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統扇畫藝術

傳統扇畫藝術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悠久的歷史傳承。扇畫是傳統中國畫中特有的形式語言和藝術奇葩。扇子在古代有「搖風」「涼友」等別稱,在電風扇、空調普及之前,扇子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暑良助,自始畫家和文人在扇子上繪畫書寫之時,扇子開始從單一的實用性而走向功用與審美的雙重功能,從而變為文人雅士手中的一柄玩物:「雅扇」。因其小巧便攜故而影響廣遠,所以又可稱之為「一種能夠遊走的藝術」。

浴馬圖(宋代) 佚名

相傳早在禹舜時代扇子就已出現,晉朝崔豹在其《古今注》中就曾記載「舜作五扇」。而隋朝之前,扇子多以綾絹、禽羽、竹篾等材質製成,而後又有象牙扇、檀香扇等。扇子的種類繁多,按材質大致可分為竹扇、絹扇、羽扇、葵扇和麥稈扇幾大類;按形制又可分為宮扇、團扇、掛扇、綢舞扇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並逐漸傳入日本和歐洲等其他國家。

扇子的歷史可上溯到遠古時代,從「舜始造扇」到今天,扇文化歷經了漫長的歷史變遷。

商周時期,人們用雄雉雞絢麗斑斕的長尾製成「翟扇」,並出現了長柄的「雉扇」,此時扇子成了帝王威儀的象徵。四川成都出土的戰國銅壺刻有一僕人手執長柄扇替主人煽風的圖案,這是目前發現較早的扇子形象。漢末到魏晉南北朝,出現了用動物尾毛做成的拂塵,稱之為「毛扇」。江南人則以白鵝羽毛製成「羽扇」來貢奉朝廷。

編竹扇(戰國)

至漢代,絲織業開始發展,又出現了「紈扇」。唐朝曾將宮扇材質改為孔雀羽毛。大約在宋朝時,出現了今日常見的摺扇並逐漸延續至今成為人們用扇的主流。但宋人以繪畫形式表現在扇面上卻只是以絹素製作的「紈扇」,因其形制橢圓,故又稱「團扇」。

在摺扇上題詩作畫始於明代永樂年間,由此又繁衍出另一種特有的傳統藝術樣式,因摺扇能夠摺疊而且便於攜帶,很快成了文人墨客吟詩作畫抒發情感的雅物。摺扇發展到明代嘉靖年間,由於江南地區盛夏酷暑炎熱的氣候特點,因此產生了杭扇、蘇扇、寧扇等幾大制扇流派。

傳統扇畫藝術的發展與盛行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幾個朝代,而宋代又以南宋最為繁盛。元朝因其歷史短暫,所以僅有少量的團扇繪畫流傳至今,其畫風基本延承宋人筆墨風格為主。

秋窗讀易圖(南宋) 劉松年

扇畫又可分為帶有完整扇骨的「成扇」和便於保存而除卻扇骨的「扇面」(亦稱「便面」)。宋人團扇以絹本為主,中立一骨而能手執揺曳,但因歷史久遠已無完整的成扇存世。摺扇成弧形而以多根扇骨支撐,扇面以紙質為主(偶有絹質),由多層薄宣粘合而成,因時常收放摺疊故留有摺痕,紙質材料又有金箋、髮箋、素白、烏黑等種類。

晚清民國時期的書畫成扇相對存世多一些,成扇之扇骨以竹、木、牙等材質為主,形制不一,有些扇骨上還雕以人物、山水、花鳥、魚蟲、書法、圖案等等,以陰陽、薄意法為之,刻工精細巧妙,與扇畫藝術相得益彰,極具風雅。在扇面上表現書畫不同於平面,構圖布局十分講究,尤其摺扇,要有特殊的視覺延伸感,既需按照摺扇逐漸打開後弧形的「游目」方式、從右至左的觀賞特點來進行創作,還需考慮摺扇上寬下窄的特點來進行筆墨構圖上疏密、輕重的視覺平衡。

明 仇英 解馬彎弓

明代書法家祝允明,曾經把在摺扇上作畫比做美女在瓦礫上跳舞。所以書畫名家的成扇或扇面潤格往往不以尺幅大小計算,而是單獨計價,價格遠高於同尺寸的冊頁小品。扇畫山水往往以小見大,咫尺千里,意境深遠,畫家在構圖布局時尚需丘壑內營,山情水色,成竹在胸。花鳥畫則多取四季花木,疏簡折枝,翎毛魚蟲,梅蘭竹菊,奇石野草,窮理盡性,精思巧構。

人物畫多寫松蔭策杖,臨流撫琴,崖壑高士,亭閣仕女,漁樵耕讀,形神兼備。而扇畫藝術從經營位置到行筆運墨再到題跋鈐印,都要做到匠心獨具,筆隨意轉,才能得以在有限的空間里展現出無限的筆墨意境與精神本源。

