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華文化的精華——中醫

中華文化的精華——中醫

一份來自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導致一個人死亡的原因中,環境因素佔20%、遺傳因素佔20%,醫療衛生因素佔10%,而生活方式和習慣因素卻高達50%。這就說明,生活方式和習慣因素對於健康至關重要。一個人是可以透過開展生活方式的革命而遠離病魔,實現健康長壽的。

當代世界醫學的發展趨勢,幾乎是向中國古老的《黃帝內經》的方向回歸,這裡面有深刻的現實原因。在《黃帝內經》的指導下,今天的中醫,面對當代社會出現的癌症、艾滋病、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在高發病率的慢性疾病和疑難雜症等的治療和康復中,發揮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作用。《黃帝內經》結合了天文地理人文生態等各種理論,把有形的物質世界和無形的哲學思想相融會,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如果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核心機密,感受我們祖先那令人驚嘆的智慧,從而發現人類真正的健康長壽與繁榮富強之道,請捧起這部神奇的巨著。

中醫醫藥

中醫是天人相應學說,即把人放在大自然和宇宙當中,觀察氣候、環境、外在物質和人體內部的聯繫和相互間的影響變化,研究人體機能的綜合作用。在這個中心理論的指導下去治療疾病,首先要調理人體機能的平衡,我們的治療不是殺滅病邪,而是驅趕它,消除病邪在人體內的生存條件。

中醫通過幾千年來不斷的研究和實證經驗,掌握了各種疾病發病的原因和疾病在人體內發展變化的規律。這樣不管疾病如何變化,中醫的主要治療目標不在病毒,而是在人體上,中醫里有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黃帝內經

現代西方醫學講究局部的微觀效應,研究對象越來越細,把人體分割到細胞、分子、原子等,所設科目也越來越多,屬於靜止的直觀的理論。一般是哪有病治哪,獨立靜態地處理各種癥狀,各種科目的設立基本上缺乏整體聯繫,沒有把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全面綜合來考慮,表面上是那個器官出問題了摘掉就完事了,可是沒有考慮到相關的各部位和整體的系統運作都會跟著出現變化,於是一連串的問題都來了。

中醫講的是天人合一,是把人放在宇宙與自然中整體來看待,是全息的大生態醫學理論,從整體角度把握生命規律,講求動態的協調平衡,是全方位的宏觀的理論體系。中醫認為健康要從整體來衡量,「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作妄勞。」各種癥狀的出現都與內在臟腑的變化、整體氣血的運行、個體思想變化以及外在生活環境、個人的飲食作息習性密切相關。在古老的傳統中醫里,雖然有不同門派、手法之別,但每一位中醫大夫就是一個全科醫生,都能全面調整人體各種各樣的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文化中的儒家文化
陝西與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中的劍和劍道精神
中華文化之中國書法文化
中華文化的根本
游中國古都,悟中華文化之精髓!
中華文化的回歸
收覽華夏奇石 弘揚中華文化
中國文化中的「和」
在創新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道德經》,中華文化的璀璨
中華傳統文化 美食篇
中國文化中的「理髮」
中華文化的集成者——漢武帝
《易經》—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華文化的傳承——美麗的漢字
中華傳統文化 藝術篇
楊振寧:《易經》與中華文化
郭洪鈞:正確認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打通文旅產業的任督二脈
品中華古詩詞之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