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金剛經講錄《金剛經》二十七問題

金剛經講錄《金剛經》二十七問題

GIF/249K

金剛經講錄(17)

《金剛經》通義之五

《金剛經》二十七問題

據世親菩薩科判《金剛經》文句,有二十七個疑難問題,佛陀對此一一作答,斷除疑難,生正凈信。這二十七個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講,已把《金剛經》的妙義攝盡,乃至將《大般若經》之基本問題都已攝盡。由於這二十七個問題比較重要,故此我們對這些問題做一簡釋,以便大家了解問題的重要性及其實質。

(一)「斷求佛果行施住相疑」

斷為斷除、截斷之義,一般求證佛果,是以有相行施為因,以證有相佛果,這是有相與有住之求,《金剛經》開無相法門,以無住為因,求證無相佛果,是與有相有住之行施不同,故有此疑。為斷此疑,《金剛經》力破有相與有住之虛妄,力勸不應住於住而行於施,應是無住而行施,不住於相,依此而盡斷此疑。

(二)「斷因果俱深無信疑」

般若之行,無住為因,無相為果,因與果俱深難信。佛對此疑而講「信根」,能深信無住無相之法者,是其多生多劫所種善根之發現,佛陀悉知悉見。無上佛乘是難信之法,若有正信,定有甚深因緣。若不信者定是業障深重,由此而斷此疑。

(三)「斷無相云何得證說法疑」

般若妙義,甚深玄奧,是在相離相,說而無說,從實際理地上講,佛陀說法,實無有法可說,故不受一塵也。因此究竟法身,無為無相,然而所謂說法,皆依世俗諦方便安立假名,《金剛經》是從勝義諦上,直顯真實無相,以此斷除恆執有相有說之法執。無相是在相離相,無說是說而無說,因此可為無得無說也。

(四)「斷聲聞得果取疑」

有人於聲聞四果,作有取有想,此段斷其疑也。諸法無相,故於法不可取相,不可說得。以無所得,究竟無相,故不可有住,此段應是掃相也。

(五)「斷釋迦於燃燈佛所有取有說疑」

此段從佛境上破有取有說疑。諸佛得法實無法所得,以無所得,是為所得也。對一切法皆以無相、無取、無住、無得而如實觀,方可盡斷有相、有取、有得、有住之執。

(六)「斷莊嚴凈土相違於不取疑」

此經所講莊嚴凈土,實是不可以相求,不可以有法住,此經莊嚴凈土,是唯心清凈,無相莊嚴凈土。由於三界唯心造,萬法唯識現,實無有說可得。有執者誤以為凈土必有實體可得,若有實體相者,這豈不是與不取義相違反也。此疑不解佛法真實義,般若不落一切法相,又不斷滅一切法相,因此所謂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於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明此玄義,此疑自除也。

(七)「斷自受用報身有取疑」

化身不實,故不可取,那麼報身應是實有吧?於此有疑,為斷此疑,借事明理,令人通達。種種之相,皆是有為,佛之真身是法身,法身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不可取也。由此報身,應不以住相生心,雖然不可取不可住,但是可修可證也。

(八)「斷受持此經為人解說未脫苦果疑」

持經是行無相之忍,此乃無漏因也,由此正因而得到彼岸,諸有相行皆不脫有漏邊事,故未脫苦果,《金剛經》所講出世道,盡在無相無住,然不肖者住有相以測持經之報,故此疑當斷也。

(九)「斷能證持說二法是無體非因疑」

能證與持說是有為無體之法,由何是成無為有體之法的正因呢?如世人解應為非因,然佛為斷此疑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由有為無住,而感無為法性,是事當然也。因二者不即不離,由此而證為菩提,依此所證為法性,此因者依因也,非生因。故知此義,即斷此疑也。

(十)「斷真如遍一切處,為何有得無得疑」

真如之法,皆遍在一切,然於法有迷悟之別,有得無得都是對治而言,佛法無實無虛,但方便度人,假立有得無得之名,由此得與不得本無可疑也。

(十一)「斷無住修降伏心是我疑」

學人雖知無住行可降伏其心,然於法尚有微細我執,不知究竟無我之深義也。為此再斷有我之疑。

(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

此斷佛因有實行菩薩之法。於此執實,也為虛妄,故對此以無相、無住、無實有其法而除之。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無法疑」

有執之人,恆執實有,恆執實無,不解無實無虛之妙義。由無實體因,故誤為無佛無法,此是巨謬。佛法中道不落兩邊。有不執實,因緣而有,無不實無,自性真空,因與果都是因緣立號,非實有性,不可執實,明此妙理,此疑即斷。

