和轉換其他媒介的能力變得顯著起來。」
Kerstin Bratsch
「繪畫上這一發展的原動力,是大眾文化的視覺符號和畫家主觀表現之間的衝突。『繪畫2.0』將呈現近五十年來,藝術上對信息時代的虛擬世界與人體的經驗世界關係的關注,並將雙方重新連接的渴望。同時,也反映出人類與技術、模擬態與數碼態之間的緊張關係。展覽將追蹤繪畫藝術與大眾媒體文化的多面歷史,直到無處不在的、塑造我們當今的數碼模式:從互動網路2.0,社交媒體,到數據云。
展覽分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每個佔據美術館的一層,將沿著三條重要線索展開。」
1
「藝術表現與消費景觀」單元
Niki de Saint Phalle「射擊畫法」
Niki de Saint Phalle,「射擊畫法」的作品
Mimmo Rotella作品
Jaques Villeglé作品
Raymond Hains作品
「『藝術表現與消費景觀』單元,展示了那些反對大眾消費文化或試圖「為其賦予人性」的藝術表現方式。這些作品以繪畫性的標誌作為手段,來抵抗、撕毀商業媒體的浮誇外衣,從Niki de Saint Phalle的『射擊畫法』、海報藝術家Mimmo Rotella ,Jaques Villeglé,與Raymond Hains的撕毀廣告畫,到對流行文化進行戲仿、諷刺的繪畫思路,如Keith Haring的地鐵素描塗鴉,Albert Oehlen的電腦繪畫,乃至Monika Baer以紙幣、硬幣所作的抽象作品。」
Keith Haring作品
Monika Baer作品
2
「異常的造型」單元
Maria Lassnig作品,Photo: Universalmuseum Joanneum, N. Lackner, ? Maria LassnigStiftung
Lee Lozano作品
「『異常的造型』單元則關於人的身體。它展示了在大眾消費文化和新技術影響下,身體的概念所發生的改變。Maria Lassnig和 Lee Lozano作品中的身體假肢,Cy Twombly和Amy Sillman「異常」的標記製作,William L. Copley和Nicole Eisenman卡通式的誇張,Philip Guston和Kai Althoff作品中的反英雄式的軀體——它們都印證了20世紀中葉以來,身體、媒體圖像與新技術之間存在的複雜糾葛。」
Cy Twombly作品
William L. Copley作品
Nicole Eisenman作品,Photo: P. Sch?lchli,? Nicole Eisenman
Philip Guston作品, Head, 1977,? The Estate ofPhilip Guston, New York
Kai Althoff作品
3
「社交圈」單元
Andy Warhol作品
「『社交圈』單元關注那些展現『網路社會』的藝術作品,有的通過畫布上對圖像的收集,而有的則通過展現藝術家的生活圈。Andy Warhol(安迪·沃霍爾)的『工廠』,Sigmar Polke(西格瑪·波爾克)、 Gerhard Richter(格哈德·里希特)、Konrad Lueg和 Manfred Kuttner的『資本主義現實主義』流派,以及紐約A.I.R.畫廊的女性主義藝術家們,將會與Seth Price或R.H. Quaytman等被稱作『網路繪畫』的藝術家們一同展示。」(譯註:A.I.R.畫廊是美國第一個專門與女性藝術家合作的畫廊,成立於1972年)
Gerhard Richter作品
Konrad Lueg作品,Waschlappen, 1965,? Konrad Lueg
面對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我不滿意。儘管我承認它們包含著創造力,但是大約還少了更細膩、更要命的東西。如果只是許許多多的詞,顏色,材質,筆法,按照這種或那種操作公式,不斷變換排列組合做出一幅畫,那麼它和智能程序編出的產品又有什麼不同嗎?儘管它們分明顯示著新技術、新時代的烙印,它們卻大多缺乏人的痕迹。如果這些作品背後的模式法則一台計算機可以掌握,那它做出的圖像產品,縱然耳目一新,卻怎麼能是一幅「人間」的畫呢?一幅好畫大概是不排斥絕頂巧思的,一個好的畫家也不會鄙視新的技術手段。但更關鍵的是,一幅畫的歸宿在哪兒?要我說既非歸於電腦,也不僅僅歸於藝術史,而是歸於一個個具體而肉身的「人」。這樣說來,一幅畫是不是要對人之不同於電腦,心之不同於思維,至少是畫家之於自身,有所交待呢?
