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不生不滅處相見

在不生不滅處相見

雲岩曇晟生重病,道吾宗智問他:「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相見?」雲岩答:「不生不滅處相見。」道吾說:「何不道非不生不滅處,亦不求相見。」

在一般佛學名詞中,多把肉體稱為臭皮囊、色殼子,叫做殼漏子的機會不是很多,意思是說這個九孔常漏不凈的軀殼,不僅是一個臭皮囊,還會捅出很多漏子,也就是造業,造業受報,也叫漏子。

修行人往往把身體看成造業的工具,不會修行的人多半是造惡業、罪業,然後接受苦報,很會用功的人,才可能經常運用身體來修善業、福業,然後享受福祿壽報,都是有漏的。修行人謙稱自己不會用功,沒有好好運用身體,就會把它稱為殼漏子。修行人能夠運用身體修不凈觀,勘破無常生死,也叫身體為殼漏子。

雲岩曇晟害了重病,道吾前來相探,同時假此因緣請他開示禪法,所以明知得道高僧,已沒有生離死別之情,還要問他離開這個色身之後,我們還在何處相見?其實,生時沒有來,死時沒有去,肉體的生死,僅是軀殼的自然現象,悟後的人,只認常寂常照、恆動恆靜、不生不滅的自性清凈心,不介意幻生幻滅的殼漏子,離開色身的殼漏子,還能相見,那一定是佛佛道同的境界。

因此雲岩回答:「在不生不滅處相見。」這其實就是《心經》講的「五蘊皆空」。如果能夠空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組合而成的身心世界,不僅不再執著身體,也會放下我們對於心理、精神、思想、觀念等的執著,這就是空,此時即能與一切諸佛、一切親友、一切眾生永遠相見不舍離了。

因為你也空、我也空,無處存在也無時存在,無處不存在也無時不存在,只要超越了時空的執著就能遍處相見、永恆相見。換句話說,只要有生有滅、有去有來,都是虛妄,不能真正見到你我的真面目,唯有離開生死,把所有對立的認識心全部斷除,這才是真實的境界,才能真正赤裸裸地、隨時隨處相見。

但是道吾覺得,希望在一切處一切時的不生不滅處相見,尚有執著,修行到不生不滅的層次,已無相對的主客之分,還需要說永遠相見、處處相見嗎?道吾則提出「非不生不滅處,亦不求相見」。他是超越「生滅與不生不滅」的界線,同時放下「相見與不相見」的差別觀點,呈現出大自在與大圓滿的本地風光。

< 熱文 >

文 / 聖嚴法師圖 / 弘法辦 編輯 / 果寬

GIF/1.8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海普陀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佛教常識 什麼是八福田
耐得住煩才能有所成就
帶你了解「如來十號」的含義
朝山的六種功德

TAG:南海普陀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相見不如懷念,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若不復相見 不能相戀
與其相見,不如懷念;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不相見,不想念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不相見,不想念,不犯賤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最容易相愛,卻最不可能在一起的生肖,相見不如不見
不相見不打擾,餘生各自安好
今生,但願不復相見
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皆有因緣
相見,不如懷念
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最好不相見,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黑色·喪·壁紙:與其相見,不如懷念,好久不見,不如不見!
不可著相取,亦不可離相見
抖音上霸氣側漏句子,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見
相見爭如不見
只是懷念,此生不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