(十四)「斷無人度眾生莊嚴凈土疑」

凡夫之人處處恆執兩邊,不契中道實相之理,說無即落斷滅,說有即成恆常,不知體用之理,正因為無實體而妙用無窮,正因為妙用無窮而實無自體,依用以顯體,體無定體,雖用而發,從體起用,全用即體,中道彰著也。於法無相,於行無住,實無人我,實無莊嚴,然亦即莊嚴,亦即度人。二者皆名字而已,真實佛法超言超相也,明此理,豈有此疑。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凡夫之人,誤為佛離諸相,即無所見,其實不知無相無住方可於一切法悉知悉見也。然見亦非見,非見為見,以不住相故,佛可具見一切法性也。凡夫之人顛倒錯亂,不知見與非也不可得也。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凡夫之人,於法聞空,心生顛倒,妄為一切皆無。不知佛法本為破妄想執取之心而立言教,世間福德實無自性,當體空寂,故不執取為實有也。於法不生執取相,依無住心而廣行福德之施,其福德無量無邊,何以故?此可究竟出離證道也。凡聖用心不同,得果自異,明此理不生此疑也。

(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

無為乃佛之真身,無為無相,故不可以三十二相見佛真身,真身雖無相,然非即斷滅,應身雖非實,隨緣化度人,聖者於此法,皆不住有身。執有執無,凡夫之事。明此妙理定無此疑也。

(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

凡所說法,實無法可說。於說法處不可執於實有,於無身處實執於無,不無不有,方可契中也。

(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

凡夫之人,執無法為實無,故不知如何修證,《金剛經》講無相無住,就是開顯無住之行,於法不執取為無法,非法斷滅為無法。由無住行而與實相相應,因實相無相,無可執取。明此理自然疑釋也。

(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

經文章句雖為無記之法,然可表詮般若妙義,文字本身非因,然是正道依因,明此理即解此疑。

(二十一)「斷平等云何度眾生疑」

諸法平等,佛與眾生並無差別,故實無眾生可度。然於法如此,於心有別,凡夫迷執,不見真如,聖者開悟徹見法性,於迷與悟間,假安立於度,然實無度也。明此無疑也。

(二十二)「斷以三十二相比知真法身佛疑」

凡夫之人執相為佛,以三十二相為佛法身,由三十二相是有為之相,故非真佛法身,要離相見真佛,凡所有相,儘是假有,若執於相,即同邪道,不見如來真身。明此理就不會於種種相而生實有之想,也悟佛之真身離相無住,寂靜無為也。

(二十三)「斷佛果非關福德疑」

佛果無為無相,無作無行,由此凡夫之人,誤為佛果非關福德,斷然分開於世間種種有為之相,其實佛法離相,妙在離執,非是斷滅於相,無住之行福德不可思議,菩薩行施三輪體空,功德等虛空界。由此,佛果之福德不可思議也,明此無疑也。

(二十四)「斷化身出現受福疑」

化身度人,實無來無去,實無所住,故受福之用也,化身無影,隨緣示現,本無實性,本無實法,故不可執有此疑也。

(二十五)「斷法身化身一異疑」

法身與化身不一不異,體用而已,非一非異,不可用凡夫之心測知佛身,應如理諦觀,方證實際,法身無為無相,理也,化身有為無住,事也。無法身不顯化身,無化身不證法身,明此疑解也。

(二十六)「斷化身說法無福疑」

化身法身不一不異,實不可執,有福無福亦是有相,實應離執,不落邊見,明此理豈能生此疑也。

(二十七)「斷入於涅槃如何說法疑」

涅槃之義,不同小乘所解,大乘講四種涅槃:自性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諸佛圓滿於體究竟無餘,於用無住行施,盡未來際廣說佛法,無有斷時,明此理自然無此疑也。

總結語

如上所講,二十七題義理深廣,須細心以體味,以如實觀而得受用,《金剛經》乃無上成佛之寶典,其問題漸次增上,令學人明悟金剛般若波羅蜜。全部《金剛經》實際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中道觀而行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掃盡虛妄想,轉識成智,轉凡成聖,究竟圓滿無上道果。此經有不可思議之功德,如有奉持者定成無上道也。

延 伸 閱 讀

金剛經講錄(14)

金剛經講錄(15)

金剛經講錄(16)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供養三寶(3):五、六、自作教他供養
《瑜伽師地論》供養三寶(2):三、四、現前不現前供養
「如是我聞」四字中深藏你不知道的密義
面對侵略者是否能為了自衛而殺對方?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金剛經》里的四句偈
《金剛經》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
《六祖講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五)
《金剛經》講什麼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七)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八)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九)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六)
讀《金剛經》第一天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四)
《金剛經說甚麼》
賢二為你讀《金剛經》(三)
榑軒居士講《金剛經》第二十九品
佛經經典名句十八句欣賞之《金剛經》
《金剛經》中的兩句話
《金剛經》淺釋:第六品
《六祖講金剛經》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讀書 | 《金剛經》經題與本經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