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男人不愛看藝術展覽?
當人們提及當代藝術時,第一反應就是高深莫測和晦澀難懂。而且經常混跡在藝術場所的人大多以女性為主,男人對看展這一話題的反應大多是哈欠連天和敷衍。但是藝術真的很難懂嗎?為什麼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看展覽呢?
與藝術相關的展覽總是屬於小眾群體,大多數去看展的人也都是女性,即便零星的幾個男性也是學相關專業。當798變成自拍聖地和文青照泛濫的聚集地時,藝術自己的語言形式已經被摻雜了商業文化和眾多雜質。星巴克、7-11入駐曾經只有破廠房的798之時,這裡早變成了女文青們朋友圈的素材取景地。
北京798藝術區的車間展廳
為什麼都是女性去看展?無論北京的798,還是上海的西岸,為何大都是女生選擇下午茶的首選之地?男人似乎對此不太感興趣,有些甚至對藝術都持有一種不屑的態度。
很多村上隆的作品都是版畫,色彩鮮艷但是步驟複雜。
高智商、高學歷和高薪不代表能帶給你高品位,即便是身處藝術圈的人們偶爾也會認為某些作品是「皇帝的新衣」。至於藝術這麼小眾的話題,很多男人更是不願接觸,甚至連許多女性都只願意多花時間看美妝教程,而不是藝術展覽。
為什麼一些男人不喜歡看展呢?到底怎樣才能讓他們願意看呢?基於這個疑問,我們和很多男性朋友一起探討了看展的問題,其中以下幾位見解獨到,或許他們也說出了你的心聲。
男人Eric關鍵詞:
「四大」、高薪、沒日沒夜地加班、「審計狗」
芭莎:作為男人,你對藝術有什麼了解嗎?
Eric:我只會寫「藝術」二字。電影算藝術嗎?要是算,那我就算了解藝術,因為我看犯罪類型或與人性有關的電影。
芭莎:周圍有喜歡看展的男性朋友嗎?
Eric:我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周圍人也都相似,大家不談論藝術。一般去看展的人們經常在朋友圈發些花花草草的圖片,分享小眾的電影和音樂。畢竟,無論藝術還是看展覽都屬於小眾範疇。
芭莎:最近看過展覽嗎?
Eric:去年去過一次798,看了一個雕塑展。我嘗試去解讀,但是看到作品描述時,發現跟我想得完全不一樣,就失去興趣了。對我而言,藝術最多是一種社交時會提及的話題。
羅伯特·郎格《無題》,彩色印刷品,101×66.7cm,2005年
男人Zach關鍵詞:
國企、朝九晚五、專業魔術師
芭莎:你覺得男人選擇去不去看展跟社交圈有關嗎?
Zach:無關。我覺得看展覽就是一種消費,只有巧妙的營銷方式才能讓人有願望去看。這與產品類型有關,因為只有吸引人的作品才能讓我願意付出代價去看展。
芭莎:男性為什麼不願去看展?
Zach:因為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嘗試過去看展吧,就像沒看過有意思的演出一樣。看展覽的附加問題會成為借口,例如路程遠、門票貴、天氣熱等等。
西格·哈維《魔術師的帽子》,101.6×101.6cm,2014年
男人大東關鍵詞:
校園風雲人物、獨行者、大胃王、汽車迷
芭莎:你覺得看展需要什麼條件嗎?
大東:我覺得看展充滿儀式感,還有很多條條框框。為了要尊重藝術品,首先大家要穿得稍微正式。其次,即便聽不懂或看不懂的時候,最好也不要說話。
芭莎:你們到底為什麼不喜歡看展呀?
大東:看展的習慣來自父母一代的教育和影響,如果父母沒有這種習慣,孩子們也多半不會想起來去看展吧。當大家都去做某件事的時候,才會有人跟風做,就像炒房一樣。
巴里·麥基《多一物》,2005年
男人Philip關鍵詞:
後搖音樂人、紐約「金融狗」
芭莎:你平常在紐約看展嗎?
Philip:我平時不會在意藝術活動,空閑時間不是在樂隊排練、演出,就是在學琴。但是我最近在Park Ave的綠化帶上看到飄著Diane Arbus展覽的廣告,所以對藝術展覽有印象,這也是因為紐約城市文化和藝術的氛圍。
芭莎:你覺得喜歡看展的都是些什麼人?
Philip:我覺得一般去看展的人不是小布爾喬亞(小資階級),就是藝術生。有懂藝術的朋友陪著去看展,說不定大家才願意去看。
珍妮弗·阿洛拉和吉列爾莫·卡爾薩迪利亞《停止、修理、準備:為預置的鋼琴所作的「歡樂頌」變奏》,2008年
男人Leo關鍵詞:
北大學生、瑞典人、中國語言文學系專業
芭莎:來中國後看過展覽嗎?
