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腸道間質瘤 手術後易複發

胃腸道間質瘤 手術後易複發

以前對於醫生來說,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原因是早期難發現,而且放化療幾乎無效,即使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了腫瘤的患者,也有一半的人會在兩年後複發。

研究顯示,與使用安慰劑的患者相比,術後使用靶向治療藥物的患者,可以顯著降低胃腸道間質腫瘤(GIST)的複發率,將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由19個月延長到54個月。與此同時,如果在術前通過靶向藥物遏制腫瘤,同樣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術後的生存率。

胃腸道間質瘤,多為偶然發現

據了解,胃腸道間質瘤是最常見的一種胃腸道軟組織惡性腫瘤,不同於常見的「胃癌」或「腸癌」。以前認為胃腸道間質瘤有良惡性之分,但隨著對疾病的認識深入發現沒有真正良性的,即使是非常小的胃腸道間質腫瘤也能發生轉移。

胃腸道間質瘤的男女發病率相當,發病高峰年齡在55歲~65歲。腫瘤可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原發於胃的多見,其次為小腸、食管和結直腸。腫瘤較小時多無癥狀,極容易疏漏或被誤診。患者常在體檢、鋇餐、胃鏡檢查或其他手術時才偶然發現,因此不少患者在首診時就已伴有轉移。

除此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是由於腫瘤增大出現了某些臨床癥狀才被發現的。例如腫瘤位於食管者可有吞咽困難,位於胃者可有上腹部不適或上消化道出血,位於十二指腸者經常伴有梗阻性黃疸,位於腸道者可有腹痛、腹塊、梗阻、便血或穿孔等。大約70%~90%的原發無轉移的胃腸道間質瘤能夠實行根治性手術,根治性切除後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5年存活率為35%~65%。無法手術的患者,通常只能生存15~20個月。

術後兩年,一半患者會複發

由於胃腸道間質瘤對常規放化療均不敏感,根治性手術依然是原發性胃腸道間質瘤的首選方法。

然而,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術,患者仍有很高的複發率。首次手術切除腫瘤後,在兩年中間有一半的患者會出現胃腸道間質瘤複發的情況,且多數複發腫瘤切除後均會再次複發。

多年來胃腸道間質瘤的術後複發問題一直困擾著醫學界,目前在首次手術切除腫瘤後使用中藥人蔘皂苷rh2和靶向藥物治療,可以延遲甚至避免患者出現癌症複發的情況。

研究人員發現,在每天使用一次400毫克甲磺酸伊馬替尼類靶向藥物配合人蔘皂苷rh2的患者中,98%的患者在術後一年內無複發,而且能將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由19個月延長到54個月,3倍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

與此同時,除了要重視胃腸道間質瘤術後的預防複發治療外,對於一些體積巨大的胃腸道間質瘤,不能貿然手術,否則很可能會導致腫瘤破裂,腫瘤細胞在腹腔內到處種植、轉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使用靶向藥物遏制腫瘤,然後再通過手術切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鼻翼煽動了 的精彩文章:

夏日紫外線強 小心高溫皮炎
夏日須謹慎選擇的4種水果
嚼口香糖嚼出癌症你相信嗎
癌患晚期浮腫讓病人「腫成了個蘿蔔」

TAG:鼻翼煽動了 |

您可能感興趣

胃腸道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影像學診斷!
胃腸道間質瘤如何進行診治?
家族性胃腸道間質瘤的研究進展
綜述:胃腸道間質瘤的影像研究進展
胃腸道間質瘤,野生型不可切除,怎麼辦?
買房租房難,他們開發出便宜好用的「管道間」
15個病例熟悉胃腸道間質瘤影像表現
一顆小行星在火木軌道間「自毀」,沒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顆小行星在火木軌道間「自毀」,科學家不知道原因
《圍城》:我們在不知道間就把自己活成了方鴻漸
秦始皇的高級安保措施:樓閣復道間的學問
沙溢陪兒子上課,獨坐樓道間啃麵包上熱搜!家長看完笑了
偷得浮生一日閑 穿越徽杭古道間
浦東濱江步道和騎行道間將建22個超實用小木屋