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嬪妃干政,朱元璋啟用了千年前被遺棄的制度,十分殘暴
5000年中華歷史中,說起對女性的迫害,其實無論纏足還是束腰,都遠遠比不上人殉來的殘忍和無人性。人殉制度起源於奴隸社會,在當時沒有人權德善只講地位的社會,奴隸被當成主人的一件東西,很多奴隸在主人死後都必須陪葬,就像用主人生前十分喜歡的東西陪葬般。當然,人殉對象除了妃嬪,還有宦官奴隸等。
到了商朝,封建王朝建立數百年,儒家思想逐漸出現,人的文明和道德有所提升,執政者也講究憐憫子民,為此,該項制度慢慢淡出殯葬制度中。如今我們翻開歷史書,可看到秦始皇陵墓中的大量陶人,這充分說明了當時已經開始用陶俑來代替人進行殉葬。
到了唐朝、宋朝等朝代,無論是人殉、陶殉等都不是很受歡迎,一般改成了陪葬。也就是達官貴人妃嬪的墓地與皇帝的連在一起,一般以皇帝的為中心,其他人的緊緊環繞著皇陵,以帝王為尊。這樣,當妃嬪結束了在人間的生命後,就可以到地底下去陪伴帝王了。
到了明朝,特別是明初,人殉制度重新抬頭。歷史記載,公元14世紀,明太祖去世時,多達40多名妃嬪被賜予白綾,一同隨他入葬,一時之間,一股陰雲籠罩在後宮的天空。整個後宮在朱元璋去世後變成了活生生的地獄。
至於明太祖啟用人殉的初衷,說法很多。有人說因為朱元璋是元朝人,而遠在關外的蒙古人自古以來就有人殉制度,朱元璋只是有樣學樣而已。也有人說是跟程朱理學提倡的思想有關,如此一來,整個社會提倡婦女守貞或追隨亡夫而去。
其實這2種說法都不全對。首先蒙古人雖然有人殉制度,但更有「繼婚」制度,也就是子娶父妻,因此,妃嬪殉葬並不是必須的。另外,程朱理學在明初也只是剛剛萌芽,尚未達到全盛,其影響並不大。
其實,朱元璋推行此項制度是為了避免後宮干政。朱元璋死前特地強調,被他寵信後的嬪妃必須追隨他而去,就是為了避免這些女人勾結外戚或宦官,來毀滅禍害朱家江山。
※中國歷史上稱得上國士無雙的十大人物,有一個就能安邦定國
※他為中國捍衛了400萬平方公里土地,連毛主席都稱讚他
※毛主席文章讓這位美國人惡名遠揚,他卻自認是中國人,要葬在中國
※這個南美國家的法定語言是客家話,國民也過春節
※慈禧太后死後的三條遺囑,條條都是在打自己的臉
TAG:歷史如沙 |
※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擅權干政,終因謀反被朱元璋以酷刑殺死
※古時候為避免女人干政的殘忍制度:子貴母死,讓人難以理解
※慈禧廢除兩條大清法律,去世前後悔留下遺言:太監和女人不能干政
※慈禧在當年為何不讓女人干政,她干政後竟然被這樣處罰
※朴槿惠最新罪狀被揪出!比干政門嚴重多,一旦得逞韓國將萬劫不復
※她本是大臣之妻,大臣謀反,她卻告密,還當上了皇后,干政十八年
※權臣干政歷來被人唾棄,但為何他卻得到了那麼高的歷史評價?
※歷史上的今天:慈禧去世留遺言,女人不可干政,太監不得擅權
※他砸碎了朱元璋的「禁止宦官干政」鐵牌,讓明朝皇帝做了階下囚!
※慈禧掌權48年,臨終遺言居然是「以後勿使婦人干政!」
※劉邦在臨終之前,為何沒有殺干政的呂后呢?其實原因就「兩個字」
※為了杜絕婦人干政,漢武帝晚年下了一道非常殘忍的命令
※漢武帝晚年下了一道命令,雖然杜絕了婦人干政,卻讓人感到心寒!
※慈禧臨死前,居然下旨「女人不可干政」,聞者無不大怒!
※宦官干政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何宦官制度能夠延續2000年?原因簡單
※武則天篡位,呂后奪權,慈禧干政,為什麼只有慈禧太后被罵慘了!
※千萬別惹她!第一夫人干政,引爆力十足!
※明代是如何有效扼制外戚干政的?這些制度又是何時開始敗壞?
※慈禧去世後,立下三大遺囑,其中一條,特意強調不準女人干政
※慈禧臨終遺言,以後勿使婦人干政,究竟狠狠打了誰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