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灣學者繪製的中國歷代版圖,看看和我們的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學者繪製的中國歷代版圖,看看和我們的有什麼不一樣

中國石器時代的時間相當漫長。但是,沒有它的積累就沒有日後輝煌的中華文化。新石器時代是氏族社會發展的巔峰,為進入奴隸制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禹是原始社會最後一個部落聯盟首領,除了為夏朝誕生做好準備外,還劃分九州、展現當時的形勢。九州的名稱對後世行政區劃產生了重要影響。

商朝最大貢獻就是穩定了華夏族在黃河中游的統治,並積極向黃河下游進行開拓,還壓制東夷族的襲擾。

周朝是一個大開拓、大進取的時期。被分封到外圍的諸侯幾經艱險終於站穩腳跟,把那些蠻荒之地變成禮儀之邦。

遷都洛邑後,周天子權威淪喪。以此為標誌,以宗法製為核心的奴隸社會開始瓦解,整個社會慢慢向封建社會進行轉化。

當封建制度確立後,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相應的,社會潮流從爭霸天下變成兼并統一也就理所當然了。

任何制度的確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哪怕代表著時代發展的趨勢。秦朝雖然因為六國舊貴族的反撲而滅亡,但秦始皇創立的制度卻永遠不朽。

沒有對秦朝制度的繼承,就沒有漢朝的統一與發展。沒有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就沒有「天下強漢」的偉業。

「國恆以弱喪,獨漢以強亡」。如果沒有外戚與宦官的內耗,漢朝至少還有百年的國祚。

即使漢朝已經滅亡,但魏蜀吳這三個漢朝餘燼依然死死壓制周邊勢力。

腐朽奢靡、內鬥連連、醉生夢死,晉朝君臣的無能差點葬送了整個文明。

終結幾百年亂世只是隋文帝的普通功勞,開創科舉這一制度才是他和隋煬帝不可磨滅的功績。

如同漢承秦制,正是因為繼承和發揚隋朝的制度,才有日後唐朝夢幻般的強盛。

唐朝對藩鎮處理不當,不僅最終造成了自身的滅亡,還使得五代兵變頻繁。

武備不振、飽受欺凌,但文化、經濟高度繁榮,宋朝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大哉乾元」。元朝在對外交流上開明大度,思想文化上寬鬆包容,無愧於一個「大」字。可惜,拒絕全面漢化使得他國祚不到百年。

明朝內斂卻不保守,和滿清完全不一樣。明初雖然海禁,卻不甚嚴格,走私頻繁。當需要對外交流時,明朝毫不猶豫開關吸取先進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長眼量 的精彩文章:

英國是如何從清朝領土上,獲得香港統治權的?
最有實力脫離美國獨立的州,或成世界第六強國
這個城市,位於高原大漠省,卻是江南氣候
非洲一國,存在感極低,被稱為「中非的糧倉」
南斯拉夫解體出一國,海岸線只有46公里,卻是最富的

TAG:風長眼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現代最著名的學者是誰,他們都有怎樣的貢獻?
自古韓國是不是中國的一個省,歷史學者:看看歷史
那個讓人們重新認識「被隱藏的中國」的學者,走了
日本學者算出了與偶像戀愛的幾率,這麼一看你也有希望了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剩中國了,學者馬丁,為您說出他的看法!
俄國學者在石碑上,發現突厥人眼中的唐朝,和我們認識的不同
美國學者如何看待秦朝滅亡,有兩個重要原因,和你想的一樣嗎
古代書法初學者的字是怎樣的?看完有信心了!
俄國學者發現一石碑,記載了突厥人眼中的唐朝,與我們知道的不同
專家學者提出要廢除漢字,有人寫了一副對聯,看完都不說話了
一人簡說:《芥子園畫譜》對現在的繪畫初學者還有意義嗎?
學者:中國不是美國的威脅,這些才是
古代最「不受待見」的朝代,導演擺手、作家搖頭、學者看都不看
我國古代的「三不」朝代,導演不拍、作家不寫、學者不討論!
學者:美國想成為中國的威脅,但做不到
長城究竟有沒有用?學者:看看其他三大文明的下場就明白了!
澳學者寫了本「反華」的書,結果找出版商的時候尷尬了……
中國有樣發明,被國際組織認定是起源地,西方學者說:我們不認可
假設沒有長城,古中國會怎樣,學者:會和其他三大古文明一樣!
扶桑國竟不是指日本!為何會有法國學者說,是中國人發現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