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國在11個疾病領域建成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我國在11個疾病領域建成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22日從在北京舉行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獲悉,2012年以來中國已在11個疾病領域建設了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說,建設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目的在於解決臨床醫學與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研究脫節,科學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轉化為臨床醫學應用,先進診療技術不能快速向基層醫療機構推廣普及等難題。

資料圖:7月11日,由某健康科技團隊研發的醫療AI「Doctor You」在北京萬里雲醫學影像中心正式對外發布。「Doctor You」AI系統包括臨床醫學科研診斷平台、醫療輔助檢測引擎、醫師能力培訓系統等。此次阿里健康和萬里雲對外展示的是「Doctor You」中CT肺結節智能檢測引擎在遠程影像診斷流程中的真實應用場景。據透露,Doctor You將很快進入全國多家醫療機構當中「服役」,成為醫生的好助手。

王志剛說,經多個部門密切配合,中國臨床研究體系建設初具規模,不僅在提升臨床研究能力、加快臨床轉化方面迅速取得實效,也在加速醫藥產品創新、系統性破解醫療服務供給不足的難點問題等多方面展現出重要價值和影響。

據統計,中國已分三批在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腎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婦產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老年疾病、口腔疾病等11個疾病領域建設了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聯合了全國約260個地級市的2100餘家的各級醫療機構,形成了心血管、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呼吸等9大疾病領域的高水平臨床研究平台和協同創新網路。

以心血管疾病為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聯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36家醫院,組成了心血管疾病協同研究網路,並匯聚建設了總量達550萬份大型心血管疾病生物樣本庫。

中國臨床循證產出不足的狀況有了「質變」。初步統計,各中心共布局開展了143個臨床研究隊列,覆蓋人群706.05萬人次,涉及60餘個病種;自主或參與制定診治指南規範151項、制定國家標準42個,分別較中心成立前環比增長54.1%和40%,越來越多的「中國證據」、「中國標準」和「中國方案」湧現。

「科技部與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將創新資源配置方式,穩定支持中心的建設運行和發展。」王志剛說。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也表示,接下來將突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醫學科技創新龍頭、科技成果轉化樞紐、先進技術輻射光源、創新人才培訓基地的功能和定位,強化多方協同、匯聚支持政策、優化管理服務,努力打造一批國家臨床應用研究的高地。

當日,相關部門發布了《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發展規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運行績效評估方案》三個文件。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介紹 疾病分布

來源:中國新聞網、科技部

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建成世界最大海洋微生物資源庫 實現多項第一
超過83億噸塑料散落在人間,這個數字還在猛增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來自五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榮獲2018年費薩爾國王獎
美國女子15個月環遊180個國家
國家林業局:到2020年將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國家富強-中國已與世界158個國家建立科技合作關係
2018年最高危險等級的9個國家,兩處位於中國周邊
2018天津入圍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召開2017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2018年熱門留學國家申請新政策
歷史上學習中國最賣力國家,1000多年沒學好,使國家出現三個
這個國家是亞洲最年輕國家,2002年建國,外交的第一個國家是中國
積極發揮國家隊醫院優勢——齊魯醫院2017年發展紀實
美國國家地理「2018年度探險家」新鮮出爐
王國強:中醫藥已在183個國家地區得到運用
這個國家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2002年建國,外交的第一個國家是中國
27歲美國女孩每個國家花費不到1萬元,走完193個國家
浙二吸引15多個國家200多名國際醫生來杭培訓
歷史上學習中國最賣力國家,1000多年沒學好,使國家出現三個奇葩
中醫藥領域五年多榮獲41項國家科技獎勵
踏過20個國家的20歲
中國或將新增7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一個GDP不足3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