Leo:自從七八年前來到中國,我就去過一次798,但是很失望。因為我曾經在巴塞羅那住過一段時間,胡安·米羅美術館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大多數看展人群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他們有能力去看展。在「需求層次理論」中,這些人已經從「生存階段」解放了,所以藝術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新發現的自由。
芭莎:你覺得是什麼因素導致在中國缺少看展文化?
Leo:中國的歷史和哲學思想,導致憂患意識根深蒂固。很多人會認為藝術是一種悠閑的生活態度,所以都不重視藝術。我的合作夥伴也都認為應該「先解決溫飽再說其他問題」,但是當大家有能力解決溫飽問題後,還是不會改變之前的觀念。
芭莎:怎麼才能讓大家願意去看?
Leo:我認為當藝術走進大眾生活時,才能讓人們了解,例如公眾藝術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在北京就很少看到有意思的公眾藝術。即便不是公眾藝術,增加建築設計的藝術感也能提高大眾的審美。
徐冰《天書》,1987-1991年
特邀嘉賓:奇葩說辯手——黃執中
我有時候看展,不一定是對展覽的主題感興趣,而是去看人。我去看那些看展的人。我在倫敦國家美術館的時候,看不懂岩間聖母,也不是很看得懂梵·高,但是我喜歡看人。我坐在展廳的長椅上,看著從四面八方來的人們,聽著他們的竊竊私語,感受著他們的驚嘆。
有一位老先生面對展品,面色虔誠地在筆記本上畫素描。我看著年輕的夫妻帶著一臉傻氣的小孩,耐心安撫著孩子的不耐煩。我喜歡欣賞專註的人們,那是你每天在街上與人群擦身時所不曾見過的表情。我知道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藝術品,但是透過一群觀眾的專註,我卻能欣賞到那些藝術品的「作用」。
到底如何看展?
藝術相關的展覽大多讓人覺得格調過高,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似乎看展需要一種儀式感的準備過程。但是這只是大家對看展和藝術的一種刻板印象,藝術需要更多人的解讀和參與,才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GIF/668K
—1—
看展之前需要了解展覽信息、藝術家的背景和創作思路。無論獨自看展,還是和同伴結伴而行,這種知識不僅是一種有利談資,也會讓觀者更好地了解晦澀難懂的藝術品。
—2—
除了拍照片、發朋友圈之前,大家可以通過前台的宣傳手冊對展出的作品有所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不僅是一種尋求表達的方式,還包含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創作理念。
—3—
大多數展覽都由策展人來設計展覽形式,並且安排作品的位置,所以按照某種順序看展的時候,觀者可以找到策展的線索。看展的時候,即便一時不懂,還是可以和同行的朋友低聲討論,因為彼此的想法會激發更多思考。
—4—
當大家看某一作品很多遍,還是無法理解的時候,大可以去找畫廊或者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聊聊。因為一件作品不一定要被理解,觀者自己持有的觀點也不一定要完全和藝術家一樣。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這會啟發觀者從更多角度去思考。
—5—
對於想要了解更多的觀眾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找一位懂藝術的朋友一起看展。對於一些男性朋友而言,可能較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位懂藝術的伴侶。如果你身邊有不喜歡看展的朋友,可以嘗試帶他走進美術館和畫廊,為他講解有趣的藝術故事,或許他會成為下一位藝術愛好者。
監製/齊超
編輯、文/張一凡
※吳亦凡不玩freestlye去做特工?Baby要變身創業版「唐晶」?人果然都是會變的!
※劉雯、奚夢瑤的皮膚為何白皙、紅潤Double Win?因為人家不吃毀容食品!
※我們愛看《我的前半生》,因為好劇就是連配角都無可挑剔
※怎樣才算優雅地老去?
TAG:時尚芭莎 |
※喜歡看藝術展的你 如何穿出藝術感
※看!藝術
※戲曲藝術,愛文學的你不可不看——戲曲藝術的魅力
※何為藝術的邊界?藝術何為?
※鍾楚曦為你定製私人香氛,還帶你看用護膚品製作的藝術展覽!
※那些你看不懂的藝術品,就不能稱之為「藝術」了嗎?
※為什麼藝術家都愛畫女人?
※這樣的藝術展你喜歡嗎?
※藝術是為人 人不是為藝術
※高冷的美術館如何讓年輕人愛上藝術?
※人人都是藝術家,但藝術不能裸奔
※何以藝術,以何藝術家?
※為什麼藝術家都愛畫女人
※不懂欣賞藝術怎麼辦呢?
※為什麼藝術家都愛畫女人?因為美呀!
※小玉態度:究竟是你不懂藝術,還是藝術家在糊弄人?
※愛孩子不僅需要藝術更是智慧
※為什麼藝術家都愛畫女人?因為……!
※為什麼藝術家都愛畫女人?——因為美呀
※衛星天線上的驚人藝術,這樣的藝術不知道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