明 文徵明 夜雨百泉

古代扇畫藝術是傳統中國畫門類中特有的語言形式,歷代畫家藉以抒情達意,或寄樂林泉,放懷自然,或以物言志,含情蓄意。在傳世的許多明清摺扇中,畫家們借景托物,寫心寫意,比興多方,精於此道者,燦若繁星。超然脫俗的丹青佳作,已經成為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許多經典的扇畫藝術更是後世賞習、研究、臨摹、借鑒的範式與楷模。

絹扇(清末)

縱觀中國繪畫史,我們領略傳統中國畫藝術博大精深的同時,也得益於歷史給予我們的豐厚藝術資源的滋養。每一個時代筆墨技法、風格語言和師承變革都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明清以來文人畫家們融前人之精髓,采自然之精靈,創造了許多優秀技法,留下了豐富的珍貴畫跡,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對於我們今天的學習、創作和研究,從而進行新的藝術探索,無疑都有著借古開今的現實意義和價值。歷代中國畫藝術語言的精神表現都重視主觀思想和客觀景物的對應和諧,他們懷抱自然,草木皆情,將筆墨的形質與畫家的情趣、學養、品性、胸襟、抱負等精神內涵相融合。畫家通過對自然表象的真切感悟轉化為人文境界的匠心獨運,此時的景物已不再是客觀自然的真實描摹和狀物再現,而是畫家心靈意象的自然流露和精神寄託,是真情實感的自我人格寫照。於是,筆墨、語言、風格、意境就有了更為生動鮮活的多元呈現。

明 唐寅 牡丹圖

扇畫藝術形式語言多元,或寫危崖高聳,山石崚峋,幽谷空濛,飛瀑如練;或畫老松虯曲,繁陰如蓋,溪流潺潺,空亭憑欄;或作漁舟泊岸,江闊帆遠,暮色蒼茫,水天相接。一派悠然自得景象,意境或清曠,或蕭寒,或淡遠。或奇花異卉,爭鮮鬥豔,棲禽高鳴,秋蟲低唱;梅開寒枝,蘭吐幽谷,竹搖溪頭,菊落籬邊。

汀樹釣船圖(明代) 謝縉

要在扇畫上充分表現藝術本體精神,注重於筆簡意遠、清逸疏淡之中做到情滿意足,筆墨須疏密有致,輕重得體,提按轉折,收放自如,陰陽向背,靈動多變,小中見大,境界彌開。上海博物館藏有明代永樂、宣德年間謝縉所作《汀樹釣船圖》為最早的摺扇山水,當時的姑蘇城經濟繁榮,宮廷院畫勢力日薄,浙派也漸入末流,「吳門畫派」起而代之。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明四家」為首的吳門畫派,他們技藝全面,題材廣泛,從明代成化到嘉靖年間,吳門派繪畫最為活躍。

清 高其佩 魚藻圖

清代吳榮光在其題跋中說「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為書畫,蔚為吳下人書畫扇面之風氣」。是後,書畫摺扇風氣大盛,名人顯貴,名家流派遂成明清以來獨具一格的書畫形式。至明末,松江畫派、武林畫派、清初六家、宣城畫派、四高僧、金陵畫派以及揚州畫派等等將摺扇繪畫藝術做了進一步的推進與繁榮。

象牙柄蒲葵扇(清代)

流派紛呈、名家輩出的明清時期,以各自不同的筆墨語言和藝術精神加以傳達,並將文人畫的詩、書、畫、印相結合,大大豐富了扇畫藝術的表現力,他們的藝術成就受益於對前人藝術精華的汲取、啟迪、借鑒、融合、變革,並生髮出嶄新的藝術生命。當我們面對傳統經典作品高山仰止的同時,並在學習、研究、探索中逐步成長和前行,使傳統中國畫藝術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的精彩文章:

海派領袖-任伯年國畫作品欣賞
一木一世界:Alison Moritsugu 淋漓盡致的油畫作品欣賞
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曾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畫風清新、空靈!
傳統繪畫的守望者:陳少梅 他一手造就津門畫壇
英格蘭John Stobart帆船油畫作品

TAG: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與數碼藝術上篇:傳統藝術
淺析傳統玉雕藝術
現代抽象藝術與傳統書畫
傳統藝術與龜之國畫篇:臨池畫龜趣談
中國剪紙動畫藝術
「真正的藝術不是藝術」——畫家孫緒和談繪畫藝術創作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髓
藝術繪畫戀蝶花
唯美剪紙藝術攝影
藝術插畫叢林怪物
插畫|藝術中的女郎
漆畫藝術家關慧儀:在漆畫藝術里述說心中的田園生活
海上藝術家王斌的書畫藝術
剪紙藝術文化
藝術家的繪畫之旅
論傳統水墨畫獨特的藝術屬性,水墨大師人體繪畫作品賞析
剪紙藝術中的戲曲
中國絕美傳統剪紙藝術欣賞
國外繪畫藝術頂尖油畫作品
傳統藝術與龜之國畫篇:「黃山神龜」詩詞畫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