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僧在取經路上,有三次險些動了凡心

唐僧在取經路上,有三次險些動了凡心

1.真真愛愛和憐憐

四聖試禪心是西遊記著名的橋段,黎山老母和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變成女色,考驗師徒幾人取經的意志是否堅定,唐僧作為取經團隊的核心,更是此次考驗的主要目標。我們且看當時唐僧聽到菩薩們要招婿時。反應相當奇怪:「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

不管當時唐僧的表情有多豐富,總之只是呆在當場,並沒有說話。沒有說話代表了什麼呢? 那就是猶豫,唐僧如果真的意志堅定,完全可以一句好意心領,消受不起便可,何須呆立半晌,不出言語,不表態度呢?唐僧或許是真的在考慮此等沒事。然而可惜的是,孫悟空搶先一步跳出來,自己先拒絕了,然後就把唐僧的退路給封了,徒弟都不幹,你當師傅的好意思入贅?

2.松嶺杏仙情切切

唐僧師徒路過荊棘嶺時,由於一時不慎唐僧被幾個樹妖給抓走了,假借談經論道留住唐僧飲宴,席間出來一貌美女子,就是電視劇里那名能歌善舞的杏仙。這個時候矛盾就出現了,作為出家人,看見女眷出來理應避諱,至少也該保持距離。唐僧可倒好,不僅不避,還安坐如山看人家跳舞。

這個問題就大了,在古代,出家是不能看歌舞表演的,唐僧不僅看的入神,期間杏仙還給她眉目傳情,不管唐僧有沒有接收到杏仙的表達的愛意,至少也應該明白作為沙門弟子,處在這樣的環境里不太合適吧。之後幾個老鼠精要將唐僧和杏仙湊成一對。唐僧當時就怒了,說爾等坑害貧僧。這就怪了,你不同意就說不同意,發這麼大火幹嘛?難道是心虛了?

3.女兒國主意綿綿。

最後要說的就是女兒國了,許多西遊迷們都特別希望唐僧就留在女兒國得了,你看人家國王長得漂亮又有誠意,多難得啊。不過唐僧即便動心,也不可能會在此時留下來了,當時的取經路已經走完近半,此事半途而廢太不值得。不過,唐僧在臨別前的一個小舉動,引發了後續諸多猜想。

這是原著中才有的一個小細節,很少有人發現,唐僧在向女兒國國王辭別時,行了一個拱手禮,眾所周知,佛門中人向人行禮,都是雙手合十。唐僧身為一代聖僧,卻向女王行了一個拱手禮,對於這個舉動,研究西遊的小夥伴們對此的理解很多樣,小編選中了裡面最合理,也是最浪漫的一種,就是唐僧覺得今生與女王無緣,便向女王行一俗禮,許諾來世再續前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秘聞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的蘇綉與蘇州綉娘
孫悟空為何與仇敵二郎神稱兄道弟?
《井岡山上太陽紅》,如何讓快速指序在樂曲中飛揚?
中國到底哪裡的桃子最好吃?

TAG:野史秘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原來唐僧在西天取經路上,也曾為了她動了心
孫悟空為何在西遊取經路上屢被驅逐?竟是因為唐僧也動了凡心
唐僧取經路上一心向佛,在女兒國有沒有破戒?一個小動作暴露了
中國第一個去「西天取經」的不是唐僧,早在東漢就有人踏上取經之路
唐僧取經路上死過三次,前兩次是中了妖精的計,最後一次卻非死不可
取經路上孫悟空唯一凡心萌動的一次,可惜被觀音一席話給澆滅了
原來孫悟空有個大姊 她在取經路上出場過兩次
悟空有三根救命毫毛,為何取經路上卻只用了一次?
孫悟空取經路上少有的一次奇謀,卻為何被豬八戒批得一無是處
取經路上孫悟空為何幾次想除掉唐僧?最後一次他終於成功了?
西遊路上豬八戒有件事一直沒想通,因此在取經過程中,才不停的叫著「散夥」!
取經路上,唐僧動不動就被抓來吊打,卻為何每次都能神奇活命
唐僧取經路上最難過的一難,差點就拋棄徒弟三人,不去取經!
孫悟空有一姐姐,取經路上兩次出現,地位非常尊貴
孫悟空身上有一種法則,難怪取經路上,只有唐僧能騎馬
我來澳洲不是取經的,卻在這條路上有了新的領悟
唐僧之所以去取經,是因為進了一個套
取經路上,唯一一個必須死的凡人是誰?為何連觀音和唐僧都不想救
西遊記取經路上實力碾壓孫悟空的妖怪有哪些?其中有一位連如來都要退讓三分
取經路上,孫悟空最丟臉的兩次敗仗,一次被妖怪銜走,一次被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