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展才6米多全重僅240公斤,就是個模型,可中國非說它大飛機
現在航空器設計相當複雜,特別是氣動設計,僅僅進行風洞試驗不夠,於是出現了技術驗證機,專門為驗證某些技術而開發的型號,其中許多為縮比例模型,其實就是另類的無人機。
起飛
2017年4月,中國就試圖了一款相當有特色的技術驗證機:靈雀B,它的個頭不大,翼展才6米多,全重僅240公斤,只能算一款中小型無人機,實際就是個模型,但是不要小看它,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民機氣動布局的噴氣式縮比飛行驗證機,可能成為未來大型客機的設計基礎,故而我們可以說它是一款大飛機看待,也許有人會問:這話是否對那?也許有人依然說它是模型,卻無法否定它與大飛機的關係密不可分!
其外形明顯為客機,但有不小的變化,採用大邊條翼融合布局,以及V型垂尾設計,採用可收放起落架,機身由複合材料製成,次承力部件和起落架均使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製造。
從上面看
我們製造它的目標的為先進氣動布局和飛行控制等領域的預先研究,故而這款小飛機才是中國航空大飛機未來的希望,為未來民機總體設計方案提供支持,打好最基本的基礎工作。如果我們未來要幹掉波音或空客這樣的對手,那麼我們就要靠它了,提前在相關技術領域進行準備,沒機會臨陣磨槍。
據稱,機身融合設計有利於提升飛機的總體升力,改善飛行平穩性的品質;V型垂尾則有助於減輕機體結構重量,增加精確操控飛行狀態水平。
這回可以感覺到它的不同了吧?
中國在技術研發方面,講究「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既便在C919首飛,進入測試階段,中俄合作的C929項目啟動的背景之下,那麼新一代預研工作也應開始了,那麼靈雀B顯然為預研工作的一部分。
更令人可喜的,該機的研發團隊為一群平均年齡34歲的人員,這在航空研發團隊中,屬於相當年輕的,而且他們全流程參與驗證機設計、製造、試飛等環節工作,鍛鍊出了一支大飛機預先研究青年隊伍,這讓人看到中國航空業的未來了!
紀念一下
該試驗機顯然為研究未來的民機氣動布局相當有利的,但是不能排除軍用的可能性,從驗證機的設計特點看,更象軍用機,成為軍用平台潛力不小。無論是大邊條翼融合,還有V型垂尾設計都屬於軍用機的設計,比如:F-117就是採用V型垂尾。
從技術發展角度,預研型客機應是介C919與C929之間的大型客機,大體在起飛重量150噸級別,以彌補這個級別的空白,而這個級別的平台擁有相當不錯的軍用潛力。既不會太大,顯過於「笨重」,又不會因小,不適用了。
著陸
我軍對於大型機載平台的需求不小,只是運20屬於220噸以上的大型運輸機,作為空中預警機平台依然有點不足,個頭太大了,而且弔掛式發動機設計,令發動機工作狀態的噪音很大,嚴重影響機內操作人員的生理狀態,長時間的乘坐舒適性欠佳;如果我們未來能開發一款150噸級的平台,那麼代替運20成為空中預警機平台是相當理想的。
※中國軍艦裝上一款什麼裝備讓俄又氣又妒?要說沒有山寨上帝也不信
※200多噸登陸艇跑30節 載80噸降到18節 俄想要卻拿不到
※全長700毫米 僅重4公斤 反坦克火箭筒?不,是導彈
※僅6.75億美元造2萬多噸戰艦 載900名步兵 12架直升機
※日本最新戰鬥機還沒造出來就被質疑:一核心技術恐將成為致命弱點
TAG:麥田軍事觀察 |
※又雙叒叕是模型?俄公開兩萬噸大驅設計,火力遠超中國055
※工期提前 1 個月,節省 100 多萬,最大功臣竟是一個模型……
※中國兩棲攻擊艦模型展出:排水量沒有4萬噸 可能只有2萬噸
※尷尬,國產真全面屏手機只是模型,100%全面屏還要多久?
※大型真實模型王國,耗時9年花800萬英鎊,軌道長1.5萬千米
※模玩控:2019靜岡模型展,1/144比例 航母全長度甲板,大家都認識哪架飛機
※高手在民間!小伙耗資近30萬1:1打造殲20飛機模型,耗時14個月!
※16×16 圖像放大 8 倍還不糊!這個機器學習模型是怎麼辦到的?
※英國新一代戰機模型亮相,計劃投入20億,多項技術殲20都沒有
※003航母模型上全新隱身艦載機露臉了:不是殲20也不是殲31
※3D列印1300多千克重的船體模型,可以整體翻模
※直-20等比模型上055大驅了,身材修長,難怪052D要加長
※印度重金打造隱身五代機,要求2025年首飛,全尺寸模型正在測試
※10分鐘58秒,讀懂三大品牌模型
※大雨洗禮後的國產航母002,2架殲15和一架直升機模型在甲板上清晰可見
※2018年航展-展館模型搶先看,相對上一屆航展看點更多
※宇宙中的天體究竟是怎樣的比例?一外國小哥做了個1:1.9億的模型
※前所未有!模擬138億年前,「奇點大爆炸」下的宇宙模型!
※48356個彈殼焊接成中國99式坦克模型亮相
※中國從美國超市1.95元買了個模型,回來終於造出了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