Seth Price作品
眼下這些畫作可稱作15秒的驚奇,其中一些,我會願意用手機拍下來。但它們中的大多數,還不能引我一看再看。換句話說,這樣一個展覽就好像報菜名,畫家對繪畫形式多樣化的列舉,津津樂道於對藝術知識的背誦和把玩。說得不客氣一些,在這樣的展覽里你可能看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物,卻很難遇到從一幅畫里不慎泄露的目光。
R.H. Quaytman作品
作家阿城的讀者興許都知道,有人說他的小說好看,好看在閑筆。就在好像無關緊要的時候,捎上幾句無心的話,卻把人帶到另一番境地。聽說畫家圈也有這麼句話:最難畫虛。一幅好畫,就連空白處也在「講話」。是所謂具體的一碗一勺好畫,信息量大的地方好畫,而空餘處難畫。如果說「繪畫2.0」中作品的奪目在於它們的新穎,它們的不盡興也在於見解壓過了感受,一筆一划盡在某種意見的掌控中。彷彿畫中說的話太硬,太決絕,沒有容觀者徘徊的餘地。
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個新的時代明明是很自然的,然而這種藝術上對「當代」的崇拜和效忠,我覺得彷彿也有些可惜。藝術與時而變,這話不錯,只是它們回應時代的方式,似乎直白得近於寡味。
Jana Euler作品,Where the energy comes from 1,2014,
Photo: Stefan Altenburger,? The artist and dépendance,Brussels
試想,如果我們只談藝術的時代性,藝術對科技的回應、對社會熱點議題的回應,而舍下一幅畫的心意不提,不去好奇那個握筆人的境況、他的徘徊、她的隱藏,那一幅畫所飽含的秘密又從何談起呢?
想起Boesner畫材店的購物袋上印著這麼一廣告語:Nichts bietet mehr freiheit als kunst(沒有什麼能提供比藝術更多的自由)。
那麼屬於一幅畫的自由又是什麼?新的繪畫在刻意迴避尋常嗎,難道只有新奇的圖像里才有藝術和人生的真相? 當反常態漸已成為一種常態,顛覆嘲諷成為人人盡知的竅門,藝術還能帶來應許的自由嗎?
漢堡美術館Kunsthalle,展覽:繪畫空間/Zeichnungr?um
慕尼黑Pinakothek陳列館,展覽:Paint on,? Simone Lanzenstiel
以上所說的想法並不限於這一個畫展,可以說從幾年前就有了,只是最近愈發強烈。慕尼黑Pinakothek der Moderne近期的展「PAINT ON. DIMENSIONEN DESMALERISCHEN」(14.02.2017‐14.05.2017);漢堡Kunsthalle的「ZeichnungraumI,II」(2016-2017);巴黎的一年一度的Drawing Now藝博會,也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不是說其中沒有讓人佩服的好作品,而是整個展覽貌似多元,然而背後的取向卻相對貧乏:側重形式、方法的變異,多於藝術給人直覺所帶來的感染力和回味。
我得坦白,就我個人的趣味上說,很喜歡以前的東西。但是我也相信,新藝術的到來,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鄉愁而改變。從樂觀的方面說,越來越多的藝術的確意識到自己身處的時代與以往不同,畫家也知道可以把攝影、裝置、聲音等等的形式入畫,可是這些新的經驗真的被畫家認真咀嚼、好好消化了嗎?記得有個寫詩的青年作者曾說,我們都可以嘗試為手機作詩,但是至今為止寫得好的還很少。什麼時候一首詩可以把手機和人的關係寫到入木三分,它們才算被我們人類所消化。
MartinKippenberger
讓我耿耿於懷的第二個事呢,是對於展覽的介紹文章的。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麼遍布媒體的展覽文章口氣如此相似?這些文字為什麼讀起來如此龐大、如此勞累?
