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具收藏 不可「重材輕藝」
資料圖
黃花梨和紫檀傢具能有今天的身價,並不是簡單地因為材料昂貴,其造型是否美觀、工藝是否精湛、氣韻是否生動等才是考量核心標準,而不以純粹的美學視角來審視傢具,這是收藏心態不成熟的表現。
雖然木器收藏如今正步步興盛,但就藏家佔比而言其在收藏圈還不算太高。畢竟木器收藏最先受佔地較大的局限,如「拔步床」像個小房子一樣,沒有一個相對大的空間便無法安放。所以,常見藏家租用大型庫房來安置自己的心儀藏品;隨著收藏數量的增多,還得不斷更換庫房。這就又涉及到木器收藏的第二大局限:搬運非常麻煩,還要僱用專業人士拆裝,極其耗費精力——這種麻煩比起容易存放的字畫等藏品,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好在只要是真愛,什麼困難都不怕。別說前述兩大局限了,就是再多幾個困難,也能玩出一定的境界來。然而,如今的木器收藏圈,「唯材是論」的泛濫可就不是怕不怕困難的問題了,而是能否引導木器收藏走向可持續性健康發展的關鍵命題。
雖然木器收藏不能「唯材是論」有點老生常談,且眾多名家曾言及,但筆者此次撰文以述粗見,並非拾人牙慧,而是「唯材是論」之風如今不止,後患無窮。因為很多人只關注市場價值較高的黃花梨木、紫檀木造傢具,且只要見到這兩種材料的傢具,不管其美醜、新舊,一概攬入懷中;甚至偶得一小塊木頭也愛若珍寶,或車一串珠子戴上不斷向朋友炫耀;也常見有藏者將製作拙劣、談不上任何美感的做舊黃花梨或紫檀器物視為撿了「大漏」。
上述怪象的發生亦非偶然。就歷史原因而言,由於明式傢具在世界家具體系中獨樹一幟,擁有無限的藝術價值,至今仍為國內外市場追捧;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國內的大型拍賣會上經常會有身價成百上千萬元的黃花梨傢具湧現,以至於在收藏領域,黃花梨傢具一直獨佔鰲頭。而清式紫檀傢具因在清代備受統治者喜歡,地位僅次於明式黃花梨傢具。但殊不知,黃花梨和紫檀傢具能有今天的身價,並不是簡單地因為材料昂貴,其造型是否美觀、工藝是否精湛、氣韻是否生動等才是考量的核心標準。而不以純粹的美學視角來審視傢具,是收藏心態不成熟的表現;持有這種態度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只能算是一位紅木愛好者。
就近幾年的發展來分析,經濟利益的驅動、媒體的熱炒、原材料的稀缺……許多因素都導致人們一味地、過分地追求材料,而忽略了藏品的藝術性及文化性。此害為禍不淺,不僅降低了個人的文化品位,還給木器造假者提供了謀取利益的機會,這也讓市場一片混亂的同時讓人感到一片短暫的熱鬧。
一個時代的傢具用材有一個時代的特色。明代之前,傢具用材皆「因地制宜」。而產自我國海南地區的黃花梨木,被選作宮廷傢具用材則始於明代。因被皇宮採用,遺存的黃花梨傢具被賦予了至高身份。在黃花梨「入宮」之前,明式傢具的主要用材則為鐵力木、櫸木。尤其櫸木傢具,多為南方大戶人家所鍾愛,故而當時有「無櫸不成具」的說法。由此可見,櫸木傢具在明清時期是何等重要。花梨木也曾大量代替黃花梨,自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內憂外患不斷,而民國初期也是軍閥混戰綿延多年。此時的黃花梨木資源更是匱乏,人們急需一種與其相似的木材來製作明式傢具以慰藉心理。這時,因料大、紋理顏色似黃花梨的進口花梨木走上了舞台。
綜合來說,每件傢具、每種木材都不是無端出現的,它們的存在自有一定的歷史因素。雖然如今的收藏市場「功利心」風靡,太多人重材輕藝,但這些傢具為什麼創造了那樣的文化價值,是需要每個人深思的。
何況認識木頭是收藏傢具時要最先認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後了解各個時代木材被使用的根源、對所藏傢具進行系統的分類及斷代自然大有裨益。至於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傢具「收藏家」,或者簡單地說想要藏好東西、讓自己的收藏從萌芽走向成熟,那第一步便是要了解歷史。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硬木傢具,明式傢具為什麼是簡潔的,做傢具的材料來自哪裡。為什麼宮廷傢具材美藝精,而民間傢具卻粗獷豪放。只有深入了解歷史,才能品出其中趣味。第二步才是多看好的器物,練習眼力。逛博物館看精華傢具,體味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對眼力的鍛煉大有裨益。
試想一個人總是看丑的、粗俗的東西,那他的眼界只能停留在低級趣味的層面。而經常欣賞精華器物,不斷養好自己的審美和眼力,待真正下手買進時定會有很強的識別能力。
※如何買到保值、甚至超值的精品蜜蠟?
※著名書法家金光明——獻禮建軍90周年專題報道
TAG:中國收藏網 |
※傢具收藏切忌:「重材輕藝」
※紅木傢具的甄選,到底是重材料,還是重工藝?
※孩子的珠寶設計,值得用貴重材質認真對待
※太空垃圾是有用的太空資源?漂浮殘骸多為貴重材料
※漢堡王推出人造肉,味道沒差,你吃飯重材料還是重口感?
※現代主義裝修,注重材料和人的關係,令人耳目一新
※尊重材料本身的表現力——喬吉奧?格里法及其藝術
※蟒皮、絨布雙重材質!白葡萄配色 Air Max 95 即將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