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這個女人不簡單,曾一度掌控整個國家朝政,後被流放不知所終
經過數十年戰爭的洗禮和淘汰,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終於是形成了。可此時作為東吳創建者的孫權並開心不起來,他也有自己的煩惱。
那就是接班人的問題。
公元241年,33歲的太子孫登去世,此時的孫權已經60歲了,老年喪子,悲痛不已。但是生活還要繼續啊,於是不久後他又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但是有人不服氣。於是一場圍繞著太子之爭的宮廷政治鬥爭拉開了大幕,史稱「二宮之爭」。
那麼孫和當了太子,究竟何人不爽呢?第一個就是他的弟弟魯王孫霸。
其實這當中孫權有很大的責任,由於他一直沒有冊立皇后,因此眾多的兒子只有長幼之分,沒有嫡庶之分。再加上孫權平時對孫霸也比較喜愛,無論幹啥事兒都喜歡把他帶在身邊,各種賞賜物品也不少,久而久之孫霸便有了非分之想,大哥不在,太子位是不是該我坐了。
可誰料最後事與願違,三哥孫和當上了太子(二哥孫慮此時已經去世了)。他自然不敢對孫權有什麼怨言,於是便將氣撒到了孫和身上,糾集了一幫朝臣,打算把太子位奪過來。
至於第二個不爽的人,則是我們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孫權的長女,孫魯班。
她的母親是步練師,在世時很受孫權的寵愛。孫權原本是打算立她為皇后的,但當時的朝臣為了維護孫登的太子位,建議冊封孫登的養母徐夫人為後,就這樣雙方僵持不下,從而導致了皇后的位置一直空缺。
那麼後來孫和被重新立為太子,她為何又不爽呢?主要也還是出在這個立皇后的問題上。
步練師去世後,大臣們曾提議冊立孫和的母親王夫人為皇后,但遭到了孫魯班等人的阻止,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孫魯班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也很簡單:我母親拼了一輩子也沒能當上皇后,憑啥讓你王夫人來撿這個漏,必須阻止。
後來她尋思著,將來這孫和要是當了皇帝,肯定會為此事報復自己的,倒不如趁現在先下手為強,將孫和從太子位上拉下來。就這樣,她暗中加入了孫霸的陣營中,開始找機會陷害孫和。
話說有一次孫權卧病在床,於是便命孫和到宗廟去替其祭祀祈福。巧的是孫和太子妃的叔叔張休的住所就在那附近,這個巴結太子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於是張休便邀請孫和到家中赴宴。張休的父親便是吳國的重臣張昭,張氏一門在江東士族中的影響力非同一般,再加上又是親戚,於是孫和沒多想便欣然前往了。
這一幕恰好被孫魯班派來監視的人看在眼裡,於是立馬回去向其報告。孫魯班覺得這是個可以大做文章的好機會,於是很快便向孫權告了狀,說孫和根本就沒去宗廟祭祀,而是跑到了張休的府上喝酒去了,而且他們還在暗謀大事,接著又說孫權生病時王夫人(孫和的母親)還有說有笑的,完全就沒把他的病放心上。
自己寵愛的女兒都這麼說了,那肯定錯不了,於是孫權雷霆大怒,把王夫人招來一頓訓斥。王夫人莫名受這無妄之災,不久後就憂慮鬱悶去世了。此後父子二人便產生了隔閡,孫和受到的信任和器重也越來越少。孫霸一看,有戲,於是更加馬不停蹄地策劃接下來的行動。
孫和與孫霸之間的一次又一次爭鬥讓孫權心煩不已,最後覺得這兩個傢伙都不是理想的接班人,於是廢了孫和的太子位,將其流放;至於孫霸則更悲慘,最後被孫權賜死,一干黨羽也盡數被誅。而在其背後興風作浪、推波助瀾的孫魯班卻啥事沒有,孫權對其寵愛更是有增無減。
後來孫權經過一番考量之後,決定立幼子孫亮為太子。此時的孫魯班為了鞏固自己以後的權勢,於是想把自己老公全琮侄子全尚的女兒嫁給孫亮。孫權架不住她的軟磨硬泡,再加上孫權對這個小姑娘也比較滿意,於是就同意了。就這樣孫魯班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又進一步得到了擴大和增強。
公元252年,71歲的孫權病逝,東吳開始進入了多事之秋。
孫亮即位後的第二年,全妃便被立為了皇后,全氏家族作為外戚和擁立有功者,一門五人封侯,其中孫亮的老丈人全尚更是被任命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任太常衛將軍,加封永平侯,總領朝政。是東吳自建國以來外戚中最為興旺的。而孫魯班的地位則更加顯赫,她的一言一行完全可以左右整個朝堂的動向。
一介女流之身,能夠達到如此權勢,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都是極為罕見的。
後來,託孤大臣諸葛恪被殺,吳國先後由宗親孫峻、孫綝執掌朝政。這些權臣逐漸和皇帝孫亮產生了矛盾,他們的專權也使得東吳眾多的豪門世族不爽。
公元258年,孫亮和孫魯班、全尚等人密謀除掉權臣孫綝(孫峻已過世),可惜事與願違,消息被人泄露,孫綝先下手為強,率軍控制了整個京城,皇帝孫亮被廢,孫魯班及全氏一門被流放,後不知所終。
至此,這位權傾一時的孫魯班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編後:公眾號古歷小軍(gulixiaojun)同步開通啦,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哦!
※此人是東漢末年隱士,隨曹操征戰立有大功,兩次封侯皆不受,只因一件事
※盤點:三國歷史上被人忽略的十大將領,看你還能記得幾位
※演義中劉備帶兵500人就能打勝仗,可領兵5萬卻吃了大敗仗,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司馬懿都弱爆了,三國其實就是他下的一盤棋,是他的「家事」
※此人比諸葛亮看局勢更透徹,因此不願出山幫劉備,後下落不明
TAG:古歷小軍 |
※歷史上有兩人兩次當皇帝,一個被軟禁流放,一個曾為階下囚
※大明朝若沒有這個人早亡國了,但是,此人死後家族卻被抄家流放
※《亮劍》一共出場了五個女人,結果三個慘死,一個流放,一個下落不明
※此人是暴君的始祖,還是中國第一位亡國之君,最後因被流放而餓死
※康熙皇帝的一個決定,將一位天才流放,最終讓國家落後百年
※這個地方是清朝犯人的噩夢,被流放到這個地方還不如一死了之
※此國以前是「罪犯流放地」,獨立以來排華其實一直見不得中國的好
※世界上第二大黃種人國家,總面積接近印度,卻被當作罪犯流放之地
※此國面積和印度一般大,是俄國流放罪犯的地方,黃種人卻遍地都是
※明朝第一狀元,本該前途大好,卻因為說了一句話,被終身流放邊陲
※清朝最可怕的流放地,犯人一聽要被流放到這裡,基本都會提前自殺
※韓國人坐不住了,這個從中國流放的罪犯成了他們名門望族的祖宗
※三國最牛掰的女人,與她作對的統統難逃一死,最終被流放
※發現一地方,怕人知道,此國說:不要告訴別人,一名人曾流放在此
※古時被流放的營妓,每天要做三件事,其中一件最為羞恥!
※清朝本來也有火器天才,可康熙一時糊塗流放此人,誤國百年
※中國會落後西方兩百年,都是因為他被流放
※英國流放了一群罪犯,他們建立了一個國家,如今成了有名發達國家
※一不孝才子被流放,司馬昭為其脫罪,還要跟他結親,此人卻不願意
※商、周時期,有名的四大昏君,其中有一個竟然被流放到了「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