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對外也空前開放,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係交往中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建都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並設陪都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河南府西京(今河南洛陽)、大名府北京(今河北大名),與國都開封府東京合稱四京。北宋的最大統治區域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與遼相交;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與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與青藏高原、大理國交界,以廣西與越南交界。北宋時期對外也空前開放,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係交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正式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 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 尊稱為大宋。定都汴梁(河南開封)。由於國都相對於後來的南宋而言位置在北方,所以稱之為北宋。
北宋都城遺址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屬河南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在當時,除了剛建立起來的宋朝之外,還同時存在著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割據勢力。於是自宋朝建國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開始了他統一全國的鬥爭。北宋於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後消滅了荊湘、後蜀、南漢三地,又於974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此後,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勢力紛紛"納土"於宋王朝,使紛亂的時局逐漸結束。
在北宋初年,金陵仍名升州。北宋時江寧府為江南東路的首府。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十五路。[1]
在五代十國的後晉時期,曾把北方的燕雲十六州割與契丹族所建立的遼國。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北宋與遼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自宋太宗趙光義起,北宋曾多次與遼交戰,但一直未能收復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約定宋遼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雙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國北方才有了少許安寧,宋、遼的這次結盟被後世稱之為"澶淵之盟"。
流密切,東南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繫。宋朝的外交同時也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在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初,為了使宋不再成為繼五代十國後的又一個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首先在軍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大將對軍隊的控制,並設立中央禁軍,將各地精兵收歸京城禁軍管轄,使宋朝對軍隊有了完全的掌握權。另外,宋沿襲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職權,使皇帝掌握的權力超過了歷朝歷代。在科舉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試的方式對考生進行最終的考核。這樣一來,北宋王朝的官僚階級隊伍得到了壯大,從中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政治家,鞏固了政權。後來,北宋經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時期社會趨於穩定,經濟規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極一時。神宗為使社會有所發展,於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為相,推行新法,但由於保守勢力過於強大,王安石兩次推行新法,均以失敗而告終。哲宗元祐年間,英宗皇后高氏徹底廢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復了原先的統治方式。至此,北宋開始走向衰亡。
※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
※印度的野心?不如回家哄哄孩子
※對許多正直士大夫的重懲,也就是流放嶺南或海南島。
※敢跟皇帝喝酒?先分清是榮耀還是陷阱!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建立北宋。
TAG:宋朝 |
※從衛星上看東亞的夜景,對比三個時期的中日韓三國差距
※大戰爆發前關鍵時刻,特朗普一反常態示好,希望東亞大國前往中東
※對比三個時期衛星看東亞夜景圖,中韓日30年前後的差距還真不小
※中日韓會走向東亞同盟么?
※中國崛起,日韓衰滯,東亞正在回歸鴉片戰爭前的歷史格局
※中國崛起,日韓衰滯,東亞正在回歸鴉片戰爭前的歷史格局二
※從太空看東亞之夜:中日韓燈火通明,朝鮮一片漆黑
※為何同為東亞國家,日本叫中國東亞病夫?我們給取的外號更羞恥
※日本對東亞大陸的野心從這個戰爭狂人的身上開始
※今年的夏天東亞負責熱,東南亞可以歇一歇了
※日本與沙俄之戰:一戰的東亞版本
※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及其在東亞的影響
※【邊疆時空】付百臣 | 略論日本在東亞朝貢體系中的角色與作用
※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東亞最大的法西斯漏網魚,曾是日本忠實小弟,戰後卻踩在日本頭上
※潘玥 常小竹:「一帶一路」背景下東亞共同體構建中東盟的作用與前景
※中國與東亞:全球視野下的晚明世界
※本輪西甲有望迎來東亞德比!武磊VS乾貴士上演中日對決
※百年前越南皇帝訪問法國,是東亞歷史首位前往歐洲訪問的帝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日本構造大東亞共榮圈藍圖,如何夢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