如果美術館是為大眾而存在的,展覽是做給各行各業的人看的,導覽文章似乎也應該起到指引、輔助觀眾的作用,不是嗎?專家們的理論話語固然有它學術上的意義,卻是適合美術館、適合普通觀眾嗎?如果開口便是圖像圖像,媒介媒介,方法論方法論,和我一個老百姓睜眼看畫有什麼關係呢?它是希望我們這些愛好者去看展呢,還是故意用專業圈的邏輯為難我們,讓在藝術門前本來就猶豫再三的我們,最終望而卻步?
在這樣一個言必談理念、言必談解讀的時候,我們還能不能繞開標籤與概念,獨與一幅畫相往來啊!
Joseph Cornell
我有時暗自慶幸,慶幸自己愛好美術,卻沒有做專門的藝術家。大人物們為一幅畫作所賦予的許多深重的意義、思辨的晦暗、改造社會的激情,我自量承擔不了。但我自知這些意義都不是我愛看畫的原因。我有想過,即使沒看過一本文藝論著,我也還是會對畫產生興趣的。我還記得走到一幅喜歡的畫跟前那種捉摸不透的興奮和安全感,沒忘記把我推向畫畫的那些極其個人的,羞於啟齒的原因。縱然我對藝術迷茫至今,但那種看畫的滋味是明白的,不必意義來加冕。
要問繪畫2.0以後會什麼樣,未來的藝術又會怎麼樣?我可想不出。只是出於一個業餘愛好者的私心,但願藝術果真像人們所說越來越多元,為更多難以概括的人性所表達,並且有幸被聽到;而不願它成為某種成見的聚會,即使這一成見常常被冠以金光燦燦的「當代」之名,即使它來自世上最有學問的人。
?
關於展覽「繪畫2.0」的出處:
慕尼黑展:http://www.museum-brandhorst.de/en/exhibitions/painting-20-expression-in-the-information-age.html
維也納展:https://www.mumok.at/en/events/painting-20
致謝:林里在展覽介紹原文的理解上提供了富有啟發的意見,在此感謝!
孫墨青
從事繪畫、美術教育
常在北京、慕尼黑
https://site.douban.com/139853/
*
《布林客BLINK》 2017年5月 第二十期
「How to see: 如何觀看」
GIF/19K
※當下值得買的藍牙耳機手環—華為B2
※500萬的老蜜蠟,「拍賣」後只值50萬!原因竟是…
※cosme大賞2017上半年榜單之唇膏、腮紅、美甲篇!
※女主人開門的那一瞬間,快遞小哥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別光追著購入大牌彩妝,這些開價產品才更有看頭!
TAG:輕芒 |
※文化綜藝3.0時代,需要更多元的創意與表現形式
※重塑雕像的時代
※這是一個看身材的時代 | 好物
※一個輝煌的時代下的美術繪畫藝術
※謎一樣的三國時代,怎麼突然冒出來那麼多著名的文臣武將
※這部評分8.1的推理劇,講述的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由XGP會員制引發的猜想 遊戲業界的「三國鼎立」時代來了嗎?
※揮一揮水墨,《畫一個中國》,好一個新時代的「美麗中國」
※國產旗艦的唯一驕傲 一加5T再獲《時代》雜誌提名
※文化綜藝的3.0時代,95後觀眾更願為「文化」買單?
※漫畫抄襲?國漫遇到了一個好的時代也是個難受的時代
※蔣文博:想像的凋零——數字時代版畫創作面臨的問題
※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時代比三國還熱血,了解的人卻不多
※5G真的來了!國內第一個5G電話打響,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用鏡頭見證一個時代建築的發展——一位攝影師和建築的30年不解之緣
※有趣的時代 | 40年前,中國真正開啟了一場革命
※創見和勇氣,成就一個劃時代的歷史
※石炭紀絕對是一個濃綠的時代,世界50%的煤都來源於這個時代
※三國時代的曹操到底殺了多少有才能的人?歷史學家:數不勝數
※LOL新神器到來:新版鳥盾團體減傷35%,人手一個鳥盾的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