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期東吳江東十二虎臣,個個都是英雄氣蓋世

三國時期東吳江東十二虎臣,個個都是英雄氣蓋世

程普,字德謀,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勛卓著。

黃蓋,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曹操發動赤壁之戰,黃蓋向周瑜獻火攻之策,並親往詐降,火燒戰船,重創敵軍,以功拜武鋒中郎將。

韓當,字義公。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其征伐四方,功勛卓著,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

蔣欽,字公奕。助孫策平定江東,參與合肥之戰。蔣欽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蔣欽貴守約,性豁達。

周泰,字幼平。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

陳武,字子烈。曾任別部司馬,最後官至偏將軍。陳武年輕時儀錶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

董襲,字元代。跟隨孫策討伐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等,策自出討,襲身斬羅、勃首,遷揚武都尉。從策攻皖,討劉勛,伐黃祖。主策薨,襲討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遷偏將軍。建安十三年,襲隨權討黃祖。襲身以刀斷兩紲,使祖蒙沖橫流,大兵遂進。

甘寧,字興霸,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後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甘寧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

凌統,字公績,凌統年少時即有美名而被人談及,於赤壁之戰跟隨周瑜大敗曹操,再乘勝進攻曹仁於南郡,其時甘寧在夷陵,為曹仁別軍所圍,周瑜用呂蒙之計,留凌統以拒曹仁,周瑜自分軍救寧,反敗為勝,因功遷為校尉。凌統雖在軍旅之中,卻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又愛士卒,士卒亦敬慕凌統。

丁奉,字承淵,吳國四朝元老、重臣。年輕時做小將,多次跟隨其他將領征伐,經常勇冠三軍,驍勇且有計謀;後期於解救壽春、誅殺孫綝等事件中屢有建樹,被拜為大將軍,後為右大司馬、左軍師。丁奉一生征戰,與北方政權從曹操時代打到司馬炎時代,侍奉了孫權到孫皓四位吳國君主,見證了三國的興衰。

潘璋,字文珪。潘璋年輕時家貧,跟隨孫權後得到其賞識,加上其作戰勇猛,不斷升遷,其一生為孫權東征西討,在合肥戰役、追擒關羽、夷陵之戰、江陵保衛戰中多次立下戰功。

徐盛,字文向。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禦。因前後戰功,徐盛先後升任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後來,曹丕大舉攻吳,吳國依徐盛的建議在建業外圍築上圍牆,曹丕被迫退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合參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六大愚蠢的發明,最後一位被自己的想法害死了
歷史上著名的五大間諜,中國間諜最有傳奇色彩
三國五大頂尖高手,三位死於非命兩位憂憤而死

TAG:經史合參 |

您可能感興趣

臉譜三國|江東之虎孫堅英勇蓋世,最大後台竟是一個太監?
江東十二虎臣中,東吳只給四人封侯,沒有黃蓋!
三國英雄:江東幼虎
三國時期,江東孫氏集團從縣吏而三分天下,真的很勵志!
三國六位武藝超群的江東名將,一個堪比張遼,一個比小霸王還厲害
江東十二虎臣中,封侯的只有四個,沒有甘寧
東漢末年江東第一猛將太史慈
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六個人,蜀漢佔3個,曹魏佔3個,只有江東一無所有
三國有三位神仙中人,兩個投曹魏一個去江東,為何誰都不幫劉備?
大江東去千餘載,湘西一夢六十年
三國英雄:平定江東
孫權:繼父兄之餘烈,守江東五十二年基業
三國最猛的四大名將,第三橫掃江東眾多虎將,第一被封神
江東才俊第一人 周瑜真的是三國演義中那個氣量狹小的人嗎?
江東有「二喬」,孫家有「二虎」,東吳第二代姐妹花不一樣的人生!
第十九章 些子布局江南龍來江北望 江西龍去望江東
盤點各個遊戲中的江東美周郎,誰是最帥的周瑜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七位江東名士,各個都是大才
江東十二虎臣:董襲的多面人生
5年時間就統一了江東,三國史上真正的超級英雄非他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